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制片治疗晚期肺癌镇痛效果探讨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制片治疗晚期肺癌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观察组则通过直肠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疼痛改善情况及药物治疗起效时间。 结果 观察组发生呼吸抑制、恶性呕吐、便秘及头晕头疼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减轻时间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快缓解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 直肠;硫酸吗啡控制片;晚期肺癌;镇痛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61-03
  中晚期肿瘤患者多表现出严重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如何有效的治疗癌痛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问题,而各种不同的镇痛也不断面世[1]。硫酸吗啡控释片的控释技术是当前最佳的,能够长时间有效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避免了多次给药的麻烦,简化了口服药物,是目前主要的癌痛药物,且临床效果显着。但有1/3的患者服用此药后会表现出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药物疗效受影响;部分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甚至还有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无法进食,无法口服药物。因此当前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2]。目前国内外在经直肠给药治疗癌痛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直肠给药,有60%左右的药物能够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到达体循环,避免了肝首过效应的影响,保证了血药浓度,减轻了药物对胃肠的影响[3]。本研究主要探讨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癌痛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61.2±2.8)岁,肺癌确诊病程:1~7年,平均(3.1±0.3)年,远处转移时间1~6年,平均(2.1±0.4)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0岁,平均(61.3±2.9)岁,肺癌确诊病程:1~7年,平均(3.2±0.3)年,远处转移时间1~6年,平均(2.1±0.5)年,两组性别、年龄、肺癌确诊病程及远处转移时间等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针对晚期癌痛患者,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H10980263],10mg,每12小时给药1次,观察组则通过直肠给药,可在便后或灌肠后用药,如直肠黏膜过于干燥,可先润滑直肠后再给予硫酸吗啡控制片。用药剂量与对照组相同。两组用药需保证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完整性,如果碾碎再使用降低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疼痛改善情况及药物治疗起效时间。
  1.3 疼痛治疗效果评估方法[4]
  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完全改善(CR):治疗后疼痛消失;部分改善(PR):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可恢复正常生活;轻度改善(MR):疼痛虽然有所缓解,但仍有明显痛感;无效(NN):疼痛症状没有缓解。疼痛改善率=(完全改善例数+部分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呼吸抑制、恶性呕吐、便秘及头晕头疼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5%),无效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见表2。
  2.3 两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据统计,有70%左右的晚期癌症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痛,其中一般为中至重度疼痛,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如何有效的控制癌痛是国内外肿瘤科医生面临的重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癌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将吗啡(morphine)作为控制重度疼痛首选药物,其中硫酸吗啡控释片主要应用于癌痛治疗[5]。重度癌痛患者多选择应用吗啡,能够保证长时间内的止痛效果,且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硫酸吗啡控释片,应用了当前最新控释技术,能够长时间保持药物均衡释放,减少了给药次数,安全有效,且不受年龄、性别、是否结婚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受疼痛发生部位及性质的影响。硫酸吗啡控释片多通过口服给药,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或口服困难,此时可替换为直肠给药[6-7]。直肠给药能够防止口服药肝脏首过效应的出现,保证了吗啡血药含量[8]。本研究中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给药,发现观察组发生呼吸抑制、恶性呕吐、便秘及头晕头疼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疼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虽然都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良反应,但较口服给药组,直肠给药组引发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明显偏低,主要因为直肠给药无需经过上消化道。同时发生头晕头疼和呼吸抑制等显著减少。
  以往研究提示,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镇痛效果解决90%,但对于晚期癌症,不能口服给药者,长期通过肌注或静脉给药势必带来大量不良反应,尤其是发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抑制等,而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便[9]。有相关研究报道称,经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同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10]。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通过直肠给药后,其疼痛减轻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直肠给药可作为口服药物困难患者的补充给药途径,能够实现特殊药物的给药需求。其适用普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现在的研究发现直肠给药多以中药或中成药稀释液为主。癌痛患者在服用镇痛剂后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上瘾,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需要根据癌痛患者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止痛[11]。如针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阿片类镇痛药,同时采用直肠给药,有报道称,癌症患者出现口服药物困难时,可通过直肠给予相应的盐酸吗啡控释片达到镇痛效果。对于没有阿片类药物服用经历的患者,首次应用控释吗啡片剂量可控制在10~30mg,而对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通过直肠、舌下、皮下、静脉等多种途径给药,使用剂量保持不变。使用吗啡不应夸大其副作用,尽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要注意区分成瘾和耐药性。临床用药一般是极少见到成瘾的。通过本研究提示,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快缓解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沈惠琴,胡讳,刘忆菁,等.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阴道给药治疗女性癌痛的疗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B):35-37.
  [2] 孔凡君,蔡玮,王华灵,等.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497-498.
  [3] 董艳,倪美良,吕巧儿,等.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8,19(29):2283-2285.
  [4] 阮玫.吗啡控释剂口服和经直肠途径治疗癌痛的疗效分析[J].麻醉与镇痛,2011,18(20):73-74.
  [5] 江格瓦,沙吾提.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症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4):560.
  [6] 李优义.盐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控制癌痛临床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2):86-88.
  [7] 付晓红,陈碧君,马萍.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2-63.
  [8] 宋长军.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191-192.
  [9] 覃光灵.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104-105.
  [10] 郭成业,安志洁,徐晓妹,等.不同途径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刊,2007,42(10):51-52.
  [11] 张卓奇,李中,张军华,等.经口与经直肠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对比观察[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5):347-349.
  (收稿日期:2014-08-2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结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针对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技术中Chord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分别从路由信息冗余、节点延迟划分、查询路径判断等3个方面对传统Chord系统进行讨论和改进,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移动音乐应用的流行,音乐应用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各个音乐平台纷纷突破传统向社交靠拢,QQ音乐在其中脱颖而出,在音乐个性化定制的基础上,注重提供用户的
目的:探讨PBL+CBS宣教模式指导下的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BL+CBS宣教模式的健康宣教,对
网络舆论战既是一种舆论传播,又是一种战争形式,这决定了新闻传播学原理对网络舆论战的运行必然具有指导性,也决定了新闻传播学规律对网络舆论战的指导存在空白地带。本文从
方言新闻节目作为一种保护方言的方式,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如《闲事婆和事佬》《拉呱》《阿六头说新闻》,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方言新闻节目。但是近几年,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场域逐渐壮大,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以其便捷快速性在新时代引领舆论,也让"后真相"的案例层出不穷。2018年,"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又掀起舆论热潮,事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推出LPCI1D00和LPCI2D00系列微控制器一这是业界首款集成了LCD段码驱动器的ARMCoaex—M0微控制器,可在单一芯片中实现高对比度和亮度。LPCI
非语言符号作为一种传播的辅助工具,在媒体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本文通过对符号的介绍,引出非语言符号,并结合具体的媒体案例,对非语言符号进行分类,以更好地认识非语言符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手术中持续微泵泵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并间断注射维库澳铵维持麻醉,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预防术后痛觉过敏,对照组不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