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妮:宁可跌宕一生,不愿安稳一世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bo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智若愚、无欲则刚——这是朋友对闫妮的形容,她至今没搞清这些词为什么会用在自己身上。她说她像草,很皮实,很顽强。
  闫妮比大多数同龄女人活得更自我。
  


  风情万种的“佟掌柜”,即便与生活短兵相接过,身上依然可见少女的特质——不是那种刻意的卖萌、撒娇,而是谈及爱情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闫妮在离婚后经历过一场相差9岁的姐弟戀,但两人终究相忘于江湖。作为演员,她时常会恍惚:哪些是戏,哪些又是真的生活?
  和花相比更像草
  3月里有闫妮的生日。每年生日,她都会在贴吧和粉丝聊天,她称他们“我的娃”,粉丝亲切地叫她闫大美。“世上女子千千万,唯有闫妮最好看”——这几乎成了粉丝之间的一句暗号。
  但闫妮从不认为自己美。她操着陕西方言模仿母亲的话:“闫妮,你奏四(就是)个一般人嘛!”不自信是她给自己贴的标签。“我妈成天说:‘你不要再拍戏了’你挣的钱也够花了。’我这样一个一般的人,能拍这么多戏,认识这么多人,已经圆满了。”
  闫妮说话轻轻柔柔,看起来已经不是《武林外传》刚火时那个手足无措的佟掌柜——据说当年因为不知该在采访时说些什么,她常向周围人求助,朋友俞白眉、尚敬、周小斌都曾是她的“军师”。
  《生活启示录》的编剧王丽萍曾说,闫妮是个男人很喜欢、女人又不嫉妒的人。
  


  她的思绪常常飘忽——这符合朋友们对她的共识:迷糊、不在状态,是闫妮惯常的状态。郭达评价她:“人家丢三落四,她丢五落八。”多年前,郭达带还未出名的闫妮“走穴”,住的旅馆能看到海。郭达找闫妮串门,感慨海景。闫妮一脸茫然:“大海?在哪?”尚敬则说,闫妮似乎永远比别人慢一拍。她有天很乐呵地宣布在北京买了房子,说位置特别好,就连陈丹青都在那儿买。忽然,她问尚敬:“陈丹青是干啥的?”
  有段时间,闫妮常出现在时尚媒体的穿衣失败案例中。一次,她穿着红衣蓝裤绿鞋出街,被狗仔偷拍。她倒也坦然:“只有具有少女情怀的人才能这样穿。”朋友说,她能在一堆衣服里准确挑出最不靠谱的一件。多年前,王学圻就担心过闫妮的衣品。作为空政话剧团演出队队长,他和闫妮有过一次深谈:“团里牛莉有牛莉的风格,杨青有杨青的风格,唯独你,风格最乱。和牛莉上街,买的衣服就像牛莉;跟杨青上街,风格就跟着杨青走。”闫妮对此比较乐观:“没有风格大概就是我的风格。”
  老搭档沙溢最优心的是她的方向感。每次见面,闫妮都问他家住哪儿。“次次都告诉她,但她没一次记得住。”沙溢约闫妮吃饭,等一小时是家常便饭,不是她不守时,是她永远找不到路。“她能绕着转十圈,就是看不见这栋楼。”闫妮开车,对导航仪言听计从,说对了她就表扬它“谢谢哥们儿”,说错了,她会和它吵架:“你怎么又胡说呢?失恋了,还是心情不好?”
