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荧光支气管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评估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手术评估中的作用及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常规行普通白光支气管镜(WLB)和自荧光支气管镜(AFB)检查.比较WLB与AFB检查肿瘤侵犯黏膜情况,根据黏膜活检结果,判定肿瘤生长边界,从而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32例手术患者中19例行肺叶切除术,1例行气管隆突重建术,8例行袖状肺叶切除术,4例因发生气管内转移而选择其他治疗.8例行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3例为WLB和AFB共同发现,5例为AFB单独发现.4例无法手术患者中2例为WLB和AFB共同发现,2例为AFB单独发现.AFB对支气管黏膜癌变敏感性显著高于WLB(P <0.05).结论 AFB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检查方法,与WLB相比能显著提高肺癌检查的敏感性,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数字X线增强形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数字X线常规和增强检查.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线征象,包括形态学、内部密度及其X线增强特征等.结果 29例患者共计病灶31个,其中恶性26个,良性5个.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多清晰,强化均匀或伴有内部分隔等;恶性病变则多为不规则形,边缘可伴毛刺,与周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和CD34在20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和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phA2表达强度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 EphA2和CD34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表达.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CD34标记的MVD值为(17.15±5.21),而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