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云纹的意境表现了道家超旷空灵的美好理想,更有直探生命的浓浓禅意,它体现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一种深入万物本源的宇宙境界。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常见的意象,它具有了浓郁的象征性,蕴含着渊深的禅宗意蕴,有着空幻的本质和一种超脱、空灵、空幻、含蓄的美。
关键词:云纹;中华文化;中国传统;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Abstract: China artistic conception of moire showed Taoist super happy ideal empty desert, more straight out of thick life buddhist meaning, it reflected a kind of lasting vitality, a further source of the universe all border.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corative pattern of common image, it has the rich symbolic, contains the zen of deep connotation, has KongHuan of nature and a detached, empty spirit, KongHuan, implicit beauty.
Keywords: moire;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Design; Used in the design of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云纹的起源
1.1云纹的起源
云纹是一种极其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派,抽象化,程式化的传统装饰纹样。
一.自然崇拜。纹饰源于图腾,陶器纹饰不单是装饰艺术,而且也是民族的共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可见,纹饰的出现并非单单只是为了美观、装饰器物等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具有神性的一面。
二.文字演变。它的命名,当与古文字学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对“云”象形字的写法有关。它或许是古人制陶时,无意间留下手指上箕纹做装饰;或许是摹拟云朵和流水,代指天地。
三.漩涡纹转化。自然界中到处能看到螺旋和涡卷的形态,足以使古人将线条按照弧形描绘成弧线,向云状逐渐扩展。沿螺旋方向画的圆形,可以无限旋转扩大。在这种无限旋转的图形中,蕴涵着无限延续的时光和人类的生命,古人或许意识到云纹螺旋形对生命的生成和发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云纹的产生是人类怀着对生命诞生的崇拜、对死亡的畏惧,而祈祷生命无限延续的图腾纹样。
1.2云纹的发展
云纹的演变,原始商周的云雷纹,秦汉时期的云气纹,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唐宋元明清的朵状如意云纹等。
云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上,云纹以阴线纹、阳线纹、阴阳线并用纹饰和粗细线混合纹饰等形式,完成了各个玉器的主题纹样的寓意表达。最早为勾云纹作为纹饰的玉器,勾云纹类似于史前的漩涡纹,属于比较抽象的纹样。云雷纹也称为方形云纹,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雷”字的形象一样。云雷纹作为商周青铜器的典型纹饰,是以涡形纹为主体的几何云纹和雷纹的总称。商周时期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装饰格局上,云雷纹不仅像彩陶一样作带状排列展开,而且更以衬托主纹,填充空间,满缀全身的排列方式展开,构成云纹装饰在商周时期的典型特色。
以“W”、“6”为基本线形,通过粗细、疏密、黑白和虚实等对比手法,组成各种卷云纹。卷云纹出现了“简化、打散”的变化趋势,云雷纹表现为多重回转的旋线被简化成单纯的勾卷形,而卷云纹呈现出来的勾卷形以宛如积云圆卷的图案化形态,从此成为云纹流变中最恒稳的构型元素之一,并构成以后进一步定型的云纹之“云头”的突出特征。
在卷云纹的基础上,汉代出现了极具时代感的云气纹,构形元素除了依然作主体的勾卷形外,云气纹中还出现了“云尾”这一新的成分。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的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一种气势。这时云纹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云气纹是一种连弧状或波状的组合图案,呈凹凸状,似云水流动,或呈云团分布状。从结构模式上看,云气纹把直线变为曲弧的延长形式,是一种更为自由随意的形式。有卷曲线条组成对称的图案,大都作为瓦当或金银错器物上的边饰。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汉代云气纹统摄全局的流动感和生机勃勃的雄浑气息,在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上得以继续保持。流云纹把自云雷纹以来的“简化”变化趋势强化到极致,作为中国云纹意向最透彻也最简洁的感性阐释,使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空间呈现出风起云涌、情驰神纵的生动。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兴盛,受此影响云纹多用于佛像,壁画之中。其中尤以“北凉供养菩萨”为典型,菩萨身边飘带云纹环绕。
隋唐时朵云纹盛行时期,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朵云纹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用作独立的装饰,但更多的是用作连续的点缀,用云朵形纹饰象征高升和如意,多与龙、凤、蝙蝠等相配。宋代云纹在总体上依然是朵云样式,延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元代朵云纹往往呈现较强的组合感。唐宋以来,日趋丰富的装饰元素,使云朵纹的架构显得负荷日重。元代叠云纹是一种呈面状展开、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型。它一般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而构成。叠云纹装饰更有层次感,它从内向外涟漪般层层推移扩展的同形反复,赋予图案化的云纹以叠加般的“立体感”。
如意云纹最初形成与先秦的对旋式卷云纹,经宋元时期定型化发展,开始普遍使用,并大盛于明清时代。明代家具上的云纹装饰在前代的基础上,呈多种样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既有线条舒展的卷云纹、空灵蕴藉的如意云纹、多云纹以及各式各样的团云纹等等。在中国云纹体系中,如意云纹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认同普遍、应用广泛的一种类型,装饰构图清新雅致、寓意高升及范围宽广的吉祥含义,颇具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强了其高雅气质。
