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2年预后观察

来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疗效和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早发组(≤25岁,39例)、中青年组(> 25岁,≤50岁,42例)、晚发组(> 50岁,29例),将这些对象进行分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各组患者系统治疗30天后的PANSS量表减分率以评估患者的治疗疗效。2年后,对三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分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2年后各组间的预后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早发组入院时的PANSS量表评分高于中青年组和晚发组(P<0.01、P<0.05),治疗30天后PANSS量表减分率方面中青年组高于早发组(P<0.05),出院时利培酮的用量方面中青年组低于早发组(P<0.05)。2年后的GAF评分方面中青年组高于早发组和晚发组(P<0.01、P<0.01),PANSS评分方面中青年组和晚发组均低于早发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目前临床中治疗阳性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而对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的治疗收效甚微。大量来自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现就有氧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和干预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提供参考。
“别现代”是对一种在时间空间化状态中似是而非的现代性的概括,而别现代主义则是对这种似是而非的现代性和别现代性的价值判断与理论主张。其产生来自于如何建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核心主张包括识别真伪现代性,通过深别建立真正的现代性,实现现代化;实行跨越式停顿,通过自我更新和自我革命,走出时间空间化进入世界历史;从后现代之后回望别现代从而在借鉴现代、后现代和后
近十年,来华留学生的总人数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对外影响力的提升。但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学语言选择,已经成为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培养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很多来华留学生听不懂教师授课与导师指导,读不懂普通图书与学科专业文献,不能用汉语进行口头与书面学术交流。以英语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学语言,导致至少三大问题:一,不是所有参与
党组织如何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强基兴边"行动是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地方发展的积极探索,它给人们以一定的启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以政治领导力为统领,突出思想引领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组织覆盖力和发展推动力五方面建设,探索形成了"五个一"党建工作模式。该模式为提升边境地区党的基层领导力,锻造了"主心骨"、筑牢了"压舱石"、提供了"稳定器"、凝聚了"源动力"。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中医学归其为“癫狂”“痴呆”等范畴,因其病程迁延、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中医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势逐渐被关注,为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本研究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中医情志疗法及中医运动疗法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景德镇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服药依从性、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疾病症状评分、用药知识评分、康复锻炼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SCH)伴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SCH伴抑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PANSS评分、 HAMD-17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氨磺必
针对钠与氧气反应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手持技术数字化创新实验,自主设计创新反应装置T形玻璃管以定量探究钠与氧气反应。本研究利用氧气传感器,通过测定密闭体系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基于四重表征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区别;借助氧气、二氧化碳、湿度等3种传感器从定量的角度探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对钠的影响,形成对钠与氧气反应的科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