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艺术,亦是底线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某校一位年龄较长的老师,一天早晨不知何故迟到了。待他来校后,校长勃然大怒,当众劈头盖脸地呵斥该老师:“如果你不想上班,你写张请假条,请长假,我立马准假!”
  我们暂且不分析该教师迟到的原因,单看这位校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令人汗颜。试想,受到如此羞辱的教师带着一肚子怒气与怨气走进教室,无处排解、发泄,下一个“受害者”可能是无辜的学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说不定还有可能有其他的连锁反应……
  日本著名主持人黑柳彻子曾深情地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巴学园”度过的快乐生活,并把童年的记忆写成了一部在全球广为发行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其中有两个小故事,特别让我感动。
  小豆豆被原来的学校劝退离校后,妈妈带她来到巴学园,第一次见到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林先生与小豆豆进行了一次长达四小时的自由聊天。以至于小豆豆感到,生平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小豆豆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
  在小豆豆眼中,小林校长和蔼可亲。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他也有发火的时候。还是来看看事情的原委吧!
  在巴学园里有一些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永远长不高的高桥君。一次,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无意识的问高桥有没有长尾巴。就是这一句可能谁也不在意的话,让小林校长十分生气。他非常生气老师说这样的可能伤害高桥君自尊的话。但是小林校长对老师发火,不在还有别的老师的职员室里,而是在谁也看不到的厨房里。
  从这两件小事上,我们不难看出小林先生作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的处事方式。
  教育连接健康的生命,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一个教师,只有他的人格、劳动得到充分的尊重,他才能在获得尊重的时候得到自尊,并能够在与学生交往中尊重学生。
  古人云:“尊人者人尊之。”企盼他人理解、认同、信赖和支持是人的天性。人都有被尊重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平等,才会有真正的彼此尊重。一个尊重教师的校长,必然会赢得教师的尊重。他所领导的教师团队也必定懂得怎样去尊重生命。
  尊重,是一门教育艺术,亦是教育的底线。作为一个胸怀教育理想的校长们,每天是不是要问一问自己:今天,我的同事得到了我的尊重了吗?
其他文献
以制度约束、奖金刺激等管理方式为主的刚性管理,一度大行其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效力正日渐苍白。在管理理论及实践推进中,以教师为本位,以尊重、信任、培养和发展教师为终极目标的师本管理,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所谓师本管理,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依靠的学校教育推动模式。它要求学校教育管理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和个性,突出其积极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生命成长和学校发展相互借力、共赴
针对平水铜矿采空区现状,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采空区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提出了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