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在冠心病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冠心病初级调控网络建立:一项基于文献的二次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在冠心病(CHD)中的生物学功能及CHD初级调控网络建立。

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Google学术、PubMed数据库等,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CHD基因ICAM-1临床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试验组为CHD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采用Meta分析探讨ICAM-1与CHD的关系。随后利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数据库分别对ICAM-1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

结果

检索数据库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数差(MD)=15.29,95%可信区间(95%CI)=10.95~19.62,P<0.000 01〕,表明ICAM-1与CHD显著相关。GO分析结果显示,ICAM-1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病毒受体活性、受体活性、跨膜信号受体活性、蛋白结合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质膜积分成分、免疫突触、质膜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黏附、白细胞黏附、白细胞迁移、白细胞黏附的正向调节等。此外,结合KEGG通路数据库成功绘制出ICAM-1介导的CHD初级调控网络图,可知,ICAM-1主要在内皮细胞中表达,进而通过促进白细胞的增殖,调节CHD的发生发展。

结论

ICAM-1可能通过调节白细胞的相关生物过程进而调节CHD的发生发展。成功建立ICAM-1介导的CHD调控网络,可为进一步探讨ICAM-1及其他相关基因在CHD发生中的具体调控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0.5 g/d,使用7~10d,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16/23)(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丙肝病毒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864例,根据有无丙肝病毒感染分为丙肝病毒感染组217例,非丙肝病毒感染组647例,观察两组肝功能情况、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丙肝病毒感染率25.11%;丙肝病毒感染组、非丙肝病毒感染组患者的肝功能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丙肝病毒感染组、非丙肝病毒感染组患者的生存率1年
目的 探讨短疗程三氧化二砷(ATO)与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2例AP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用ATRA单诱导或ATRA与ATO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CR后均给予3个周期的DA方案巩固治疗,此后,分别采用短疗程ATO和常规疗程ATO与DA方案、ATRA序贯治疗.结果 对照组1例退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