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低血糖症3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和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 结果: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有长期服用降糖药物的病史,发病前常有感染、入量不足或其他并发症而未及时调整用药等诱因,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不同形式的精神症状,及时补充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结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低血糖症容易误诊、漏诊,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时应及时查血糖,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关键词 低血糖症 神经系统症状 糖尿病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岁。全部病例的诊断符合WHO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低血糖症的诊断则依据Whipple(低血糖)三联征进行确定。
  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8例,糖尿病病程时间(1~24)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2例,1例为不明原因的低血糖。
  病例中有脑梗死病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有烟酒嗜好者14例,发病前未复查血糖而继续服用降糖药治疗者27例,其中单用优降糖6例,优降糖+二甲双胍8例,美吡达+二甲双胍6例,达美康+二甲双胍5例,单用胰岛素2例。
  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①昏迷:单纯表现为昏迷者13例,其中浅昏迷11例,1例中昏迷,1例深昏迷。②意识模糊者4例。③嗜睡2例。④痴呆1例。⑤精神异常:7例,2例出现幻觉、狂躁,2例出现谵妄,1例出现失语,1例出现幼稚动作(吮吸、做鬼脸),1例出现攻击行为。⑥癫痫样发作:浅昏迷合并癫痫样发作3例。⑦交感神经兴奋:仅1例症状较明显,其余因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⑧偏瘫:11例,其中单纯偏瘫5例,昏迷伴偏瘫者4例,失语伴偏瘫者2例。双侧肢体偏瘫1例,右侧肢体偏瘫6例,右侧肢体偏瘫伴右侧中枢性面舌瘫2例,左侧肢体偏瘫2例。
  查体: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2例,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7例,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例。肌力0~ Ⅱ级,四肢肌张力增高4例。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入院前均作头颅CT检查,示陈旧性脑梗死7例,脑萎缩2例,急性脑梗死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未见异常19例,入院后作血糖急诊化验,血糖0.3~2.5mmol/L,平均1.44±0.68mmol/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11例,高脂血症18例。肾功能检查示肌酐、尿素氮升高7例。
  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5例,心房颤动2例,心肌缺血6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
  诊断:本组患者有14例被误诊,误诊为脑梗死8例,癫痫2例,精神病1例,臆病2例,病毒性脑炎1例。入院确诊17例。
  治疗:一经确诊,立即给予50%葡萄糖60~100ml静脉注射,后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酌情调节葡萄糖的用量,常规吸氧、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改善脑细胞功能药物,经上述治疗后10~30分钟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5例;30~60分钟后明显改善11例,1~3小时内恢复3例,3~12小时内恢复2例,无死亡病例。
  
  讨 论
  
  误诊原因: ①当血糖下降速度较慢,且历时较久,常出现复杂多样的脑功能障碍症状,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 ②对就诊的老年患者有神志改变及偏瘫表现者时,只想到糖尿病所致的急性脑血管病而忽视了低血糖后出现的短暂性偏瘫。③突发的意识程度改变,急诊头颅CT未见异常或陈旧性梗死灶,因未急诊做血糖检测而误诊。④忽视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及必要的医技检查。
  预防措施及建议①在接诊老年急危重症病人时,应将血糖作为常规检查项目。②对于已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服药情况、饮食状况。③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尤其是要加强急诊、门诊医师相关知识的培训。④注意服用降糖药物时与其他药物的合并作用而导致的低血糖,特别要注意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可持续数日,甚至更长时间,症状反复,尽管治疗后低血糖被迅速纠正,但往往会反复,因此要密切观察,防止复发。⑤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疗法、用药知识、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的低血糖反应及自救方法。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02
  2 吴海霞.低血糖昏迷46例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2):125
  3 孙守今.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15例分析.临床荟萃,1995,10(17):790~791
  4 赵虹,张秋滨. 低血糖症20例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76~177
  5 李萍,闫乐京.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16例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0,(1):60~61
  6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44
  7 赵向辰,杨杰. 低血糖症50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2004,10(6):536~7
  8齐玉珍,孙秀艳,姬春玲,等.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发作.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5):313
  9 徐勇.无症状低血糖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9,20(4):176~178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男78例,女38例;年龄38~89岁,平均68.6岁。116例中有102例有高血压病病史,大脑半球出血95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9例,丘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5例,脑室出血12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16例,6~8分66例,9~12分23例,13~15分11例。合并2种以上病者89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乙型肝炎、肝肾功不全、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病程第1、7及14天),并与9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天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31分)。选自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的体检者作对照组,共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5.3±5.0岁。两组病人均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血黏
期刊
笔者收集2002~2006年住院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254例,其中具备肥厚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标准,即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综合征3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①5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无肥厚性心肌病家族史;②室间隔增厚≥16mm,伴回声增强;③室间隔呈向心性肥厚,或不对称性增厚,与后壁厚度比值≥1.3;④心电图右室肥大伴劳损;⑤右心径115mmHg。②临床上突出表现慢性心
期刊
摘 要目的:氨氯地平对60例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脉压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脉压平均为61±10mmHg,治疗后脉压平均为55±10mmHg,差别有明显性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能降低脉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 氨氯地平 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收缩压(SBP),舒张压(DSP)及平均动脉压(MAP)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
期刊
摘 要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颅脑损伤中易出现的颅内疾病,需经手术治疗。本文总结手术治疗34例临床经验,分析易出现的并发症,说明手术操作应注重的七大技巧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手术技巧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于伤后3周后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T诊断技术的普及,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正确手术治疗是提高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肥胖T2DM病人的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口服降糖药联合晚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FPG及HbA1c。 结果: 在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持续下降,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血糖下降值比较,仍有临床意义。 结论:补充胰岛素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治疗,可以使血糖平稳、持续的降低,与拜糖平联合有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联合 肥胖 型糖尿病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3~2005年间,对20例白内障常规进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换术前后检查,男13例,女7例,61岁到78岁,仪器选用美国尖端影像,探头7.5MHz。眼轴位声像图:探头置于眼睑中部,超声束通过眼睑从角膜表面中心通过前房、瞳孔、晶体、玻璃体、球壁至球后神经,在同一张图像显示一定有角膜、晶体、视神经,球后圆锥呈等腰三角形,用这张图测量眼轴及眼球内是否正常。  20例白内障患者,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2月对我院132例经间接喉镜或喉头纤维镜除外恶性肿瘤的慢性咽喉炎患者,进行胃镜及其24小时pH监测检查。发现68例慢性咽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  13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71例,女51例,年龄23~67岁,平均47岁。症状:反复咽部异物感96例,(72%);咽喉痛21例,(16%),吞咽不畅15例,占12%。症状存在 至少3个月以上,最长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0例、女18例,培养出致病菌10种30株。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治疗上控制血糖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并重。  关键词 糖尿病 肺部感染 抗生素    资料与分析    2003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38例,年龄30~65岁,女18例(47%),男20例(53%),
期刊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中晚期妊娠引产方法。由于中晚期妊娠引产者的宫颈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增多、宫颈撕裂伤等并发症。米非司酮是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具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和扩张作用,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1]。 我们对100例中孕引产者加用米非司酮口服,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