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海位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全长1932千米,最宽处306千米,面积4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558米,最深处3050米。它的西北端经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沟通,东南端经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及印度洋相连。
有人说:“红海是亚洲和非洲大陆夹窝里的海洋。”
说得不错,它就是在亚洲和非洲大陆的夹窝里诞生的。和别的海洋相比,它年轻得多,只有大约三百万年的历史。它的西边高高耸起埃塞俄比亚高原,铺开孕育古代文明的埃及平原,曾经演绎过从猿到人的古人类发展的图谱。在埃及平原上发现的埃及猿化石,生活在二千八百多万年前,可能是人和猿共同的祖先。在埃塞俄比亚找到的南方古猿化石,也有好几百万年的历史。不远处东非的奥尔都维峡谷里,出现了两三百万年前的直立人,走出了人类古老的黑妈妈“露西少女”。这些人类的老祖宗生存的时候,今天的红海在什么地方?没准儿只是一个低洼的山谷,一串大大小小的湖泊。说它是一个幼年的海,一点儿也不委屈它。
红海怎么会生成?
首先得要看清楚一条巨大的断裂带。它北起约旦河谷,经过红海,直到拥有成串排列的大小湖群的东非大裂谷。在整个断裂带里,红海只不过是中间的一段而已。
红海是地球表面的一道伤疤。
仅仅就这个巨大的大裂谷的中段——红海本身来看,它的地质构造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因为基本上只是一条断裂带,沿着它的中轴线南北伸展,所以生成了直筒的形状。在人工没有凿开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只是一条死胡同。
说它复杂,因为在它的北端,西奈半岛附近,断裂带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预伏了未来沿着两条断裂进一步破裂的可能性。
再仔细看,它的“槽中有槽”。不仅海底崎岖不平,还有许多次一级的断裂,生成许多可见的裂缝和不可见的裂缝,为进一步破裂埋伏了隐约的危机。
红海到底是怎么生成的?
这是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两个板块各自东西漂移,彼此分离的结果。大约在2000万年前,红海断裂首先在北部出现。距今300万~400万年前,今天红海的中轴地壳断裂张开,滔滔海水顺着裂开的缝隙涌流进来,出现了北部的亚喀巴湾和南部海区。
紧接着,海底继续扩张,裂谷不断拓宽。在红海中轴线附近新生的大洋地壳不断扩大范围。受到它的挤压,两边古老的地壳不断向两侧推移。
这样说,有证据吗?
当然有啰。海洋地质学家沿着红海的一条海底横剖面,采集岩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十分清楚。从海底中轴线向两边推移,岩石的年龄也逐渐增大,从300万年增加到2000万年左右。这个岩石年龄横向变化的现象,岂不极其明确表明了红海海底不断向两边扩张的事实吗?
红海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大洋。科学家注意到,直到今天为止,红海还在继续不断朝两边扩张,阿拉伯半岛不断向亚洲压挤。科学家精确测量的红海扩张速率,大约每年1~1.5厘米。
请别小看了这区区扩张速率。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估计在2500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得难以想象,成为“世界第五大洋”。那时候,由于红海扩张的结果,阿拉伯半岛将受到挤压,和伊朗连接在一起,波斯湾将会完全消亡。
是啊,红海正在悄悄扩张,两边的地壳正在慢慢分裂,很可能在不远的地质时期内,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从而改绘非洲和西亚的轮廓。目前这个过程正在缓慢而坚定不移的进行中。用地质学家们的话来说,人们有幸正在目击这个海洋的诞生过程。
不消说,未来红海发展成为新的大洋的时候,它所在的整个大裂谷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顺着红海逐渐扩张形成大洋的过程,整个大裂谷必定也会势如破竹,加速向两边裂开,演示出如下的图景:
第一步,随着红海扩大,大裂谷两端也会逐渐张开。北边的约旦河谷地和死海必定会扩大,南边切过埃塞俄比亚高原,一直连接东非湖群的裂谷也会极度张开,使湖群面积飞速增加。
第二步,在红海继续扩张的过程中,北边的约旦河和死海盆地,可能注入海水,成为红海的一个分支。南边的大裂谷也可能会浸入海水,成为红海的另一个分支。
第三步,当红海成为真正的“第五大洋”后,南北两端的裂谷也可能全部断开,使那里形成今天的红海规模的内海。
最后还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在未来的红海大洋的南北两端,大裂谷很可能完全裂开,使约旦河——死海裂谷地段以西的地方分离为一个孤立的岛屿,南边包括今天的“东非之角”大片地方逐渐和非洲大陆分裂。从一个巨大的半岛,发展成一个仅仅亚于澳大利亚的陆地。
这是胡思乱想吗?
