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认知构建”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目前高职医药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以及课改的精神,探讨“网络化认知构建”在“医学遗传学”学科教学中运用,即通过构建突出关键概念,重组实验程序,概括总结,强化学生认知等方式进行教学。深化了学生“网络化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化;建构;教学;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是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学生所建构的这种网络性的认知结构是围绕着关键概念而构成,这些知识网络包括事实、概念和概括化及有关价值、倾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的知识等等”。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协助学生科学的、系统的,从整体上把握好学科知识结构,讲述时尽量围绕这些关键概念和原理,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之间的关联并细化之间的联系,以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 突出关键,融会贯通,构建以关键概念为核心的网络性知识体系
  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向来都是分开讲述,我们临床、护理、检验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没有从理论上建立起网络化的认知结构。我们可以用“DNA半保留复制”概念为基点将“分子”和“细胞”章节的重要核心内容串联起来。
  老师可以先以箭頭图标示“蛋白质←mRNA←DNA(间期:染色质)→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染色体(分裂期)”。然后,让同学们回忆相关概念,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和区别,同学们回答染色质(DNA在间期松散的状态)和染色体(DNA在分裂期压缩紧密的状态),相同点是DNA在间期和分裂期不同的状态。那为什么DNA会有这样的两种形式?这时让学生回忆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两条链解开,以各自一条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链的过程。
  此时,老师可亲自示范将自己的外套拉链拉下和拉上的动作,学生随后自发参与进来。这么做,一可以让学生加深概念理解;二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建立起分子与细胞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学生们分组讨论起来,并且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答案:“染色质是DNA松散状态,正好有利于此时解链来实现更好的复制,而人的遗传物质要传递下去,不至于在世代繁衍中全部丢失,必然要通过右边箭头图示的步骤一步步压缩和螺旋化成很小很紧密的染色体。”
  最后,老师做总结:人一辈子做两件事,一是不断地由DNA表达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来维持并修复机体的生命机能;二是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以染色体的方式将遗传物质世代传递,这之间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DNA复制。
  通过围绕这些关键概念或定理、规律来演示、分析与推理并进行拟人化情景再创造,使同学们主动地举一反三,纲举目张,融会贯通;真正使同学们将“分子”和“细胞”作为一个“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建构起来,以至于可以从网络上的任何一点进入来达到加深对各个重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且指导临床实践,如“DNA半保留复制”的临床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二、 通过重组实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情境
  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协助学生自己动手的设计实际方案,制作实验标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测验,积极投入到各项实验活动过程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指导学生制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①通常抽取人的外周血进行培养、染色,人体外周血可取静脉1.0~1.5mL。将取出的外周血放入培养瓶中,标明姓名、年级、时间;②放入37度培养箱中培养72h,然后经秋水仙素处理;③再通过离心、固定、制片、染色,观察细胞的中期分裂相,比较男性、女性染色体的异同点。在此实验中,可鼓励学生取动物的血标本,如小鼠、鸡的外周血进行培养,让学生探索动物的染色体和人的数量和形状的异同点。由此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实验,从而有所发现,抓住事物演变的重要因素、变化规律等本质特征,使学生联系所有的认知结构,这其中包括分散的概念和原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并形成网络。
  三、 巩固反馈,归类总结,构建概括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与认知结构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其理论学习,实验实践作以总结,进而对学生尚未吃透的问题和尚需深究问题进行讲解、剖析,使潜在的内容得以足够的显现,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和策略,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
  学生对问题和知识有了清晰认识之后,掌握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个结构,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归类总结即是将本节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置于整个学科体系中,让学生认识到“树木”,同时还要看得见“森林”。从所学的内容中认识其内在联系,提炼出其发展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关键,它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形成亦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为以后学习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在建构“网络化认知结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探究知识的引导者,在建构“网络化认知结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将课本的逻辑系统经整理,细化而明朗于课堂,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一环扣一环地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的逐步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握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做到循序渐进,并注意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合理转折或过渡。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弄清各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注重结合临床实践案例构建拓展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74-77,94-96.
  [2]钟守琳,蔡斌.医学遗传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25,222-223.
  作者简介:
  镇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当前我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要使得我国的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首先就必须
摘要随着民办高校的崛起和民办高校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重要性的提高,加之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商业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险法在实践中作用的提升,突破原有模式研究民办高校《保险法》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办高校 保险法 教学改革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39-01    一、民办高校《保险法》教学改革的必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被利用。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在21世纪的今天,也面临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人员作为党校的一员,应该为党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信息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积累,扩展知识面,增加知识深度,多学习专业文献,以此来使得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并最终使得党校信息化水平得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实施日益凸显其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课程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要近年来,网络游戏在我国迅猛发展,同时在其中也产生了很多盗窃犯罪的问题。本文针对网络游戏中盗窃犯罪的特点,提出了应该采用的侦查方式和防范对策。  关键词盗窃 游戏币 网络装备 侦查方式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51-02    目前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5550万人,虚拟货币交易市场规模在100亿到130亿元之间。2008年11月
[摘要]现代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时间和精力,这里体现着企业的投入,那么培训效果如何,则体现着企业的产出效益。当然,这样的投资也存在着风险,即职工培训效果的质量怎样。降低这样的投资风险,需要企业在实施培训前进行需求分析,依据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求取最佳培训效果。  [关键词]现代企业 员工培训 投入产出 持续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摘 要:实现高教发展方式的转型是适应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能力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教人才培养服务经济能力尚显不足,全面并深入实现高教发展方式的路径转变,旨在优化高教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以此亦可超越模式化的简单模仿,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教发展方式;教育结构;教育改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涉及关乎自身发展方式的选择,它直接影响甚至决
[摘要]知识型人才是零售业获得强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型人才与普通人力资源存在高素质、创新性、独立性等显著差异,零售企业可遵循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及激励模型,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培养知识型人才,激发知识型人才潜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零售企业 知识型 人才开发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33-01    知识型人才不仅是
农村教育,特别是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对于改变大山深处的孩子的命运至关重要。在物质条件的约束下,加上新课程大纲的要求,农村中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让农村的孩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