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
  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
  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近来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历史定律”。如柏杨的“瓶颈定律”,秦晖的“黄宗羲定律”,吴思写的“血酬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等等。
  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否都能称之为“定律”,也有疑问。但它们确实是在不断地被重复,呈现出某种规律性。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昧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殷纣王,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留下了两个字,“殷鉴”。无法节制的权力无限膨胀的贪欲=殷鉴不远。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的窑洞中向毛泽东提起“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历史规律,因此,有人将这个定律称为“黄炎培窑洞定律”。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在他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杀文种的时候,勾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终能免于一死。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
  能够吟诵《大风歌》的汉高祖,也是小鸡肚肠。依赖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天下。原说是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还要了韩信的命。
  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现在这些做生意的人,若是几个人合伙共同创业,开始的时候,兢兢业业,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拼搏,尚能齐心协力。一旦家大业大,有了丰厚的利润,就会生出异心。彼此猜忌、龃龉,终至于分道扬镳。难道人的天性就是这样?
  后人把范蠡的这个定律表述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同。”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论及天下兴亡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奸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皇朝的灭亡,国家的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陷害忠良的秦桧,两面三刀的严嵩,无法一一列举。若能把他们聚集拢来,可以排列成大军,浩浩荡荡。只不过,这支大军不能用来上阵杀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围”。
  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结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这就是包围定律。将一块磁铁投入沙堆中,磁铁表面便会粘上些许铁屑,磁铁吸引铁屑,是因为存在磁场。围绕着权力,也有一个看不见的“权场”。各种意有所图的人都会在“权场”中向着权力中心作定向移动。于是就有了“包围”。
  一个皇帝周围,有三宫六院,无数的宫女和太监,无数的虎贲勇士,还有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千军万马,铜墙铁壁,把一个“寡人”包围在当中。寡人心里高兴,就要走出去巡视。但即便他真的走到了田间地头,也得不到真实。因为“下面”的人熟谙蒙骗之术,一切场景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滴水不漏,皆大欢喜。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敌戒》的短文,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其中说到:“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从来人们都把敌人看作是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独柳公认为,有敌人是好事。毛泽东对这篇短文推崇备至。
  毛泽东一生,空前绝后,以他的眼光,审视历史,何以对这篇短文情有独钟?
  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列国争雄,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励精图治。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主旋律是竞争。
  而我国自秦统一以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度长大,比权量力”。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自秦以后,皇朝的历史,一代不如一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处于退化之中。
  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第五定律:朋党定律
  中阿历史上“党(派)争”持续不断。西汉有外戚、宦官作祟,东汉有清议党锢,魏晋南北朝有士族门阀,唐有牛李党争,宋有“元祜党人碑”,明有东林党、宣党,清有帝党、后党,国民党内有黄埔系、cc系、政学系等。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朋党现象,有其社会根源。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其是一个宗法社会。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盘根错节。
  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乡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徒)关系、战友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
  对于中国的朋党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褒贬不一。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
  “结党营私”;宋朝欧阳修却认为,“小人无朋(党),惟君子则有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对此十分忌讳,刻意回避,讳莫如深。其实大可不必。像毛泽东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公开承认,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倒是日本人比我们痛快,他们的政党内部就分为不同的派别,公开活动,堂而皇之。这是日本国内政治的一大特点。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 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内容是关于“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王安石的变法,十分缜密,像“青苗法”之类,确实为农民考虑得十分周全。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殚精竭虑,最后却惹得民怨沸腾。对此,中国的农民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上面的经是真经,都是下面这些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力。为什么和尚要把经念歪?皆因为中间的官员们认为改革不利于他们的自我保存。要自我保存的官员去为供养他们的农民减轻负担,这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悖论。在这个悖论中,最关键的是农民和官员之间的供养关系,假如去掉这种关系,悖论就不能成立。或者,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由中央财政给官员们以补偿,两方都不吃亏,“中间”也就没有道理再凉下去。
  老百姓说,“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里说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和尚要吃饭,一个是和尚会打伞,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尚要吃饭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不给他们吃饭,或吃不到好饭,他们就会去“打伞”。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变法,成功的不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执行难”。而表面上是“执行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设计问题。设计一个好的政策,同时也应配备一个好的“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中,必须把“和尚要吃饭问题”与“和尚会打伞问题”列入日程。不考虑并重视“和尚”问题,好的政策就只是空中楼阁。
  
