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立足现有的森林资源状况,在林业产业方面形成了3个主导产业,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典型引路、争取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全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76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位于四平北部,幅员面积525km2,林业用地面积5055.4hm2,林木覆盖率13.6%,活立木蓄积为16.4万m3。下辖辽河农场、孤家子镇、哈福鹿场、双辽种羊场、双辽农场、绿野集团等6个单位。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四平市区形成了3个主导产业。森林培育业,现已营造农防林4442hm2,退耕还林226.4 hm2,三北防护林387 hm2,草原面积8000 hm2;木材加工业,四平市区共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40余家,年创产值3500余万元,其中三元木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吉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四平市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共14400头,其中梅花鹿2400头,貉子12000头。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主要做法
2.1 行政推动
把发展林业产业工作放在林业工作的突出位置,经常向四平市区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把领导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林业产业上来。在四平市区里和林业局内部召开的各种会议上,都着力强调林业产业工作,统一四平市区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2.2 政策扶持
对发展林业产业的企业和经营业户,区分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扶持。对重点木材加工企业,采取采伐指标倾斜的办法,支持企业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对重点野生动物养殖业户,采取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扶持,提升产品质量。在造林绿化工作中,着力强调选择优势品种和造林质量,既要生态效益,又要经济效益。
2.3 典型引路
他们经常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和林业企业的负责同志到林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发展经验。近年来,先后4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木材深加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四平市区的林业产业实际,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2.4 争取支持
他们深知,四平市区的林业规模小、效益低,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起点低,难度大。四平市区领导和林业局的负责同志从抓外援入手,积极向上级主管争取林业产业项目和政策,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为林业产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存在问题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四平市区林业产业中,缺少龙头企业,示范作用不强,林产品加工转化效率低,没有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林木采伐指标及使用规定不灵活、不合理、不及时,不利于林业产业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林业生产经营。
市場体系不完善,配套功能跟不上,林业实用技术、产业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并且企业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影响了林产品的流通。
政策扶持力度小,科技支撑力不强:政策方面,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科技方面,试验示范基地及林产品新技术显示度不够,示范作用不大。林业科技普及覆盖面不广,林农科技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只建不管、不会管、不想管等现象,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4 解决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他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省级龙头企业-三元木业有限公司,将继续在采伐指标、扩大规模、开发新品种和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扶持,将其建成四平市区林业产业的支柱企业。在“十三五”时期,争取再培育1~2户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科技、产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提升林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深入分析和挖掘四平市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尽快把林业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壮大原有产业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抓好生态草产业开发、林木种苗产业开发和特色养殖业开发,不断增加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条,壮大整体经济实力。
加快建立产业组织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四平市区林业产业协会。加强对其他民间林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鼓励建立各类林业协会、合作社等林业民间组织,进一步发挥好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作用。
虽然该区的林业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林业产业发达县市相比,与四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为四平市林业经济的崛起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本区乃至四平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76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位于四平北部,幅员面积525km2,林业用地面积5055.4hm2,林木覆盖率13.6%,活立木蓄积为16.4万m3。下辖辽河农场、孤家子镇、哈福鹿场、双辽种羊场、双辽农场、绿野集团等6个单位。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四平市区形成了3个主导产业。森林培育业,现已营造农防林4442hm2,退耕还林226.4 hm2,三北防护林387 hm2,草原面积8000 hm2;木材加工业,四平市区共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40余家,年创产值3500余万元,其中三元木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吉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四平市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共14400头,其中梅花鹿2400头,貉子12000头。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主要做法
2.1 行政推动
把发展林业产业工作放在林业工作的突出位置,经常向四平市区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把领导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林业产业上来。在四平市区里和林业局内部召开的各种会议上,都着力强调林业产业工作,统一四平市区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2.2 政策扶持
对发展林业产业的企业和经营业户,区分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扶持。对重点木材加工企业,采取采伐指标倾斜的办法,支持企业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对重点野生动物养殖业户,采取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扶持,提升产品质量。在造林绿化工作中,着力强调选择优势品种和造林质量,既要生态效益,又要经济效益。
2.3 典型引路
他们经常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和林业企业的负责同志到林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发展经验。近年来,先后4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木材深加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四平市区的林业产业实际,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2.4 争取支持
他们深知,四平市区的林业规模小、效益低,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起点低,难度大。四平市区领导和林业局的负责同志从抓外援入手,积极向上级主管争取林业产业项目和政策,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为林业产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存在问题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四平市区林业产业中,缺少龙头企业,示范作用不强,林产品加工转化效率低,没有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林木采伐指标及使用规定不灵活、不合理、不及时,不利于林业产业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林业生产经营。
市場体系不完善,配套功能跟不上,林业实用技术、产业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并且企业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影响了林产品的流通。
政策扶持力度小,科技支撑力不强:政策方面,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科技方面,试验示范基地及林产品新技术显示度不够,示范作用不大。林业科技普及覆盖面不广,林农科技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只建不管、不会管、不想管等现象,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4 解决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他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省级龙头企业-三元木业有限公司,将继续在采伐指标、扩大规模、开发新品种和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扶持,将其建成四平市区林业产业的支柱企业。在“十三五”时期,争取再培育1~2户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科技、产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提升林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深入分析和挖掘四平市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尽快把林业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壮大原有产业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抓好生态草产业开发、林木种苗产业开发和特色养殖业开发,不断增加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条,壮大整体经济实力。
加快建立产业组织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四平市区林业产业协会。加强对其他民间林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鼓励建立各类林业协会、合作社等林业民间组织,进一步发挥好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作用。
虽然该区的林业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林业产业发达县市相比,与四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为四平市林业经济的崛起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本区乃至四平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