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心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运用历史资料、激发兴趣;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65-01
  
  “乐教乐学”是我在师生共同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首先乐教是指教师在备课、讲课当中能够有愉快的心情和思想,在没有其他思想包袱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完全尽心尽力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才能够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乐学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如好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的培养和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使学生在快乐之中把重点、难点轻松愉快地掌握,把未知变为已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快乐之中动脑、动口、动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生处于这样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在快乐之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精心设计、引人入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从一开始上课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既要充分备教材又要充分备学生。教师在快乐之中备课,在快乐之中上课,才能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精心备课,在备课中没有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快乐,那么你能有多少快乐带给学生呢?有教育专家发现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大约在25分钟左右,再加上学生正处于未成熟阶段,这就需要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瞬间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设计的情景如果能够与学生的思想火花在瞬间碰撞,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震撼,就能起到引人入胜、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难忘九一八》时,播放《松花江上》歌曲,一曲凄楚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这首《松花江上》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每年的9月18日,我国东北的重要城市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播放歌曲和一连串的提问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思考当中去,特别是歌曲的最后几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学生的思想随音乐进入了教学当中,这时候有的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问九一八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学生就带着疑问的情绪进入学习当中了。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拓展型人才。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总结历史上中日战争的时间,大约每100年要进行一次。教师:如果中日要再一次交战你认为中国能胜利吗?如果能胜利在什么地方?使我没想到的是这两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有十几种说法,并且学生马上形成了几种明显的观点,瞬时辩论起来,教师做总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和飞跃,对问题也有深度的理解和认识。
  三、运用历史资料,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一些学生中有人认为历史课是副课,是小科,考试所占比例小,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观点,历史课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当时的时间和地点,在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教师如果照本宣科,那历史课就成为枯燥无味的课堂,如在讲八年级上《血肉筑长城》一课时,讲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给学生讲述两位美军航空员空投原子弹后的回忆录的故事,以及原子弹爆炸后放射性物质对日本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从而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组织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认识。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历史辩论会、历史故事演讲会、自编自演历史故事情节、参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名胜古迹等等。例如在讲《百日维新》的时候,学生自编自演历史话剧《评判谭嗣同》,学生们能把历史话剧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均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的再现”,使学生对历史思想变革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历史教学要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我坚信快乐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之中学习。使学生好学、乐学,从而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其他文献
在我国,有着国外所没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这是法律的一个亮点,但是这个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瑕疵,就是被害人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会给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造成权益的丧
[摘要]非智力因素与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非智力因素应该作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加以锻炼。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63-01    国
本文由渤海湾溢油事故所引发的有关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过程中的最大的问题是诉讼原告资格确立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原告资格确立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本文从分析高职语文课堂的现状入手,结合现状提出通过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等途径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
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体育课不好上,学生不听话、懒惰,上课积极性不高等等。从本性上说,学生是喜欢体育的,是喜欢运动的。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篮球场、足球场上是那样情不自
期刊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贯彻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精神,在政治课教学中,我尝试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讲授法,采取体验式教学法,以期能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升华情感、增长知识、
随着刑事被害人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发展,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为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立法在此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本文从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念与实践的发展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无限的爱与激情。心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罐区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的安全,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安全息息相关.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作为一个高危险的经济行业,其事故的发生概率远远要高于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