云纹形态的整体演变趋势呈现为:在原有的基礎上,结构日趋复杂、造型日趋丰厚、形象日趋细腻。艺术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日益增进的审美经验和表现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突破原先的形式构架去寻求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
云纹的内涵
2.1云纹的语境
中国云纹的意境表现了道家超旷空灵的美好理想,更有直探生命的浓浓禅意,它体现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一种深入万物本源的宇宙境界。
云纹语意的内涵:
1.对幸福、吉祥生活的追求。吉祥纹样是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在艰苦劳作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它又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它以美好的未来牵引着人民辛勤耕耘,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体,是用吉祥的未来肯定现实的辛苦,怀着对它的崇敬之心,加入了对现实和未来的幸福、吉祥。
2.对神仙的向往。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都是乘祥云而上,云成为人与天相通、人与神相通的桥梁,对神仙的向往,继而产生了对自然云的喜爱、对云纹的使用。
3.中华“气学”的延伸。“气学”中,“气”和“云”又是紧密相关的。“气”与“云”是互为一体的,贯通一气的。
2.2云纹的意境
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常见的意象,它具有了浓郁的象征性,蕴含着渊深的禅宗意蕴,有着空幻的本质和一种超脱、空灵、空幻、含蓄的美。“云纹”作为一种艺术意象所具有的独特的意境,在汉代工艺装饰纹样中,云纹非常盛行,这与汉人崇尚虚无、心灵超脱、柔静平和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统云纹在我国的装饰中经历数千年而不衰,首先因为云纹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观念,云纹是先民对自然崇拜的一种图形形象。正是云纹内在的理想观念,使云纹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其次,另一个原因,是云纹的美学价值,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态和图案样式,形形色色的云纹形象给各种工艺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云纹的运用
3.1云纹的设计特点
1.云纹是自然的,自然的东西容易被接受,且当它含有一个民族该有的内涵时,更容易流传和传承。
2.云纹是精炼的,云纹线条的提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简而再简,不断发展。
3.云纹是整体的,统一和变化相互结合,整体中求变的新路。
云纹的视觉形态特征体现了民族审美感觉或审美心理倾向,适应了中国人重视事物动态特征、热衷流动形式美的审美习惯。造型丰富、流畅、婉转、荡漾出一种抒情、浪漫之美。
云纹样的发展和运用于我国传统纹样中的水纹样、团花纹样、卷草纹和稍晚出现的火焰纹类似,通常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与各种瑞兽、神人、吉祥物品组合、多用于丰富画面创造出令人神往或具有神人气息的梦幻场面。
在进行设计时,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现代构成的设计方法,将提取后的传统元素进行重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和气势,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设计的意味,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
3.2云纹的现代审美价值
“云纹”在应用上的价值主要是裝饰价值,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说独创的吉祥图案的典型代表。吉祥图案因物喻意,物吉图祥,将情景融为一体,具有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个性。
1.云纹的形态特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心理,它丰富多变的造型,流动而富有韵律的曲线活泼生动,通常能够自由变形以适合于任一平面与空间范围中,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颇有中国意蕴。
2.作为一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图形符号,云纹容易与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本身又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意境,极易被公众解读和接受,于是对云纹的再借用与再创造存在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已经被当今设计师挖掘、再利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新材料、新观念,以及各种艺术思潮不断涌现,使得我们的创作空间更加开阔、自由,我们几乎可以随意表达所有形式的云纹,这使得我们在沿用承袭传统的时候,要善于舍取,合理应用,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吸取传统图形中的精萃,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阐述传统,塑造新的视觉形象,更好的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继承和发展传统图形,这不仅使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使得现代设计拥有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云纹;中华文化;中国传统;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Abstract: China artistic conception of moire showed Taoist super happy ideal empty desert, more straight out of thick life buddhist meaning, it reflected a kind of lasting vitality, a further source of the universe all border.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corative pattern of common image, it has the rich symbolic, contains the zen of deep connotation, has KongHuan of nature and a detached, empty spirit, KongHuan, implicit beauty.
