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直寻”理论的诗学基础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寻”作为中国诗学创作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诗学话语对象,它的生成是同《诗品》内部的其他理论范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体说来,自然之旨构成其本体论的追求,吟咏性情促进了主体诗情的觉醒,重新诠释的“兴”则直接体现了其存在的状态,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系统,为中国诗学方法论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快速进展,供人类食用的药品及保健品已达3万种以上。由于大多药物都在肝脏内失活或活化,经过生物转化而排出体外,其中一些药物可影响脂肪的代谢,
期刊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上乘之作,“无声戏”是李渔小说观的理论概括,这一观念。使其小说在思维的文化机制上体现出明显的戏剧化倾向:一是强烈的文人虚构意识;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