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开展,我国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建筑质量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混凝土作为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关键材料,必须要采取措施提升技术含量,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工业和民用建筑质量符合要求,处于安全状态。文章对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工业建筑房;民用建筑房;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3-093-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3.043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施工原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主要原因在于,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难度较低,不需要消耗太大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低,施工较为方便。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工业及民用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难度,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并从源头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1 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一,从混凝土运输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混凝土运输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很可能在运输中对混凝土造成破坏,使混凝土的黏度下降,难以达到要求[1]。因此,要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过程对混凝土质量的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要从现实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混凝土进行分类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同类型混凝土掺杂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从混凝土拌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混凝土搅拌时必须按照相关流程和工法,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搅拌次数、和易性符合要求,使混凝土更好地与水交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搅拌,缩短了搅拌时间,很可能导致混凝土黏度降低,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如果延长了搅拌时间,则会导致混凝土丧失原本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必须掌握好搅拌分寸和搅拌时间。
  第三,从混凝土浇筑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要将混凝土材料配比控制在一定规定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材料是由拌和水、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组成的。在配比时,拌和水的水热熔是其他材料的5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制冰机控制温度,确保混凝土温度符合要求[2]。鉴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质,水泥是混凝土的关键构成。因此,在配比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没有足够能力开展水热化反应的水泥,并根據实际情况添加一些沸石粉,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防止水泥出现水热化。一般情况下,骨料用量占混凝土全部材料的3/4。一旦骨料的温度出现细微变化,会导致混凝土温度发生改变。因此,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要合理存放骨料,确保其处在低温环境下且含水量较高。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占比较少,不会对于混凝土温度造成大的直接影响。但是,如果在配比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外加剂,可以科学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
  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内容:首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于混凝土模板、钢筋以及保护层等材料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偏差,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模板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接缝是否密合[3]。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安装输送管道,必须以相关规定作为立足点,确保其不会对支撑模板和外架造成威胁。只有如此,才能降低混凝土对于钢筋以及模板的不利影响。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垃圾以及一些油污、废弃物质进行及时清洁,借助水使模板变大。需要注意的是,模板中不能有水分残留。在完成浸湿工作之后,需要贴实尚未膨胀的模板裂缝,防止在开展浇筑的过程中漏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于支架、预埋件等开展细致分析,如果发现位置变动或变形,则要暂时停止浇筑工作,并在尚未凝固时及时修正,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最后,在混凝土进入模型后,不能直接倾倒模板,要在浇筑高度达到2m时,运用串桶进行下料,确保在5h后顺利结束浇筑工作,防止出现冷缝。除此之外,要严格控制浇筑时间,确保两次浇筑的间隔不超过1.5h;要借助振捣棒在浇筑位置持续搅拌,并进行一定的移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浮浆。通常情况下,振捣移动位置不应超过0.4m,可以有效避免漏振及过振[4]。
  第四,从混凝土养护的角度进行分析。当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合理养护。开展混凝土养护最关键的是将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缩小混凝土温度和外界温度的差异,提升混凝土各方面的能力。在结束混凝土浇筑工作时,需要借助于塑料布来进行包裹,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需要用防寒毡保暖,进行温度控制,确保其不会出现严重的水分丢失,并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概率。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铺设隔热层,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符合要求。
  2 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可能会出现假凝
  所谓混凝土假凝,通常是指在拌和完成混凝土10min左右其坍塌度出现变化、表面凝结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填充外加物质,无法输送混凝土,还有可能出现堵塞、导振不实。其中,出现塌落主要是由于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蒸发,导致混凝土每小时受损约3㎝左右。
  2.2 混凝土和易性以及沁水性不符合要求
  分析当前情况可以发现,混凝土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和易性、沁水性不符合要求的问题[5]。无论是泵送混凝土还是普通混凝土,都是如此。这一问题会导致混凝土表层出现麻面,甚至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出现安全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混凝土的和易性、沁水性不符合要求,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2.3 可能会形成裂缝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随着水泥活性的提升,颗粒不断变细,随着水泥使用量的提升,水灰比例也会有所增加,从而出现裂缝。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规定将水泥灰比例控制在适宜情况下。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比较粗,使用量较多,就需要增加砂率,使其含有更多泥,从源头上增强收缩能力[6]。
  3 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如果不能将质量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技术失去价值。
  为此,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性,有关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要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性,树立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更加符合要求,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第二,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更加有序地开展,较为有效地提升混凝土质量,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建工程施工提供条件。第三,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奖惩,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发生了转变,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选择适宜的质量控制方式,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其中。唯有如此,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更加符合要求,为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7]。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房质量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房建工程中的作用越发突出。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混凝土技术无法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关联,加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力度,降低其他因素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其质量水平,促进建筑房建筑工程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乌日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251.
  [2] 吴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30):255-256.
  [3] 赵本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探析[J].四川水泥,2019(1):191.
  [4] 吴世诚.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設计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89,91.
  [5] 涂胜华,徐更生.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9):74,78.
  [6] 郭天赋.浅议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浇带技术的应用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76,79.
  [7] 沈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4):123,126.
其他文献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双高计划”的提出为课程评价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更是架构了全新的交流和互动机制,推动着意识形态向着更加全面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其中,软件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普及的鲜明体现,不仅可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网络需求,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此,文章也将以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为切入点,立足于编程语言这一基础,分析当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较为常见的编程语言,并论述
摘 要:建筑工程行业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的具体应用,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建筑环境以及使用效能,对于城市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城市中的建筑工程安装,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确保安装工作万无一失。文章主要结合具体施工实例,分析市政道路中在给水方面的设施布局,研究排水方案和管网分区方案,实现管网体系的合理分布,实现
摘 要:文章通过改善己内酰胺工艺流程,以实现对己内酰胺精制工艺改进的研究。文章将原有的包含水反萃、加氢等工艺程序的精制工艺,改成流程为碱洗、脱苯、脱轻、脱重的新工艺,落实工艺改进。工艺流程缩短、物料损耗减少、产品质量提高。文章阐述的己内酰胺精制工艺改进措施可行。  关键词:己内酰胺;工艺改进;物料除杂  中图分类号:TQ24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3-0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等级保护2.0时代网络安全防护的困境以及态势感知研究的目的,介绍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以网络数据融合技术、数據挖掘技术、网络态势量化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关键技术为核心,集网络态势数据采集、融合、挖掘分析功能和安全风险监测、网络攻击报警、预判于一体的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文章对平台的数据采集器、消息队列、数据分析引擎、数据存储集群、告警与通知、安全可视化、Web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