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着布满灰尘的窗户,阴沉天空下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巡逻的警车发出几声鸣笛。这时,门响了,原来是父亲回来了,我们相视良久,却终究没有说上一句话。
  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在这非常时期,他却在我心中愈显高大。
  这段时间,全国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战场,医疗人员前赴后继,势将这狂妄之徒斩于马下。目前全国已确诊60000多例,死亡1500多人,仅十二号就新增确诊病例10000多例,这实在是触目惊心的数字。
  因为日益严重的疫情,我被禁止外出。一天,我和母亲在家,先前还在看手机的母亲突然发起火来,对我说道:“你看看你爸爸,是不是吃多了没事干,竟然报名参加抗疫小组,这一旦被感染,可就完了。要不是医院在网上发公告,我都不知道你爸爸竟然干了这种好事。”母亲愁眉不展,很是郁闷。父亲的医院被选为本区重点抗疫医院,医院正在筹集人员,成立抗疫小组。疫情当头,自告奋勇不错,但作为家人还是有私心的吧。我并不反对父亲,因为我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临近中午,母亲在饭桌前跟奶奶告起了状,奶奶得知后,也是一脸不悦,两人迅速结成统一战线。一会儿,门响了,父亲摘下口罩,仔细洗了三遍手。刚一坐下,母亲就发起了进攻:“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难道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吗?还报名参加?”父亲愣了一会儿,“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没事儿,放心,我是一名医生,我不会让自己被感染的。”“这是你说了算的吗?医生也是人,是肉身!”母亲气愤地说。“是啊,我是老了,”奶奶苦口婆心地说道,“你孩子刚上高中……”父亲不再说话,但两人终究没有动摇父亲。
  不过这之后的几天,父亲回到家中总是闷闷不乐的,原来因为父亲在自己岗位上的需要,医院并没有同意父亲的申请,这下可把母亲乐坏了,“看吧,老天爷都不让你上。”母亲这句话仿佛一把沉甸甸的铁锤,将扎入父亲心中的尖刺锤得更深了。
  “喂……”父亲正在打电话,“确定,现在病人日益增多,帮助他们是医生的职责,累些苦些没关系……太谢谢了。”刚挂断电话,郁闷了几天的父亲突然笑得像春天里盛情绽放的花朵,原来在父亲再三请求下,院长终于同意了父亲的请求。自那以后,父亲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便不常回家了。母亲天天关注疫情发展,有点儿魂不守舍了。
  一天,父亲回来了,抱了一箱水果回来。看着父亲黑眼圈下红通通的眼睛,不难想象他口罩后面那张疲惫的脸。“这是好心人捐的,医护人员都有哦。”父亲得意洋洋地说道,仿佛在炫耀他的功绩一般,“记得吃!”“好……好……好!”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母亲在一旁关切地叮嘱父亲注意身体,父亲应答几句之后便立即赶回了医院,望着他那摇摇晃晃的背影,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晚上,我打开微博查看新闻,一张张图片映入我的眼中。图片上是一張张医护人员的脸:疲惫的脸、担忧的脸……每张脸上都布满了战斗的痕迹。一道道深深的勒痕,那是长时间戴口罩、防护镜留下的,周围的皮肤都已高高肿起,面目全非,美丽不再美丽。不!勒痕变成了装饰,相信在无数人眼中他们变得更美丽了,不只是外表的美,更是心灵的美。
  我的眼睛逐渐湿润,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李文亮医生。如今,李文亮医生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会永远被人铭记。无数像他一样的不顾苦难,逆水行舟的医护人员为我们筑起了健康的万里长城,他们是生命的常青树,是无畏牺牲的战士。疫情终会被现代医学消灭,正如巨石终会被人们清掉一样。
  隔着布满灰尘的窗户,阴沉天空下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巡逻的警车发出几声鸣笛。这时,门响了,原来是父亲回来了,我也不知有多久没有见到父亲了。我们相视良久,却终究没有说上一句话,我已然接受了精神的洗礼。
  指导老师点评:2020年,一个特殊的年份。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很多人不知所措,茫然甚或恐惧,但恐惧也可以转化为澎湃的力量;也有无数深明大义的“逆行者”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与疯狂的病毒恶魔战斗,用信念书写生命最美的篇章!