不,这是有充分根据的科学展望。谁不信,就等着瞧吧!
有人说:“红海是亚洲和非洲大陆夹窝里的海洋。”
说得不错,它就是在亚洲和非洲大陆的夹窝里诞生的。和别的海洋相比,它年轻得多,只有大约三百万年的历史。它的西边高高耸起埃塞俄比亚高原,铺开孕育古代文明的埃及平原,曾经演绎过从猿到人的古人类发展的图谱。在埃及平原上发现的埃及猿化石,生活在二千八百多万年前,可能是人和猿共同的祖先。在埃塞俄比亚找到的南方古猿化石,也有好几百万年的历史。不远处东非的奥尔都维峡谷里,出现了两三百万年前的直立人,走出了人类古老的黑妈妈“露西少女”。这些人类的老祖宗生存的时候,今天的红海在什么地方?没准儿只是一个低洼的山谷,一串大大小小的湖泊。说它是一个幼年的海,一点儿也不委屈它。
红海怎么会生成?
首先得要看清楚一条巨大的断裂带。它北起约旦河谷,经过红海,直到拥有成串排列的大小湖群的东非大裂谷。在整个断裂带里,红海只不过是中间的一段而已。
红海是地球表面的一道伤疤。
仅仅就这个巨大的大裂谷的中段——红海本身来看,它的地质构造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因为基本上只是一条断裂带,沿着它的中轴线南北伸展,所以生成了直筒的形状。在人工没有凿开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只是一条死胡同。
说它复杂,因为在它的北端,西奈半岛附近,断裂带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预伏了未来沿着两条断裂进一步破裂的可能性。
再仔细看,它的“槽中有槽”。不仅海底崎岖不平,还有许多次一级的断裂,生成许多可见的裂缝和不可见的裂缝,为进一步破裂埋伏了隐约的危机。
红海到底是怎么生成的?
这是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两个板块各自东西漂移,彼此分离的结果。大约在2000万年前,红海断裂首先在北部出现。距今300万~400万年前,今天红海的中轴地壳断裂张开,滔滔海水顺着裂开的缝隙涌流进来,出现了北部的亚喀巴湾和南部海区。
紧接着,海底继续扩张,裂谷不断拓宽。在红海中轴线附近新生的大洋地壳不断扩大范围。受到它的挤压,两边古老的地壳不断向两侧推移。
这样说,有证据吗?
当然有啰。海洋地质学家沿着红海的一条海底横剖面,采集岩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十分清楚。从海底中轴线向两边推移,岩石的年龄也逐渐增大,从300万年增加到2000万年左右。这个岩石年龄横向变化的现象,岂不极其明确表明了红海海底不断向两边扩张的事实吗?
红海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大洋。科学家注意到,直到今天为止,红海还在继续不断朝两边扩张,阿拉伯半岛不断向亚洲压挤。科学家精确测量的红海扩张速率,大约每年1~1.5厘米。
请别小看了这区区扩张速率。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估计在2500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得难以想象,成为“世界第五大洋”。那时候,由于红海扩张的结果,阿拉伯半岛将受到挤压,和伊朗连接在一起,波斯湾将会完全消亡。
是啊,红海正在悄悄扩张,两边的地壳正在慢慢分裂,很可能在不远的地质时期内,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从而改绘非洲和西亚的轮廓。目前这个过程正在缓慢而坚定不移的进行中。用地质学家们的话来说,人们有幸正在目击这个海洋的诞生过程。
不消说,未来红海发展成为新的大洋的时候,它所在的整个大裂谷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顺着红海逐渐扩张形成大洋的过程,整个大裂谷必定也会势如破竹,加速向两边裂开,演示出如下的图景:
第一步,随着红海扩大,大裂谷两端也会逐渐张开。北边的约旦河谷地和死海必定会扩大,南边切过埃塞俄比亚高原,一直连接东非湖群的裂谷也会极度张开,使湖群面积飞速增加。
第二步,在红海继续扩张的过程中,北边的约旦河和死海盆地,可能注入海水,成为红海的一个分支。南边的大裂谷也可能会浸入海水,成为红海的另一个分支。
第三步,当红海成为真正的“第五大洋”后,南北两端的裂谷也可能全部断开,使那里形成今天的红海规模的内海。
最后还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在未来的红海大洋的南北两端,大裂谷很可能完全裂开,使约旦河——死海裂谷地段以西的地方分离为一个孤立的岛屿,南边包括今天的“东非之角”大片地方逐渐和非洲大陆分裂。从一个巨大的半岛,发展成一个仅仅亚于澳大利亚的陆地。
这是胡思乱想吗?
不,这是有充分根据的科学展望。谁不信,就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