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绝世才学抵不过低情商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沈括,想必大家都熟知,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大牛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在科学发现上,他确实卓越。
  他最早发现了磁偏角,最早记录了活字印刷,最早对海市蜃楼做出光学解释,最早对沧海桑田做出地质学解释;他设计出更加精确的实验方法,重新验证了《墨子》里记载的小孔成像;他发现了石油的用途,还用石油燃烧后的烟尘试制出第一批油墨;他拥有缜密的数学头脑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独立推导出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还准确算出在不靠“打劫”的情况下,围棋棋局的演化总数是3的361次方。
  最神奇的是,沈括还搞过“天气预报”。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当时有一段时间,京城久旱,宋神宗让沈括推算哪天会下雨,他断言“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梦溪笔谈·象数》)。意思是说皇上请放心,明天就会下雨。到了第二天,果真下起雨来。
  众所周知,天气预报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海量仪器对温度、湿度、风速和大气环流进行实时观测,再将观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才有可能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报。沈括生活在宋朝,既没温度计,也没计算机,他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呢?
  沈括预报天气,用的不是气象学,而是中医理论。这套理论叫做“五运六气”,五运即五行,六气则是风、寒、湿、暑、燥、火。传统中医将年、月、日、时变成天干地支,又把天干地支转化成五行,再用六气来描述病人的症状特征,最后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算病人该在什么时辰吃什么药。沈括把这套理论用在天气预报上,强行将天干转化成五运,将地支转化成六气。比如说,某天是庚丑日,庚对应五运里的金,丑对应六气里的湿,金能生水,再碰上湿气,必定下雨。
  五运六气能不能预报天气呢?肯定不能。这里面的逻辑漏洞非常明显:干支纪日每60天循环一次,难道每逢庚丑日都会下雨吗?就算下雨,难道会在全国一起下吗?沈括自己也发现了这个漏洞,所以他又补充一句:“皆视当时当处之候”(《梦溪笔谈·象数》),意思是说预报天气不能光靠五运六气,还要观察当时当地的气候。那天,他帮宋神宗预报天气,恰逢久旱不雨,连阴了好几天,突然一日转晴,太阳光强烈,这才推断出次日会下雨。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成功预报天气的例子仅这一个,他却据此认定自己的理论颠扑不破。将个案当成铁证,是他搞研究的风格。
  有一次,朋友生病发烧,沈括开出药方,让人服用钟乳石的粉末。之后朋友退烧,沈括便将钟乳石治发烧的方子写进医书《沈存中良方》。发烧只是症状,病因千差万别,钟乳石或许能消除某个病人的发烧症状,对其他病人却未必有效,甚至还会有害。
  作为一个“搞科研”的人,沈括不但不了解钟乳石,也不了解许多自然现象。比如,他认为风是“木气上升”形成的,木能生火,所以风也能生火。他还不加验证地采信民间流传的许多说法:白鸡到了岭南会变黑鸡,麦子受潮会化成飞蛾,月食时看不到河蚌和蛤蜊。由此看来,沈括也会盲从和轻信,这违背科学家应有的怀疑精神。
戴红倩/绘

  沈括甚至还迷信算命。他曾推算自己的命运,结论是“括死时颇热闹”(张耒《明道杂志》)。意思是他去世前会有高官厚禄,去世后会被风光大葬。实际上呢?他中年被罢官,晚年被流放,临死前精神失常,最后凄凄惨惨地死在了流放地。
  所以,从现代科学体系来论,沈括并不算严谨意义上的科学家。通读全本《梦溪笔谈》,会发现这是一部博物学书籍,既有卓越的科学发现,又有搞笑的伪科学,还掺杂着沈括在政治、财政、农业、历法、医药、音乐、诗词等领域的议论。如果非要给沈括一个头衔的话,“博物学家”也许比“科学家”要合适。
  不过,跟宋朝其他士大夫乃至整个古代中国的士大夫相比,沈括都算是一个罕见的能人。
  年轻时,沈括在京城当小官,几个大臣争论太阳是圆球还是圆片,沈括不但给他们提供了正确答案,还现场演示了推算日食的方法。后来他被派到北方边境督造兵器,不但改进了弓弦的制造工艺,还改进了士兵射箭的要领——拉满弓弦,以勾股定理为依据,瞄准远方的靶子,十有九中。再后来,宋辽两国谈判疆界,互不相让,始终无果。沈括一声不吭,去枢密院调阅档案,从一封辽国致大宋的国书里找到了对大宋有利的证据,辽国使臣哑口无言。当时,宋神宗龙颜大悦:“微卿,无以折边讼”(《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1)。即如果不是沈爱卿出手,怎能结束这场疆界之争呢?