  这篇记叙文作者手法娴熟,首尾呼应,情景交融,波澜起伏,引人思考,给人启迪。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文章语言鲜明生动,字里行间跃动着沉静的魅力和迫人的张力。小作者以看似冷静的旁观者的视角写父亲,写身边最亲近的人,塑造了多个典型人物形象。父亲深明大义、乐于奉献,顾大局,有主见,是积极请命的“逆行者”;母亲对丈夫由反对到支持,“刀子嘴豆腐心”,是中国家庭主妇的典型代表。文章主旨立意深远,文中自然插入的李文亮医生使内容变得丰厚,深化主题,现在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蓄积力量,战胜疫情。
  团结就是力量,疫情无须害怕,坚定信念,中国必胜!
其他文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作为为高考命题的首要目标,要求强化对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考查。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特别是作文试题呈现出关注重点时事、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疫情之下,“同心协力,勇担责任,共克时艰”成为时代强音。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一线指挥;白衣战士,顽强拼搏、艰辛鏖战;企业员工,夜以继日,保障供应;
“千古文章意为本”!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意准确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深刻、集中、新颖”。具体来说,“正确”就是要内容正确,符合题旨;“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联系,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是说文章只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观点、新见解、新的角度,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立意准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否则即使满篇珠玉锦绣,也很难得到高分,正所谓“
原 题 回 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全力奋战,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很多人说,这次的疫情就像是照妖镜,不仅照出了国士无双,更照出了不少“牛鬼蛇神”。在此期间,每个人都被卷入一场特殊的战役,无私奉献者有之,独善其身者有之,见利忘义者有之。  请结合材料和你的观察,谈谈疫情带给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世纪宝宝中国梦、幸存者偏差、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需要与被需要、器、语言、浙江精神——综观2018年高考9道作文题,其既放眼时代,纵横捭阖,又凡中见奇,浅中见深;既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延续性、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创新和尝试。那么,这9道作文题传递了哪些信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下面,我们一起梳理其传递的信息,探析命题带给我们的启示,明确2019年备考的方向和策略。  [命题思想启示:以
原创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女排精神”一词早在39年前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拿下第一个冠军时就出现了。它的创造者,是郎平等一代球员和袁伟民教练。1981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此后,中国女排陷入长时间的沉寂。2019年,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战绩夺冠,“女排精神”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材料二:“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
真题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题目解读]  虽说江苏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倡导作文命题“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审题仍然是一道绕不开的坎,今年似乎尤其如此。要写好一篇材料作文,首先必须准确、全面、深刻
原 创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作。(60分)  《海南日报》消息:海南中学郑雯予、叶千秋、郑璇等三名高中女生,两天之内筹集近12万元,为武汉送去60吨瓜菜。  从做计划,到募捐,再到采购、组织运输,两天之内,并且主要工作由几位女生独立完成。  她们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同时发动同学、亲友一起爱心捐助。  在郑雯予团队的安排下,2020年2月9日上午,两辆超大货车开到昌江、临高,采购菜农
道无车舟,万巷空寂。所有的街道都冷冷清清,寂寥空落。隔着玻璃,依然能够感受到一股寒气。疫情暴发这一消息,也如冰刃一般直击我的心窝。  阳台下平时很热闹——理发店、餐馆、乐器培训班。不务正业的理发店和餐馆的老板爱唱戏,是那种二胡、唢呐要用上的拉大场面地唱。不唱了,就围一群人下象棋。晚上时不时地喝酒,是那种大声又说又喝的。我也习惯了这种市井的味道。  可现在,热闹不复存在,安静、空旷、冷清,我开始睡不
给未来的自己:  2040年的你,过得还好吗?  当你展开这封信时,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回归故里。16岁的我坐在窗前满怀感触地为你写下这封信,只待你亲启……  20年前,2020年。新的一年的开启。“爱你爱你”,本该充满爱,但是在1月3日,美国3枚火箭弹袭击伊朗,至少15人死亡;8日,伊朗击落乌克兰民用客机,死亡176人;12日,菲律宾火山喷发,数万居民撤离;14日,克什米尔雪崩,至少76人死亡;2
4月12日下午3点,《〈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在广州方所书店隆重举行,这是本书全国巡回签售活动的第一站。  本次活动由《科幻世界》副主编杨枫主持。本书作者李淼、责任编辑姚海军、特邀编辑李剑龙和刘慈欣老师悉数出席。  首发式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随后的签售更是长达三个小时。以下是我们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精选出来的文字资料,希望能借此让没能到场的广大读者感受到各位嘉宾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李淼:大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