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省科协主办的“大飞机研发制造及应用”论坛上获悉,我国大飞机将在2014年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上天”则要到2020年。
据介绍,我国一般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大飞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目前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其零部件达到300~600万之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工业水平。
虽然中国的航空基地大多在陕西、四川、沈阳等地,但国产大飞机项目一直拥有南京的“智力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说,从2008年至今,南航直接參与大飞机项目技术方案论证的专家学者已超过100人,最近两年承担了近90项与大飞机相关的项目。“例如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就由南航专家承担了动力学空测方面的任务,以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南航机电学院的专家也在这架飞机的总装、系统自动对接和数字化装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
大飞机项目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产业带动效应强的显著效应。产业技术扩散率高达60%,具有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的作用。据了解,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等城市已经与大飞机项目进行了抢先对接,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中国商飞公司大型客机项目的协作配套,把航空产业打造成江苏的一条新兴产业链。
譬如,南京已经初步形成江宁空港产业园和溧水开发区为载体,以金城集团、晨光集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轻型航空动力、机载机电和航空电子系统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产学研一体、产业链完备的航空产业集群。到2012年,南京将力争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2015年达到700亿元。镇江也逐渐成为世界级大型客机内饰及结构件的产业基地,入驻了4个外资项目、1个内资项目,总投资金额达6亿美元。江苏的省一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已经明确落子昆山,以宣称掌握了12万吨模锻液压机技术的昆仑先进装备制造公司为龙头。
论坛上,多位参与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江苏专家也介绍了该项目当前面临的瓶颈。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目前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就一个小小的燃烧室来说,他们就申请了数百个专利,自主知识产权将是中国造大飞机的最终方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何小民说,“我们进行大飞机发动机的国产化,必须另辟途径,独立研发,适当借鉴,否则我们的飞机就飞不出中国的领空。”何小民多年来一直从事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研发工作。他透露,国产大飞机安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最快要到2016年,而在此之前的首飞,还只能使用国外进口的发动机。
“中国大飞机项目眼下最大的难点之一,是缺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说,目前国内在大飞机“技术链”各环节上的专业人才都相当匮乏,科研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今后几年发展的需求。此外,与大飞机相关的外语、金融、法律、物流等复合型人才也紧缺,目前国内甚至找不到能够在国际论坛上与相关领域专家直接对话的人员。
(杨频萍吴红梅编辑:罗亚军)
(江苏省科协)
据介绍,我国一般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大飞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目前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其零部件达到300~600万之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工业水平。
虽然中国的航空基地大多在陕西、四川、沈阳等地,但国产大飞机项目一直拥有南京的“智力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说,从2008年至今,南航直接參与大飞机项目技术方案论证的专家学者已超过100人,最近两年承担了近90项与大飞机相关的项目。“例如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就由南航专家承担了动力学空测方面的任务,以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南航机电学院的专家也在这架飞机的总装、系统自动对接和数字化装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
大飞机项目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产业带动效应强的显著效应。产业技术扩散率高达60%,具有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的作用。据了解,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等城市已经与大飞机项目进行了抢先对接,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中国商飞公司大型客机项目的协作配套,把航空产业打造成江苏的一条新兴产业链。
譬如,南京已经初步形成江宁空港产业园和溧水开发区为载体,以金城集团、晨光集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轻型航空动力、机载机电和航空电子系统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产学研一体、产业链完备的航空产业集群。到2012年,南京将力争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2015年达到700亿元。镇江也逐渐成为世界级大型客机内饰及结构件的产业基地,入驻了4个外资项目、1个内资项目,总投资金额达6亿美元。江苏的省一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已经明确落子昆山,以宣称掌握了12万吨模锻液压机技术的昆仑先进装备制造公司为龙头。
论坛上,多位参与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江苏专家也介绍了该项目当前面临的瓶颈。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目前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就一个小小的燃烧室来说,他们就申请了数百个专利,自主知识产权将是中国造大飞机的最终方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何小民说,“我们进行大飞机发动机的国产化,必须另辟途径,独立研发,适当借鉴,否则我们的飞机就飞不出中国的领空。”何小民多年来一直从事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研发工作。他透露,国产大飞机安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最快要到2016年,而在此之前的首飞,还只能使用国外进口的发动机。
“中国大飞机项目眼下最大的难点之一,是缺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说,目前国内在大飞机“技术链”各环节上的专业人才都相当匮乏,科研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今后几年发展的需求。此外,与大飞机相关的外语、金融、法律、物流等复合型人才也紧缺,目前国内甚至找不到能够在国际论坛上与相关领域专家直接对话的人员。
(杨频萍吴红梅编辑:罗亚军)
(江苏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