  沈括性格上谨慎、怯懦,力求自保,容易让人觉得反复无常。这最终导致他个人信用破产,在守旧派和变法派里外不是人。两派固然视同水火,但在鄙视沈括这件事上,立场却出奇的一致。

  沈括如此聪明能干,多多少少和家世有关。他出生在杭州一个世家大族,祖上在五代十国时期就被吴越国王重用。他父亲在大宋当官,先后担任县长(县令)、市长(知州)和省长(转运使)。父亲生了两个儿子,他是次子,出生很晚,比哥哥的儿子还要小。他哥哥名叫沈披,从县长做到副省长(安抚副使),在兴修水利方面功绩卓著。沈披的儿子沈遘和沈辽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沈遘不到20岁就中了榜眼,担任过开封知府;沈辽则是书法名家,曾教授王安石书法。后来,沈遘、沈辽和沈括三人并称“三沈”。说起来沈遘、沈辽比沈括成名更早,但名气不如后者,以至于后来元朝人修《宋史》,误把沈遘当成沈括的哥哥,还浓墨重彩地给沈遘立传,却将沈括的传记附在沈遘之下。
  宋朝世家大族喜欢彼此通婚,沈括家和王安石家也不例外。从亲戚关系上讲,王安石算是沈括的表侄,但王安石年长,比沈括早进入官场。1063年,沈括进京参加中书省考试(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主考官是苏东坡的亲家范镇,副考官是王安石。那一年,沈括考中进士,按照惯例,拜考官王安石为师。几年后,王安石变法,遇到司马光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两派各执己见,水火不容,沈括自然站在王安石这边,很快成为王安石“新党”花名册中排名第十五的干将,为新法擂鼓助威、奋力疾呼。
  在人浮于事、思想迂腐的大宋士大夫群体中,沈括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技术官僚”。他博学多才,聪明多智,为人谨慎,事事谋定而后行,既不保守,也不激进,把王安石交办的所有工作都做得又快又好,深受王安石的青睐和器重。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夸奖他 “谨密”,意思是性格谨慎,做事缜密。
  但对王安石的变法,沈括也并不完全赞同。根据基层当官的经验,再加上精密的大脑,他很快就看出变法的诸多漏洞。但囿于王安石是上司,两人又有师生情谊,他不敢正面反对,也不敢禀报皇帝。直到1074年,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听闻大臣吴充要当宰相,他才偷偷跑到吴充府上,以三司使的身份向其上书,历数新法的种种弊端,提议废除一些变法措施。
  在王安石看来,沈括有话不当面说,等自己下台才说,属典型的小人行径。1075年,王安石复出,在宋神宗跟前对沈括的评价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括反覆,人人所知,真是壬人,陛下当畏而远之,虽有能,然不可亲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所谓“壬人”,就是像水一样变动无常的小人。王安石说沈括反复无常,品德败坏,劝皇帝把沈括赶出朝廷。不久,沈括就被贬至宣州,此后一蹶不振,被一贬再贬,最后去了润州。正是在润州的梦溪园,他完成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沈括果真是小人吗?未必。他顶多是情商低,性格上谨慎、怯懦,力求自保,容易让人觉得反复无常。他这种性格,在官场上自然行不通,最终导致个人信用破产,在守旧派和变法派里外不是人。两派固然视同水火,但在鄙视沈括这件事上,立场却出奇的一致。我们看宋人笔记,保守派骂沈括奸诈阴险,变法派也说沈括有才無德,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信用破产的后果很严重。后来,宋哲宗即位,大赦天下,但朝中人纷纷上书历数沈括罪行,宋哲宗便主张谁人都可赦,唯独沈括不可赦。可见他的“小人”形象已深入人心,即便他天文地理、音乐医药、律历占卜等才学绝世,再耀眼的光芒也会被遮蔽掉。
  沈括(1031年—1095年)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出身于仕宦之家,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历任太子中允、三司使等职,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代表作《梦溪笔谈》。
其他文献
崔传刚  一位A股上市公司老板的离奇死亡,最近被传播得沸沸扬扬。警方已经证实这位名为林奇、年仅39岁的企业家是因为遭人投毒而辞世,但他被害的具体情况仍然未知。  我们先把事情简单梳理一下:数日之前,网上有人匿名发帖称,游族网络的创始人林奇被人投毒,“抢救回来但脑死亡,成了植物人”。但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这家企业却接二连三地否认消息。不仅该公司的联席总裁在朋友圈“辟谣”,游族网络甚至在12月23日发
太平天国礼拜堂,取自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英文原版插图。呤唎原为英国海军军官,后接受忠王李秀成委任,成为太平军一员(该图由《西洋镜》系列图书主编赵省伟提供)。  作家李洁非不喜交游,每天都保持着一种节奏:上午写作,“大致可得2000字左右”,以外时间看书,闲暇之余下下围棋、逛逛旧书摊。10年前,他在旧书摊上偶然翻拣出一本小册子,封皮很简陋,上印着《近代史资料》和1979等字样,出版单位是中华书
