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取20个已经审定并在我县有一定推广面积的小麦良种为材料进行展示,以便对其特征特性有所了解,同时对供试品种的增产能力和品种的抗逆性进行鉴定,从中选出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小麦良种,为我县小麦良种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也为广大农民选种提供指导。现就试验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及试验地情况
展示品种共20个,每个品种种植一区,每区面积为0.2亩,区长44.4m,宽3m(含埂),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收获时,为了尽量减少地力误差,在每区内选取长势均匀的三个样段,各截取相同面积10m2,人工收割,打捆,合并一起脱粒测产。
二、田间管理
1.整地
前茬玉米秸秆还田之后,为了避免因秸秆棚架影响小麦出苗,采取深犁掩埋。犁后,每亩施平顶山产小麦配方复合肥45kg作为底肥,再用旋耕耙耙地2遍,达到播种要求。
2.播种
在播期安排上,采取半冬性品种适当推迟、弱春性品种适当提前,以便统一播种时间。10月14日播种,播种量为1.5kg。为保证播种质量,采用试验用精播耧人工拉耧播种,行距为0.23m。
3.除草
在3月7日用麦灿除草剂按说明茎叶喷雾,控制田间杂草。
4.治虫
根据田间的调查情况,3月27日每亩用“强击”100mL喷雾防治蚜虫;4月10日用“强击”100mL/亩喷雾防治。
5.生长调节
在喷药同时为防止倒伏,促进小麦后期生长,每亩添加固本素1袋喷雾。
6.浇水
11月中旬阴雨天气较多,气温相对偏高,大多数麦田生长较旺,冬前没有浇封冻水。4月底,小麦抽穗期,土壤相对干旱,但因连日有四级左右大风,浇水可能造成大面积倒伏;为不影响试验效果,同时也为了鉴定品种抗旱能力,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没有浇水。
7.收获
各品种成熟之后,于5月24日收获三个有代表性10m2样段,分品种收割,打捆、挂牌,混合脱粒之后,晾晒两天,测产,并进行室内考种。
三、试验结果
1.产量
全试验平均折合亩产482.5kg,对照种豫麦49-198折合亩产492.5kg,高于平均亩产2.1%;百农矮抗58折合亩产最高,达537.6kg,比对照增产9.2%;濮麦9号折合亩产最低,为448.8 kg,比对照减产8.9%,说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5个,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有3个,依次是百农矮抗58、豫麦2号、新麦18,比对照增产5%以上;周麦18、新原958、金博士1号、许农5号比对照平产;比对照减产幅度较大、超过5%的品种有9个,依次是濮麦9号、富麦2008、豫农001、周麦19、众麦1号、04中36、泛麥5号、温麦19、郑育麦958。
2.容重
容重最高的品种是,容重较高的品种依次是豫麦2号、周麦18、豫麦49-198、泛麦5号、周麦19、其中籽粒为硬质、粒色漂亮的有:周麦18、泛麦5号、周麦19。
3.产量结构
豫麦2号、新麦18、新麦19、新麦208、周麦18,产量三要素比较协调。其中成穗数在40万以上、千粒重为40g、穗粒数在40以上的有:新麦208、周麦18、新麦19;许农5号亩成穗数较低。
4.生育性状
众麦1号、周麦16、百农矮抗58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温麦19灌浆快,落黄好,其中周麦16抗病性好、抗干热风,但稍晚熟;04中36、郑育麦958、濮麦9号则轻感纹枯病,其中04中36又轻感白粉病,濮麦9号抗倒伏性差;泛麦5号、周麦16、百农矮抗58、众麦1号、豫麦2号抗旱性较好,而新原958、豫农001抗旱性稍差。
一、试验方法及试验地情况
展示品种共20个,每个品种种植一区,每区面积为0.2亩,区长44.4m,宽3m(含埂),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收获时,为了尽量减少地力误差,在每区内选取长势均匀的三个样段,各截取相同面积10m2,人工收割,打捆,合并一起脱粒测产。
二、田间管理
1.整地
前茬玉米秸秆还田之后,为了避免因秸秆棚架影响小麦出苗,采取深犁掩埋。犁后,每亩施平顶山产小麦配方复合肥45kg作为底肥,再用旋耕耙耙地2遍,达到播种要求。
2.播种
在播期安排上,采取半冬性品种适当推迟、弱春性品种适当提前,以便统一播种时间。10月14日播种,播种量为1.5kg。为保证播种质量,采用试验用精播耧人工拉耧播种,行距为0.23m。
3.除草
在3月7日用麦灿除草剂按说明茎叶喷雾,控制田间杂草。
4.治虫
根据田间的调查情况,3月27日每亩用“强击”100mL喷雾防治蚜虫;4月10日用“强击”100mL/亩喷雾防治。
5.生长调节
在喷药同时为防止倒伏,促进小麦后期生长,每亩添加固本素1袋喷雾。
6.浇水
11月中旬阴雨天气较多,气温相对偏高,大多数麦田生长较旺,冬前没有浇封冻水。4月底,小麦抽穗期,土壤相对干旱,但因连日有四级左右大风,浇水可能造成大面积倒伏;为不影响试验效果,同时也为了鉴定品种抗旱能力,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没有浇水。
7.收获
各品种成熟之后,于5月24日收获三个有代表性10m2样段,分品种收割,打捆、挂牌,混合脱粒之后,晾晒两天,测产,并进行室内考种。
三、试验结果
1.产量
全试验平均折合亩产482.5kg,对照种豫麦49-198折合亩产492.5kg,高于平均亩产2.1%;百农矮抗58折合亩产最高,达537.6kg,比对照增产9.2%;濮麦9号折合亩产最低,为448.8 kg,比对照减产8.9%,说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5个,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有3个,依次是百农矮抗58、豫麦2号、新麦18,比对照增产5%以上;周麦18、新原958、金博士1号、许农5号比对照平产;比对照减产幅度较大、超过5%的品种有9个,依次是濮麦9号、富麦2008、豫农001、周麦19、众麦1号、04中36、泛麥5号、温麦19、郑育麦958。
2.容重
容重最高的品种是,容重较高的品种依次是豫麦2号、周麦18、豫麦49-198、泛麦5号、周麦19、其中籽粒为硬质、粒色漂亮的有:周麦18、泛麦5号、周麦19。
3.产量结构
豫麦2号、新麦18、新麦19、新麦208、周麦18,产量三要素比较协调。其中成穗数在40万以上、千粒重为40g、穗粒数在40以上的有:新麦208、周麦18、新麦19;许农5号亩成穗数较低。
4.生育性状
众麦1号、周麦16、百农矮抗58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温麦19灌浆快,落黄好,其中周麦16抗病性好、抗干热风,但稍晚熟;04中36、郑育麦958、濮麦9号则轻感纹枯病,其中04中36又轻感白粉病,濮麦9号抗倒伏性差;泛麦5号、周麦16、百农矮抗58、众麦1号、豫麦2号抗旱性较好,而新原958、豫农001抗旱性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