  闫妮的迷糊劲拍戏时也偶尔发作。俞白眉有一次被她气得险些吐血:拍《房前屋后》时,作为编剧的他为了让闫妮更好地理解其中一场戏,建议她读《我们仨》,从杨绛对钱钟书的追忆中寻找启发。事后,俞白眉在电视上看到闫妮对他表示感激:“本来我对这场戏不大理解,后来编剧和我说,他是抄《我们仨》的,我就理解了。”
  助理同样对她哭笑不得。“妮姐有次和友人聚餐,第二天早上一脸兴奋地说:‘昨天我去的那家店特别好吃,我还特地拍了餐厅的名字。’言毕,她掏出手机念道:‘新品上市。这家店的名字叫新品上市。’”助理觉得名字略怪异,把照片拿来一看,原来是菜品图片包围着四个大字:新品上市。还有一次,闫妮去按摩,店家送了一盒产品。回到家,她迫不及待用它敷了面膜,几天下来,脸上冒出不少疙瘩,眉毛似乎也浓密了些。后来她终于恍然大悟:店家送的是一罐发膜。
  比她“理性太多”的女儿也常常对她“无语”。某年母亲节,只会做西红柿炒蛋的闫妮决定扮演精通厨艺的好妈妈,买来速冻水饺对女儿说:“你就假装这个饺子是我包的。等饺子上桌,我请你出来吃哟。”女儿在美国读书期间,有一天发信息给她,说觉得打橄榄球的人特别帅。闫妮回:“打橄榄球的时候,就是拿着一根棒子挥。”女儿答:“妈,你说的是棒球……”
  朋友们觉得闫妮的迷糊是“大智若愚”。她也没搞清这个词为什么用在自己身上。演过牛鲜花、王大花的闫妮,对自己的评价是,和花相比,她更像草。“花会开,也会败,草可以任人践踏,但永远都朝着阳光,春风吹又生,很顽强也很皮实。”
  得到还是失去
  闫妮的皮实,更多是被生活打磨出来的。
  1994年,她进入空政话剧团。第一部话剧演刚露面就牺牲的女兵,在台上大吼一声“红军二班”,随后狠狠将自己摔在地上。
  此后,经历了十年到处找戏拍的龙套岁月,期间她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坐地铁拿照片到各个剧组试戏。“每次我都和导演说,很想演这个戏,至于你用不用我,我也不强求。”那十年,她最爱看的电影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在《霸王别姬》中,她给巩俐当过群演,镜头最终被剪掉。多年后,在电影《归来》中和巩俐对戏,闫妮忽然觉得,人生很奇妙。
  成名后,她依旧对喜欢的角色努力争取——演《北风那个吹》就是她向导演毛遂自荐:“牛鲜花就是我,别人都演不过我的!”
  成名前虽然常常无戏可拍,闫妮每天还都是兴高采烈。朋友说她身上有种不慌不忙的坚强,导演陈嘉上后来说她无欲则刚。直到现在,闫妮给影迷签名,还会签上“乐观”两个字。
  

  能够遇到《武林外传》,离不开尚敬的“赏识”,但闫妮的贵人还有很多。话剧团时期的同事周小斌就是其中一个。
  2000年,话剧团筹拍电影《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周小斌觉得闫妮最适合演巧巧一角,建议她有事没事就在单位转转,增加与领导“不期而遇”的几率。但闫妮一个领导也没撞见,问周小斌怎么办,周答:“那就自己找上门。”
  闫妮敲开领导的门:“周小斌说我特别适合演《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领导答:“把周小斌叫来谈谈。”
  最终,闫妮如愿以偿,这是她人生中出演的第一個女主角。“那个戏拍了十几天,周小斌每天都站在我门口,一掀门帘说‘闫妮你演得贼牛逼’,不等我回答,放下帘子就走。”闫妮至今感激他的鼓励。
  后来,尚敬筹备情景喜剧《健康快车》,周小斌再次推荐闫妮。但尚敬觉得,小护士闫文秀应当更漂亮些。周小斌和洪剑涛在旁边一唱一和敲边鼓——“闫妮就挺漂亮啊。”“对,看时间长了就好看了。”
  有一天,尚敬在楼下碰见闫妮。问她:“最近干吗呢?”“没人理。”闫妮答。“那你过来拍戏吧,明天就来。”就这样,闫妮成了《健康快车》中操着陕西话的闫文秀。正是这部戏让尚敬对闫妮有了认可,也就有了之后《武林外传》的合作。
