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综合素养“三个一”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写景状物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某一个事物细致深入的描写,适应的对象是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这样说,写景状物是看图写作的延伸,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低段;语文;写景状物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景状物片段描写是小学低段训练最多的写话题材,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好学生把这一类作文写好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明白写什么
每一次写作文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头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写作的源泉,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均源于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生活。生活无处不飞花。对学生来说,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各具风姿;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奥妙无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魅力无限。变幻莫测的自然万物,永远使孩子们感到新奇,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写景状物写话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低年级的写景包括春夏秋冬四景,学生在生活中游览过的风景名胜,或者田野、山坡、果园、小河、池塘|……还有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处的自然景象,以及生活中某一处具有美感的小景;低年级的状物包括学生手中的文具、玩具、动物、植物、水果、生活用品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信手拈来的题材,只要帮助学生留心观察细心品味就能选取写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只有面向生活,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做起文章来,内容才会充实,语言才会生动。
二、情境激趣,积累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也是如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至身于所要描写的景物中,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所要描写的景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对所要描写的景物作初步的简要的口头描述。其次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学过的有关写景的好词佳句,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要描写的景物可以用这些语言来形容,也不难嘛,从而降低难度,减轻畏难情绪。最后让学生选取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语言为下一步的说话写话作思想准备。
三、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写景状物离不开对事物仔细地观察。也可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前提。那么观察事物的什么呢?由于写景状物的写作对象是事物,要对事物进行描写就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那么什么是特征呢?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要写好写景状物文,抓住特征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抓住事物的特征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事物的特征,例如: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描写,所抓住的表现具体事物的特点越多,特点就越明显,越突出,写出的景物越有特色。当然,在写景物时,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描写方法。并不是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主要让孩子学会用眼睛观察景物的颜色形状,通过想象感受景物的动态美,达到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例如:在描写秋天的郊外时主要让学生抓住天空、白云、大雁、山、小河、树叶、菊花等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写出景物的美感。
四、反复斟酌,确定顺序
在写作当中仅知道写作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写作顺序,那么,在写景状物文中有哪些顺序呢?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例如:《观潮》这篇课文,在描写大潮时采用了时间顺序,潮来前:风平浪静;潮来时:声如闷雷,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不同景象的描写突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空间顺序:包括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
五、口头作文,降低难度
课堂上让学生将观察所得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出来,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让学生借用学过的好词好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善于运用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能把简略的事物详细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例如:在描写秋天的天空的时候,学生对“天空很蓝,蓝得就像一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很感兴趣,一会儿就被他们接受并用在自己的写话中了。在描写远处的山的时候,他们先是沉默,观察思考之后他们说山像海浪一样,一道一道的。山像一条大蟒蛇。山像一条长龙。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就体会到了创造语言的乐趣,而这就是写话的创作过程。
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不仅能增加学生对写景状物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的熟悉,而且也能够锤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华.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
[2]王晋先.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6(02).
关键词:低段;语文;写景状物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景状物片段描写是小学低段训练最多的写话题材,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好学生把这一类作文写好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明白写什么
每一次写作文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头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写作的源泉,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均源于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生活。生活无处不飞花。对学生来说,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各具风姿;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奥妙无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魅力无限。变幻莫测的自然万物,永远使孩子们感到新奇,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写景状物写话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低年级的写景包括春夏秋冬四景,学生在生活中游览过的风景名胜,或者田野、山坡、果园、小河、池塘|……还有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处的自然景象,以及生活中某一处具有美感的小景;低年级的状物包括学生手中的文具、玩具、动物、植物、水果、生活用品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信手拈来的题材,只要帮助学生留心观察细心品味就能选取写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只有面向生活,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做起文章来,内容才会充实,语言才会生动。
二、情境激趣,积累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也是如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至身于所要描写的景物中,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所要描写的景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对所要描写的景物作初步的简要的口头描述。其次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学过的有关写景的好词佳句,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要描写的景物可以用这些语言来形容,也不难嘛,从而降低难度,减轻畏难情绪。最后让学生选取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语言为下一步的说话写话作思想准备。
三、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写景状物离不开对事物仔细地观察。也可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前提。那么观察事物的什么呢?由于写景状物的写作对象是事物,要对事物进行描写就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那么什么是特征呢?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要写好写景状物文,抓住特征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抓住事物的特征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事物的特征,例如: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描写,所抓住的表现具体事物的特点越多,特点就越明显,越突出,写出的景物越有特色。当然,在写景物时,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描写方法。并不是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主要让孩子学会用眼睛观察景物的颜色形状,通过想象感受景物的动态美,达到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例如:在描写秋天的郊外时主要让学生抓住天空、白云、大雁、山、小河、树叶、菊花等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写出景物的美感。
四、反复斟酌,确定顺序
在写作当中仅知道写作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写作顺序,那么,在写景状物文中有哪些顺序呢?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例如:《观潮》这篇课文,在描写大潮时采用了时间顺序,潮来前:风平浪静;潮来时:声如闷雷,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不同景象的描写突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空间顺序:包括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
五、口头作文,降低难度
课堂上让学生将观察所得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出来,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让学生借用学过的好词好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善于运用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能把简略的事物详细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例如:在描写秋天的天空的时候,学生对“天空很蓝,蓝得就像一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很感兴趣,一会儿就被他们接受并用在自己的写话中了。在描写远处的山的时候,他们先是沉默,观察思考之后他们说山像海浪一样,一道一道的。山像一条大蟒蛇。山像一条长龙。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就体会到了创造语言的乐趣,而这就是写话的创作过程。
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不仅能增加学生对写景状物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的熟悉,而且也能够锤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华.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
[2]王晋先.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