《社会契约论》读后札记    卢梭对封建专制制度最疾恶如仇,对资产阶级的理想社会最锲而不舍,他以鲜明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把封建专制批判得淋漓尽致,以洋溢的热情、优美的文笔把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描绘得令人神往,他不仅憎恨当时的社会制度,而且厌恶由这个制度带来的一切污垢脏秽、恶行罪孽。他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述了他的平等观念;写了《爱弥尔》,说明了他的教育观念;写了《社会契约论》,公布了他的政治观
面对全美不断发生的歧视、仇恨亚裔事件,美国现政府的态度较前政府有所不同,但亚裔的命运绝不可仅仅寄望于此。  3月27日,美国数十个城市举行集会和游行,抗议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此前一周,全美多地爆发抗议仇视亚裔的示威活动,是全美多年来与此相关的最大规模抗议活动。  新冠肺炎疾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国政府甩锅中国的恶劣做法诱发全美各地仇恨犯罪剧烈升级,频频出现的针对亚裔歧视和仇恨事件令人扎心。
2003年,杨利伟从太空中回来之后,登门拜访钱学森,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了好消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每当航天英雄凯旋时,这句耳熟能详的载人航天精神总会一次次回荡在我们耳边。在这句朴实的话背后,是无数有血有肉的人和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  有人说,载人航天精神一直在发展丰富,但内核从未改变。擅长航天文学创作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对《环球人物》记者总结道:“航
5月2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总裁坎宁安宣布,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关闭两个月后,纽交所交易大厅自当日起部分恢复开放。当日一早,纽约州州长科莫一行,佩戴口罩抵达纽交所。在复工人员的掌声中,科莫按下电钮,以敲钟仪式庆祝纽交所交易大厅重新开放。但当天回归交易所现场工作人员的数量仅为疫情前的1/4。  根据安排,纽交所交易大厅将分阶段开放。所有进入纽交所大楼的人员都要接受体温检测并签订协议,承诺不会因感
2月26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本是阖家欢庆的节日,如今却成了旅美华侨郑勇(音译)的忌日。那天晚上,纽约街头发生抢劫案。郑勇看到3名华人遭歹徒抢劫,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中多刀不幸去世。见义勇为身中多刀  位于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区的八大道,是纽约三大华人聚居区之一,中餐馆林立。2月26日晚上9时许,郑勇和朋友用餐完毕,刚走出餐厅没几步,就听到有人呼喊“抢劫”。  原来,3个蒙面歹徒刚刚冲进附近
吴钩。1975年生,现居广州。资深宋粉,近年来致力于宋代生活史、社会史与政法史研究。著有《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等。今年4月,出版《宋仁宗:共治时代》。  这些日子,学者吴钩在追电视剧《清平乐》。  以北宋仁宗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古早者如1993年版《包青天》,主题曲《新鸳鸯蝴蝶梦》当年红遍两岸三地;另类者如港片《老鼠爱上猫》,“御猫”展昭与“锦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首任管委会主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会议新闻发言人。  “上海的国际化体现在哪里?”《环球人物》记者问赵启正。  这位上海浦东新区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思考了一会,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从浦东的工作岗位上离开时,他手中仅日本客人的名片就有3500多张。  在浦东工作时,和外国
2020年5月29日,在法国巴黎,几名模特在TikTok上做直播。  短视频平台TikTok(海外版抖音)自2018年亮相以来,迅速在国外年轻人中传开,风靡全球。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TikTok在全球总下载量已超過20亿次,目前拥有约8亿活跃用户,成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下载量最高的移动应用。人们将自己创作的内容,包括舞蹈、演唱和生活视频等,通过短视频方式与粉丝分享,同时还能获得收入。很多人在网上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