Keywords: moire;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Design; Used in the design of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云纹的起源
1.1云纹的起源
云纹是一种极其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派,抽象化,程式化的传统装饰纹样。
一.自然崇拜。纹饰源于图腾,陶器纹饰不单是装饰艺术,而且也是民族的共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可见,纹饰的出现并非单单只是为了美观、装饰器物等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具有神性的一面。
二.文字演变。它的命名,当与古文字学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对“云”象形字的写法有关。它或许是古人制陶时,无意间留下手指上箕纹做装饰;或许是摹拟云朵和流水,代指天地。
三.漩涡纹转化。自然界中到处能看到螺旋和涡卷的形态,足以使古人将线条按照弧形描绘成弧线,向云状逐渐扩展。沿螺旋方向画的圆形,可以无限旋转扩大。在这种无限旋转的图形中,蕴涵着无限延续的时光和人类的生命,古人或许意识到云纹螺旋形对生命的生成和发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云纹的产生是人类怀着对生命诞生的崇拜、对死亡的畏惧,而祈祷生命无限延续的图腾纹样。
1.2云纹的发展
云纹的演变,原始商周的云雷纹,秦汉时期的云气纹,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唐宋元明清的朵状如意云纹等。
云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上,云纹以阴线纹、阳线纹、阴阳线并用纹饰和粗细线混合纹饰等形式,完成了各个玉器的主题纹样的寓意表达。最早为勾云纹作为纹饰的玉器,勾云纹类似于史前的漩涡纹,属于比较抽象的纹样。云雷纹也称为方形云纹,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雷”字的形象一样。云雷纹作为商周青铜器的典型纹饰,是以涡形纹为主体的几何云纹和雷纹的总称。商周时期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装饰格局上,云雷纹不仅像彩陶一样作带状排列展开,而且更以衬托主纹,填充空间,满缀全身的排列方式展开,构成云纹装饰在商周时期的典型特色。
以“W”、“6”为基本线形,通过粗细、疏密、黑白和虚实等对比手法,组成各种卷云纹。卷云纹出现了“简化、打散”的变化趋势,云雷纹表现为多重回转的旋线被简化成单纯的勾卷形,而卷云纹呈现出来的勾卷形以宛如积云圆卷的图案化形态,从此成为云纹流变中最恒稳的构型元素之一,并构成以后进一步定型的云纹之“云头”的突出特征。
在卷云纹的基础上,汉代出现了极具时代感的云气纹,构形元素除了依然作主体的勾卷形外,云气纹中还出现了“云尾”这一新的成分。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的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一种气势。这时云纹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云气纹是一种连弧状或波状的组合图案,呈凹凸状,似云水流动,或呈云团分布状。从结构模式上看,云气纹把直线变为曲弧的延长形式,是一种更为自由随意的形式。有卷曲线条组成对称的图案,大都作为瓦当或金银错器物上的边饰。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汉代云气纹统摄全局的流动感和生机勃勃的雄浑气息,在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上得以继续保持。流云纹把自云雷纹以来的“简化”变化趋势强化到极致,作为中国云纹意向最透彻也最简洁的感性阐释,使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空间呈现出风起云涌、情驰神纵的生动。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兴盛,受此影响云纹多用于佛像,壁画之中。其中尤以“北凉供养菩萨”为典型,菩萨身边飘带云纹环绕。
隋唐时朵云纹盛行时期,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朵云纹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用作独立的装饰,但更多的是用作连续的点缀,用云朵形纹饰象征高升和如意,多与龙、凤、蝙蝠等相配。宋代云纹在总体上依然是朵云样式,延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元代朵云纹往往呈现较强的组合感。唐宋以来,日趋丰富的装饰元素,使云朵纹的架构显得负荷日重。元代叠云纹是一种呈面状展开、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型。它一般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而构成。叠云纹装饰更有层次感,它从内向外涟漪般层层推移扩展的同形反复,赋予图案化的云纹以叠加般的“立体感”。
如意云纹最初形成与先秦的对旋式卷云纹,经宋元时期定型化发展,开始普遍使用,并大盛于明清时代。明代家具上的云纹装饰在前代的基础上,呈多种样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既有线条舒展的卷云纹、空灵蕴藉的如意云纹、多云纹以及各式各样的团云纹等等。在中国云纹体系中,如意云纹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认同普遍、应用广泛的一种类型,装饰构图清新雅致、寓意高升及范围宽广的吉祥含义,颇具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强了其高雅气质。