  当尚敬带着《武林外传》的剧本找到闫妮,她只问了一句:“是主角吗?”他说:“是,你演一个老板娘。”闫妮心想,主角就行,管他什么娘。一开始,剧本只出了几回,闫妮其实没看懂,“我说这个角色到底是啥,导演还爱急”。她一度焦虑到要靠安眠药入睡。“好在拍到14集时,大家终于踩到点上了。”
  拍完看成片,看着荧屏上的自己,闫妮自称“不忍目睹”。此后《三枪拍案惊奇》《画壁》《开心魔法》《大魔术师》等一部部电影上映时,她总会说“献丑了”。“即便现在,我看自己的作品仍会有往后撤的想法,看完很长时间不愿意讲话,如坐针毡。”
  《武林外传》让闫妮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红”。走到各地,遇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让闫妮受宠若惊。在话剧团门口,她还遇到过一个苦等她的女学生,女孩唱了一首写给她的歌。两个人站在路上,身边人潮汹涌,车来车往。女孩清唱着:“你像咖啡,你像冰淇淋……”清澈的声音带给闫妮无限遐想:“唱得特别好听。”
  她开始片约不断,但因为空政话剧团军人的身份,必须优先团里的演出安排,有时照旧跑龙套。虽然团里片酬不高,有时甚至只是两箱葡萄,闫妮还是觉得,大家哪怕只是举个旗子、杆子跑来跑去,都异常欢快。“那时我们都简单纯粹。”现在,闫妮也会回团里帮忙串戏。最近一次回去,团长说:“现在你也不怎么缺钱,我们也没有钱,就把你进团后演的所有戏做成了一本影集。”闫妮看着那些相片,差点哭出来。
  从走红到现在,闫妮觉得,自己好像被推上了一辆车,“每天都很忙,下车后再上另一辆,在不同的车上,扮演不同人。一直停不下来”。前些天,她去看胡歌的话剧,“他休息了一年,再看他的表演,刮目相看。所以有时候,得到还是失去,只有你自己清楚。”
  躲在角色的面具后
  闫妮和胡歌合作过电视剧《生活启示录》,演一对姐弟恋人。某次接受采访时,胡歌戏言:“当闫妮吻了我,就把我带入了真实的戏剧世界,我很感谢她。”
  


  观众看到的是闫妮《武林外传》后的一夜爆红,而合作过的演员、导演,看到的是她对表演的那股“拙”劲。
  《生活启示录》有一场戏,原本导演给两人都安排了替身,但实拍时,胡歌大步一迈跳过天台,闫妮二话不说跟着跳。拍完一遍嫌不够好,俩人又“唰”一下跳过去。制片人在楼下看得心惊肉跳,冲着闫妮大喊:“你不要跳,不要跳,很危险。”
  老乡张嘉译领教的是闫妮的“死缠烂打”——无论拍哪部戏,闫妮做得最多的两件事,一是反复看剧本,二是反复思考。“我必须要把它想明白,要相信它的真实,我才能全身心投入。”真实而准确,多变而传神,这是尚敬当初教给佟掌柜的,也成了闫妮多年来坚持的表演准则。
  合作《一仆二主》时,张嘉译每天早上还没醒,就能接到闫妮的电话,主题只有一个:讨论剧本。张嘉译一度崩溃:“闫妮,咱天天剧本剧本,戏还拍不拍?”同时崩溃的还有导演刘进,他不止一次被闫妮拉入讨论。他甚至和闫妮说:“你也是个大腕,是个明星,能不能注意点涵养?一谈剧本,脖子上青筋都蹦出来了。”
  “当初他们可能都挺烦我。”但不打不相识,闫妮和张嘉译现在是特别好的朋友。合作过的导演,也都对她的表演认可。拍《三枪拍案惊奇》时,张艺谋说:“闫妮一口气拍了17遍哭戏。一般演员哭个两三遍没问题,哭到六七遍的时候有哭的心没哭的泪,要借助眼药水。可闫妮就跟水管子一样,眼泪哗啦啦不停流,化妆师在一旁没事干。她是我从影以来见过的最能哭的女演员。”
  生活中常常不在状态的闫妮,在戏里却能迸发出某种奇妙力量,如同打开了某个开关。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会‘啪’地到一个顶点”,有很多自己都想不到的状态出现。
