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第九章 药寮(3)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ya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看到桑桑落在了后面,就停住了,等他走上来时,说:“还想逛吗””
  桑桑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想逛,还是不想逛。
  父亲说:“天还早,再走走吧。”
  桑桑依然跟着父亲。
  路过一个卖菱角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菱角吗?”
  桑桑摇摇头。
  路过一个卖茶鸡蛋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茶鸡蛋吗?”
  桑桑还是摇摇头。
  又路过一个卖坪藕的小摊,父亲问:“吃段烀藕吧?”这回,他不等桑桑回答,就给桑桑买了一大段烀藕。
  桑桑吃着烀藕,跟着父亲又回到了小旅馆。
  过不一会,就下起晚雨来。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不好吃,就不吃了。”父亲说完,就从桑桑手中将那段藕接过来,放在头的金属盘里“早点睡觉吧。”父亲给桑桑放好被子,并且帮着桑桑了衣服,让桑桑先钻进被窝里,然后自己也了衣服,进了被窝。这是个小旅馆,父子俩合用一被子。
  桑桑已经没有和父亲合用一被子睡觉的记忆了,或者说,这种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桑桑借着灯光,看到了父亲的一双大脚。他觉得父亲的大脚很好看,就想自己长大了,一双脚肯定也会像父亲的大脚一样很好看。但,就在他想到自己长大时,不知为什么鼻头酸了一下,眼泪下来了。
  父亲拉灭了灯。
  桑桑困了,不一会就睡着了。但睡得不深。他隐隐约约地觉得父亲在用手抚摸着他的脚。父亲的手,一会在他的脚面上来回地轻抚着,一会在轻轻地捏着他的脚趾头。到了后来,就用手一把抓住他的脚,一松一紧地捏着。
  桑桑终于睡。他醒来时,觉得被窝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微微抬起头来,看见父亲正坐在窗口抽烟。天还未亮。黑暗中,烟蒂一亮一亮地照着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愁郁的面孔。
  雨似乎停了,偶尔有几声叮咚水声,大概是岸边的柳树受了风吹,把积在叶子上的雨珠抖落到河里去了。
  第二天,父亲带着桑桑回家了。
  路过邱二妈家门口时,邱二妈问:“校长,桑桑得的什么病?”
  桑乔竟然克制不住地在喉咙里呜咽起来。
  邱二妈站在门口,不再言语,默默地看着桑桑。
  桑桑还是那样跟着父亲,一直走回家中。
  母亲似乎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什么,拉过桑桑,给他用热水洗着脸,洗着手。
  桑乔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老师们都过来了。但谁也没有向桑乔问桑桑究竟得了什么病。
  篮球场上传来了阿恕们的喊声:“桑桑,来打篮球!”
  蒋一轮说:“桑桑,他们叫你打篮球去呢。”
  桑桑走出了院子。桑桑本来是想打一会篮球的。但走到小桥头,突然地不想打了,就又走了回来。当他快走到院门口时,他听见了母亲的压抑不住的哭声。那哭声让人想到天要塌下来了。
  柳柳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那样哭,直觉得母亲哭总是有道理的,也就跟着哭。
  邱二妈以及老师们都在劝着母亲:“师娘师娘,别这么哭,别这么哭,别让桑桑听见了…”
  桑桑没有进院子。他走到了池塘边,坐在塘边的凳子上,呆呆地看着池塘里几条在水面上游动着的只有寸把长的极其瘦弱的小鱼。他想哭一哭,但心中似乎又没有什么伤感的东西。他隐隐地觉得,他给全家,甚至给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带來了紧张、恐慌与悲伤。他知道,事情是十分严重的。然而,在此刻他却就是无法伤心起来。
  他觉得有一个人朝他走来了。他用两只细长的胳膊支撑在凳子上,转过头去看。他见到了温幼菊。
  温幼菊走到了他跟前,把一只薄而柔软的手轻轻放在他的肩上:“桑桑,晚上来找我一下好吗?”