云纹形态的整体演变趋势呈现为:在原有的基礎上,结构日趋复杂、造型日趋丰厚、形象日趋细腻。艺术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日益增进的审美经验和表现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突破原先的形式构架去寻求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
云纹的内涵
2.1云纹的语境
中国云纹的意境表现了道家超旷空灵的美好理想,更有直探生命的浓浓禅意,它体现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一种深入万物本源的宇宙境界。
云纹语意的内涵:
1.对幸福、吉祥生活的追求。吉祥纹样是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在艰苦劳作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它又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它以美好的未来牵引着人民辛勤耕耘,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体,是用吉祥的未来肯定现实的辛苦,怀着对它的崇敬之心,加入了对现实和未来的幸福、吉祥。
2.对神仙的向往。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都是乘祥云而上,云成为人与天相通、人与神相通的桥梁,对神仙的向往,继而产生了对自然云的喜爱、对云纹的使用。
3.中华“气学”的延伸。“气学”中,“气”和“云”又是紧密相关的。“气”与“云”是互为一体的,贯通一气的。
2.2云纹的意境
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常见的意象,它具有了浓郁的象征性,蕴含着渊深的禅宗意蕴,有着空幻的本质和一种超脱、空灵、空幻、含蓄的美。“云纹”作为一种艺术意象所具有的独特的意境,在汉代工艺装饰纹样中,云纹非常盛行,这与汉人崇尚虚无、心灵超脱、柔静平和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统云纹在我国的装饰中经历数千年而不衰,首先因为云纹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观念,云纹是先民对自然崇拜的一种图形形象。正是云纹内在的理想观念,使云纹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其次,另一个原因,是云纹的美学价值,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态和图案样式,形形色色的云纹形象给各种工艺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云纹的运用
3.1云纹的设计特点
1.云纹是自然的,自然的东西容易被接受,且当它含有一个民族该有的内涵时,更容易流传和传承。
2.云纹是精炼的,云纹线条的提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简而再简,不断发展。
3.云纹是整体的,统一和变化相互结合,整体中求变的新路。
云纹的视觉形态特征体现了民族审美感觉或审美心理倾向,适应了中国人重视事物动态特征、热衷流动形式美的审美习惯。造型丰富、流畅、婉转、荡漾出一种抒情、浪漫之美。
云纹样的发展和运用于我国传统纹样中的水纹样、团花纹样、卷草纹和稍晚出现的火焰纹类似,通常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与各种瑞兽、神人、吉祥物品组合、多用于丰富画面创造出令人神往或具有神人气息的梦幻场面。
在进行设计时,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现代构成的设计方法,将提取后的传统元素进行重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和气势,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设计的意味,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
3.2云纹的现代审美价值
“云纹”在应用上的价值主要是裝饰价值,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说独创的吉祥图案的典型代表。吉祥图案因物喻意,物吉图祥,将情景融为一体,具有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个性。
1.云纹的形态特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心理,它丰富多变的造型,流动而富有韵律的曲线活泼生动,通常能够自由变形以适合于任一平面与空间范围中,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颇有中国意蕴。
2.作为一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图形符号,云纹容易与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本身又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意境,极易被公众解读和接受,于是对云纹的再借用与再创造存在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已经被当今设计师挖掘、再利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新材料、新观念,以及各种艺术思潮不断涌现,使得我们的创作空间更加开阔、自由,我们几乎可以随意表达所有形式的云纹,这使得我们在沿用承袭传统的时候,要善于舍取,合理应用,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吸取传统图形中的精萃,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阐述传统,塑造新的视觉形象,更好的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继承和发展传统图形,这不仅使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使得现代设计拥有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