  所以闫妮喜欢演戏,但她害怕参加真人秀。没有剧本,不能躲在角色后面,她觉得胆怯、不自由。一个导演,看过她很多戏,觉得她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包括自己的情感,都在戏里表达了。“你说戏是真的,还是生活是真的?”闫妮从没有把戏当成工作,“戏也许就是我的生活”。
  在风雨中搏激流
  不喜欢真人秀的闫妮,却在2013年参与了跳水节目《星跳水立方》。以一种自认最傻的姿势跳进水里。跳下的一刻,她似乎是恍惚的,感觉一秒钟被慢慢拉长。那时,她正经历现实中那段姐弟恋情的无疾而终。她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帮自己从某种情绪中走出来。“站在跳台上,迈一步,忽,下去了。”闫妮找的就是这种感觉,“进水的那一刻,该如何对待水,是被它拍打得更厉害,还是和它最终融合?”   2016年拍《美容针》,女主角遭遇情伤时独自蹦极的情节,让闫妮想到三年前跳水的自己。“我特别明白编剧讲的这种情绪。就是即便我死了,我也要迈一步,走出去。”
  闫妮对爱人的定义是:他在精神上能引领我,我内心又非常崇拜他;我们的愉悦在于精神需求的一致。恋爱时,她曾和男友拿着望远镜,缩在角落,透过家里的窗户看外面的世界,静静体会时光一寸一寸地过。“你是演员,别人每天都看着你,有一天,你也能躲起来把一些东西放大去看,很不一样,很好玩。”
  当初男友带她听Rod Stewart,“后来我们不在一起了,到美国,我去看了Rod的演唱会,激动感慨,发了朋友圈。他回复:‘哎呀,我怎么没看上。’但我们这样的人,都不会有意识地经营感情,凭感觉,人生就走到了一个弯路”。
  此前,在2011年,闫妮才将自己已于2004年离婚的消息公布于众,令关于她婚姻的种种传闻告一段落。在那7年间,面对猜测,闫妮对婚姻问题始终避而不谈。后来,说到为何那么多年才回应,她说要考虑双方父母,“人家不是做这行的,面对公众时话语权不对等,怕给别人带来一些不便或伤害”。
  拍《武林外传》时,她白天是嬉笑怒骂的佟掌柜,与老白谈着甜腻的恋爱;夜晚,孤零零在房间里感受失意。“在你最痛苦时,老天爷让你去演喜剧。”7岁的女儿偶尔会来探班,每次女儿离去,闫妮就会更难过。这种双重感受,让闫妮体会出没有大悲何来大喜。
  最艰难的时候,朋友给了她温暖。闫妮调侃说自己已经满城风雨了。朋友说:“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闫妮答:“那我就在风雨中搏激流。”
  如今,最常和她聚在一起的是耿乐和李樯。三个人以耿乐家为根据地。每次不喝到凌晨,谁都不舍得离开。耿乐信佛,会开解别人的困惑,这是自认精神很游荡的闫妮喜欢和他在一起的原因。有时闫妮发条朋友圈:“没有人来,没有人走,没有任何事发生。”耿乐立刻问:“妮儿,最近怎么了,有这么深的感悟?”
  闫妮总想演一部李樯编剧的电影,李樯听罢,带着她买了3000块钱的电影光碟,让她先好好学习。闫妮照着李樯列出的片单又买一份,送给耿乐。告诉他:“乐儿,李樯嫌咱俩没文化。”
  第一次读李樯的剧本《黄金时代》,闫妮说:“我太喜欢丁玲了。”李樯回:“你是宁可像她一样跌宕一生,也不想像冰心那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闫妮点头。
  从《武林外传》至今,她觉得,自己这十余年过得也算跌宕。“快乐与傷感,所有东西都起伏不定。2004年前,你是有家庭的。当你变成一个人,会觉得无处靠岸。”
  总为粉丝签上“乐观”二字的闫妮,其实内心常感孤独。“我也可以和大家闹啊,玩啊,可是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灵魂在哪儿,身在何处。”每到那时,闫妮听卡朋特的《化装舞会》都觉得心有戚戚:“在这孤独的游戏里,你是否真正找到了快乐?”