  桑桑点点头。他去看自己的脚尖,但脚尖渐渐地模糊了起来。
  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是蒋一轮,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
  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她拉得一手好胡琴。琴上奏得最好的又是那曲《二泉映月》。夏末初秋的夜晚,天上月牙一弯,她坐在荷塘边上,拉着这首曲子,使不懂音乐的乡下人,也在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悲愁。桑桑的胡琴就是温幼菊教会的。
  在桑桑看来,温幼菊最让人着的还不仅仅在于她会唱歌,会拉胡琴,更在于她一年四季总守着她的药罐子。他喜欢看她熬药,看她喝药,看她一副弱不风的样子。温幼菊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出现,总是那副样子。她自己似乎也很喜欢自己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使她感到自己很温馨,也很有人情。
  因为她的房间一年四季总飘逸着发苦的药香,蒋一轮就在她的门上挂了一小块木牌,那上面写了两个字:药寮。
  桑桑不懂“寮”是什么意思,蒋一轮就告诉他:“寮就是小屋。”
其他文献
★鸟儿有一个温馨的家,鱼儿有一个幸福的家,花儿有一个美丽的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在家,我可以敞开心扉和少年时的伙伴畅聊,也可以向父母倾诉心中烦事,还可以静下心来重温往事。  ★当全世界的人都在笑你时,家人不会;当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你时,家人不会。家就是家,它只会收留你,只会包容你。  ★和谐温馨的家庭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夫妻恩爱,母子情深,父子情重,小敬老,老爱小,尊老爱幼,相互关爱,工作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
摘 要: 苏州太湖之滨的邓尉梅花闻名遐迩。明清时期,文人雅士探梅咏梅诗文甚多。每当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周边方圆几十里梅花连绵不断,倾吐清雅的淡香。人们踏青赏梅,陶醉不已。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曾登吾家山探梅。一眼望去,白梅如雪茫茫如海,无边无垠,暗香浮动,一派香国雪海的极盛景象。巡抚大臣不禁触景生情,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为邓尉梅景做出一个绝妙的广告,传播至今,成为佳话。  关键词:邓尉
摘 要:十七大报告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号召下,大学文化建设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学院作为大学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学院文化与内在精神风向标的作用已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问题。学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学院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培育,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作用,激发全
大刀VS刺刀    大刀在抗战中的主要对手是日军的刺刀。在观看了各种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因为影视剧中很难再现比较真实的大刀与刺刀对拼的场面。例如电影《七七事变》中,有一段赵登禹师长与部下对练,最后用大刀将部下的步枪一劈两半的情节,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那支步枪根本没有刺刀,持枪者也没有任何拼刺的动作,只是将步枪当作棍棒来抵挡大刀的进攻,迅
教师是一种需要“沉与静”的职业,当今世界,名利追求的浮躁、物欲横流的刺激、职业审美的疲劳致使许多老师的“心”无法“下沉”;名目繁多的检查、流于形式的活动、形象工程的作秀致使老师的“神”无法“凝聚”。我对目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几点误区,或者说是“无效课堂教学的表象”做了初步总结。  一、基础知识训练不够扎实到位,而是蜻蜓点水:(虚)  1.不范读(放录音)、不板书  具体表现为:屏幕上显示板书而
受各种因素影响,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不想学。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翻转课堂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笔者以《诫子书》为例谈谈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文言文翻转教学。  微课程教学法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诫子书》是有一定难度的。究其原因,一是文言语句的翻译,二是文章结构和人文内涵。
没人注意到5岁女孩悠悠从哪天开始不那么爱笑了。一丁点小事也会让她发火、尖叫或是歇斯底里地大哭。直到最近,她几次把刚吃下的饭吐了出来,成天说“头晕、天旋地转”,大人们才意识到,这孩子可能是生病了。  生了二宝刚出月子没多久的悠悠妈,不得不带着“问题大宝”悠悠四处求医。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检查后,母女俩最终站在了天津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面前,悠悠被确诊患有轻度“同胞竞争障碍”。  “近几年二孩家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讲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语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文化和习俗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不同形态的特
RP9手枪是雷明顿公司推出的一款采用聚合物套筒座的9mm口径轻型手枪。由于9mm口径手枪市场的用户保有量较大,市场饱和度也偏高。所以自推向市場以来一直预冷。RP45手枪是雷明顿公司在RP9手枪基础上最新衍生出的一款0.45英寸口径手枪,期望能够以此打开市场。新的RP45手枪在U形缺口式照门和片状准心上增设了氚光管,以便于夜间瞄准。套筒前后方设有较宽的防滑槽,外露的抽壳钩设计得较长。抽壳钩兼作膛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