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弦一百年——顾伯年的“单弦拉戏”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园地,“单弦拉戏”,一根弦,一手指,弓弦拉弹,近乎人声,既能扬鞭催马,嘶鸣长啸,也能柔和婉转,轻哝细语,其韵昧十足,惟妙惟肖凡听过“单弦拉戏”者,无不对它产生深刻印象.rn说起“单弦拉戏”,自然会想到与之有着渊源关系的表演形式“唢呐咔戏”“三弦弹戏”“三弦拉戏”“雷琴拉戏”等.曾几何时,它们就像民间文艺百花园里的朵朵奇葩,为人们喜闻乐见并流行一时.虽然这些表演形式出现的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散见的史料和相关的回忆录里能够知道,“单弦拉戏”,清末民初时期受惠于“三弦弹戏”“三弦拉戏”的启蒙,得益于民间表演艺术生态环境.而“单弦拉戏”这一表演形式的产生,离不开在姑苏城被誉为“拉戏大王”的艺人顾伯年.
其他文献
当今的曲艺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从剧场、电台、电视台到互联网、手机终端……到处可以见到受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在众多的传播平台中,中国评弹网(以下简称“中评网”)从开办到如今,经历了近双十年华,几度风雨,几番沉浮,初心不改,壮志弥坚。  一、筚路蓝缕,孤军创网  说起中评网,不得不提到1993年11月成立的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在苏州,学会有着众多的评弹艺人和丰富的评弹资源。为了
期刊
当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国家、企业乃至个人关注的焦点,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一个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而我国的创新能力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创新型国家
2018这一年,多位曲艺界特别是相声界的前辈名家相继辞世,不仅是我们相声行业的重大损失,也令无数相声观众们由衷地扼腕叹息.作为曲艺理论研究者,我们在深切缅怀这些前辈的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