  女儿偶尔会问:“妈,你快乐吗?只要你快乐,就行了。”闫妮有天和女儿说:“妈找了个算命的,说我老了会有个伴,你就放心吧。”
  这些年来,闫妮常会做一个相同的梦。梦里她回到过去,生活一如往昔。梦醒,却已恍如昨天。
  她常会强迫自己不要多想。“想太多,就总会重复做这个梦”,她觉得,这个梦不好。因为,醒了只会更感伤。
  (李梅荐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篮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姚明成为了新一届篮协主席。关于中国篮球到底谁是领头羊,一年多了终于尘埃落定。根据最新版《中国篮协章程》规定,新一届的中国篮协主席,对篮协拥有绝对的决策权、领导权,以及人事任命权。  或许有人觉得,姚明当篮协主席难道不是特别顺理成章的事情么?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篮球的问题从来不只是篮球的问题,篮球只是体育的一角;体育的问题也不只是体育的问题,体育只是大社会的
期刊
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通过了“性短信”入刑的提案,即通过刑法加以规定,在社交网络中擅自传播他人隐私影像将受到法律制裁。在旧有的刑法中,涉及性短信的条款主要针对的是色情图像,而性短信的影像并不是直接与色情有关——这导致实践中法官动用这些现有条款时并不得心应手,新法的施行将促进司法实践。  “性短信”入刑是瑞士为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进一步举措——此前瑞士在欧盟的要求下将已经使用20年的“数据保护法”进行了
期刊
《印度时报》3月13日报道,在印度西南部卡纳恰克邦北部的赖久尔区,30岁的孕妇叶拉玛倒在了曼维城的一个十字路口边,并有早产迹象。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个坐在不远处的年老的女性乞讨者帮助了她,为她接生。最终叶拉玛诞下一名女婴,且母女平安。叶拉玛和新生儿随后被转移到了曼维城政府医院。据报道,人群散开后,帮忙接生的女乞丐也走了。  目击者巴拉塔说:“这些人也许并不富有,但他们非常热心和慷慨。现在这年头,一个
期刊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华裔人口比率逐年下降,太平北霹雳古冈州会馆自多年前开始,都会在新春大团拜时派发“添丁发财奖励红包”,鼓励乡亲多生育。  今年,该会在大团拜时规定,凡在2016年期间生育第4胎者,获赠送“添丁发财奖励红包”128令吉,生育第5胎者,红包加额至188令吉。  會长黄振福鼓励资本雄厚的华裔大集团或大企业,能拨款鼓励华裔多生育,例如,凡生三四胎者,生产后的前6个月,每月获
期刊
早在1994年,瑞典就推出了交通“零伤亡愿景”计划,力争在2020年以前实现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率和零重伤率。去年,瑞典通过“零伤亡愿景”计划使得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64人,创历史新低,平均每10万辆机动车死亡人数仅为6人。  “零伤亡愿景”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实施,首先在于各项政策的设计符合逻辑。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作为成熟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容错率”,在规则
期刊
用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写牛逼到爆的小说,当然也有可能啥也没做。他玩的就是心跳,因为他是王朔!    圈里人管王朔叫朔爷,在朔爷嘴里,牛逼是个通用词。小说写得好叫牛逼,电影拍得好也叫牛逼。姑娘盘子漂亮也叫牛逼,范儿正!  错了就是错了  1958年秋天,王朔出生在南京。两年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到北京部队大院。那个地方叫:复兴路29号的总参军训部大院。北京人都叫这些部队大院的孩子为大
期刊
谁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带领香港再现“东方之珠”的荣光?答案是林郑月娥。她的形象,用香港社会的评价,只需两个粤语词汇便足以概括:“硬净”和“好打得”。一个指的是她够坚强、有原则,一个指的是她敢担当、能任事。    “二号候选人林郑月娥女士,在这次选举当中取得超过六百张有效票……我现在宣布,林郑月娥女士当选。”  这是2017年3月26日,香港会展中心的中央点票站。透过扩音器和环绕音响,选举主任朱芬龄
期刊
袁硕,网名“河森堡”,是知乎和微博上的“网红”,又在综艺节目《一站到底》上成为“格斗型男”。但作为国家博物馆“编外”讲解员,他坦言“压抑得太久了”。    “今天的人算比较少的了”,国家博物馆社会宣传部讲解员袁硕,带着记者穿过由保安、武警和铁马组成的屏障,走进国博北面的一道小门,经过高悬《愚公移山》石浮雕的西大厅时,小声说道。此时,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在主入口经受安全检查,长260米的南北长廊和将近3
期刊
透过隐秘的股权设计,进行利益输送,或是在佣金返点上做文章,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同时,在一些看似不引人关注的细节上,也有人动歪脑筋。  民政部门出现系统性腐败之后,有关彩票腐败的议题,又一次引发外界关注。  其实,因为彩票而落马的部级官员,远不止李立国、窦玉沛、曲淑辉这三人。去年落马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王保安,长期任职财政部,并且曾担任综合司司长,出任副部长后又是综合司的分管领导。财政部综合司主要职能之
期刊
各位男士请注意,妻子对你的影响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娶一位聪明妻子,是预防老年失智症的关键因素。  蘇格兰亚伯丁大学的心理健康教授劳伦斯·沃利在研究中将同卵双胞胎作为观察对象,發现聪明的女性会为配偶带来智力刺激,从而让后者活得更久,同时不容易患上老年痴呆或其他失智症。  事实上,我们常提到的脑力游戏、读书等方式,都是在通过脑力刺激预防失忆,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那也就不难理解这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