  第七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当年八旗兵人关,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至后来,太平军竟两次轻易打破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其中原因在于驻守的八旗兵在安逸的生活中已“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富贵人家,总是难以持久,是中国历史的规律。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扫兴。他们说,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者不能恒富?富贵人家之所以会出败家子,原因有四:
  一日“骄”。八旗兵入关,满人成为统治阶级,拥有特权。八旗子弟一不务农,二不做工,对汉人有强烈的优越感。由“骄”而“横”,一些贵胄子弟仗恃父兄的特权,在社会上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二日“奢”。八旗兵八关,大肆掳掠。许多人在战争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生于锦绣丛中的富家子弟,喜欢彼此攀比,讲排场,一掷千金。像“石崇与王恺争豪”这样的事,是一种流行病,一直流行到今天。
  三曰“淫”。古人告诫我们,“富贵不能淫。”此处“淫”字之义,乃是迷惑与放纵。之所以有这样的告诫,是因为富贵能迷惑人,使人放纵。
  四日“逸”。“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话流传很广。好爸爸是很有用的,他可以帮我们进入好大学,帮我们安排好工作,帮我们步入上流社会,过安逸生活。但好爸爸也有副作用,他使我们失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在封建皇朝,存在着两种大博弈。一种博弈发生在皇帝和皇储(太子)之间,另一种博弈发生在皇帝和权臣之间。皇帝和皇睹,亲生骨肉,也会为了权力生死相搏。君权和相权较力,外戚或宦官擅权,朝堂和皇宫从来都是权术和阴谋的演练场。如何防止“权大欺主”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学最大的课题之一。
  现时的人把权力叫做“公共权力”,认为“主权在民”,古代人的观念则完全不同,他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芸芸众生只不过是一群驯顺的绵羊,皇帝和官吏执长鞭鞭笞天下,他们是牧羊人。一切权力归于统治者,是统治者的私有物。正是这种权力私有的特性,导致了无休止的争夺。像是一个金苹果,被众人抢来抢去。“高才捷足”者从血泊中抢到它,然后“坐天下”,辜用整个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也有争夺,他们争夺的是金钱,物欲横流,我们称之为“拜金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更看重权力。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我们将其称为“拜权主义”。
  还有一种原因导致“权大欺主”,有人将其称为“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左传》云“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土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这句话,清晰地勾勒出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一级压一级”,形成一种压力稳定结构。整个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压力的梯度,越往上去,压力越大,权越重。处于这种压力结构最上端的君王,必须具有一种强大的“势”(以势压人),君王一旦失去其“势”,整个压力系统就会崩溃。一般开国的君王,熟谙权术,具有铁腕,拥有某种强“势”,下面的人摄于其“势”而不敢有非分之想。这种铁腕和强“势”,在其后人那里却难以为继,强“势”荡然无存,于是出现“强枝弱干”“权大欺主”“取而代之”。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写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变成了“毛”。
  “毛”是个什么东西,有一股腥膻之味。堂堂乎文人雅士,怎么会是“毛”?秦之前,文人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时光。他们负笈而行,周游列国,天马行空,十分浪漫。那时的文人,他们“笈”中装着的那份精彩只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他们背负着它,走遍世界。他们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说服全世界。他们的思想像凌空而过的天马,高远而神奇。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清泉汇集之处,是大海,激荡澎湃。秦以后的文人,他们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经书和教义,他们整日诵咏的是别人思想的片断。文人们没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干涸了。天马没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于皮上的随风抖动的“毛”。
  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统一了中国人的思想。不过,这件事的难度相当大。“车同轨,书同文”,做起来并不难,而要把十分固执的文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不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难奏其效。但秦始皇的做法过于血腥,后人诟病甚多,称其为“霸道”。到隋唐时代,使用的方法就先进得多,不再用“霸道”而改用“王道”。如果说秦始皇采用的是“大棒”政策,唐代以后则更多采用“胡萝卜”政策。应用科举的方式,使那些出身于豪门或是寒门的士子们都有了进身之阶。
  无论“大棒”还是“胡萝卜,都只是外因。使知识分子变为“毛”的还有其内因。把“文人”的“文”去掉,他和普通的人就没有什么大区别。治国者为他摆下了盛宴,有“颜如玉”“黄金屋”“千盅粟”,他们怎可拒绝?自然就会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忠心。这是顺理成章的。当然,文人与普通人还是有一点区别,他们的功利心比普通人更为强烈。这些都是文人变“毛”的内因。
  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变成了“毛”。这种变化缘于一种不可抗的力,所以成为一种规律。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举国一致,只有一个思想,欧洲人没有做到,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对于我们的成绩也须一分为二。知识分子都变成了“毛”,依附于“皮”之上,当然很好。只是要从这些失去思想的“毛”中产生出像洛克、卢梭这样的思想家以及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决无可能。
其他文献
阿拉法特2004年辞世后,穆巴拉克作为硕果仅存的中东老一辈权威领袖,成为中东一个时代的象征。    1981年到2011年间,美国经历了3任共和党与2任民主党总统的轮替,日本走马灯似的换了18个首相,而在埃及30年总统位置上的,唯有穆巴拉克从英姿勃发到垂暮之年的容颜。  然而,在穆巴拉克任职总统的第31个年头,由于不满政府腐败、物价上涨和失业率高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连续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
成都市成华区委党校公共空间改造是绘造社通过图像对空间进行"轻改造"的一次尝试."轻改造"用专业术语说,就是不通过"硬装",仅用"软装"完成的空间改造."轻改造"通常时间短,施
期刊
春节过后,2月12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免职的消息传开。新华网报道称,经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证实,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央已决定免去其党组书记职务。同时,中央已任命盛光祖同志为铁道部党组书记。  其实,刘志军任职铁道部部长期间的一些弊政早已大白天下:2006年其胞弟刘志祥因买凶杀人、4000余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数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而刘志祥犯罪期间
由绘造社设计的"赠阳庵",将一处典型的北京两室两厅商品房,打造成为一个既具有古典空间精神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两口之家.本案所处的楼房是高板结构,立面选用了西班牙式的装
期刊
1 项目背景"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自古以来,松阳就入诗不少,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在距离松阳县城15km的大种山深处,古村陈家铺悬于山崖峭壁之上
期刊
1 松阳·最后的江南秘境宋代诗人沈晦在《初至松阳》一诗中曾这样描写:"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千年以后,云雾依旧缭绕的"桃花源"里藏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被国家地理
期刊
这两年,我做了几个民宿、酒店设计,也跟朋友一起尝试开起了一家北京怀柔的山野民宿.我理解,除了民宿主的因素以外,给来客带来有别于城市空间的特殊体验是很重要的.1 自由院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