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化学课堂提问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课堂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地动起来,思考起来,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本文主要介绍了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问,让学生会问三个方面来介绍了方法。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提问能力;自主探究
  《标准》指出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地思考和探究来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问题,从而大胆地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就会提高。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认识:
  一、从学生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方面指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手段。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教育学生提出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积极地配合教师,大胆地去进行思考和质疑,在不断地思考中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原子的构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存在困惑或者疑问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对于“原子”这个概念还是觉得很陌生,很抽象,他们便提出了:“原子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材料吗?”“为什么原子之间结合有一定的特殊比例?”“原子带电吗?”等等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避免直接地打击学生,让学生能够产生提问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在化学学习上的问题直接地反馈给教师,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课堂结构和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虽然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或者是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学生提出了问题表明他们自己思考了,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所问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深度,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才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情境下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课本插图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还可以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总之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课堂上快速地运转。
  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CO2+NaOH等一系列的方程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从而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思考写出了正确答案:CO2+2NaOH=Na2CO3+H2O;有的却忘记了在氢氧化钠之前加上“2”,这时,学生就提出了问题:“我的化学反应为什么不平呀?”“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需要配平吗?”“配平的规律是什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从而促进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学生形成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形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教会学生提问,让学生会问
  教师在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如何提问,让学生不仅能够敢于提问,还能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从愿学、乐学发展到愿问、乐问,近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注意问题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入到知识的内部和本质,促进学生增加学习信心。教师还要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好的问题要鼓励、引导,让学生能够继续主动探究,没有太大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提出更好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学生通过彼此发问能够更快地解决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问,促进学生更快地学习化学知识,实现学生之间的“兵教兵”,让学生更快地进步。
  例如在探究碱的溶解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会想到:“溶于水的碱有哪些?”“沉淀物AgCl和BaSO4为什么不溶于稀硝酸?”“为什么其他沉淀物如:Mg(OH)2 BaCO3 Ag2CO3等能溶于酸?”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就掌握了碱的溶解性。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的,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参与的课前,从而主动地进行了探究和思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地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志明.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J].中学教育.2013.04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刘圩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电子技术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将系统理论运用于电子技术教学中,阐述了系统理论指导电子技术教学的依据,介绍了系统理论在电子技术优化教学中
从抗旱树种的选择,土壤集水、蓄水和保墒抗旱技术以及保水剂和化学抗旱剂抗在旱造林技术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有严重季节性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
介绍了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措施。
【摘 要】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的基本理念,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了解概念的体系、优化概念教学的设计、剖析概念的本质、掌握概念的符号、重视概念的巩固,真正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本质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  恩格斯说:“在一定意义上,科学的内容就是概念的体系。”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
周宁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高水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3年来的运行情况整体良好。但在基建安装试运行期间,发现机组转速超过135%nc(nc为额定转速)时机组振动就会突然恶化,经多次超速动
阐述了复合图书馆的定义和功能,论述了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转变,对高校学科馆员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和定位。
从编目工作的过程入手,分析了当代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现状及对编目人员的要求,指出编目人员要适应新的环境,加强服务意识,把服务理念融于编目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