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边远地区新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新生的学习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大学英语的授课学时相对中学减少,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新生大多自学能力比较弱,因而在学习上感到难以适应。尤其是在民族边远地区的高校中,由于地域封闭,经济与文化都不甚发达,少数民族新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发音不准、单词不会读,语法知识“欠账”很多,语言思维不协调等。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持,新生进人大学后难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导致这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抱有畏惧心理,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有些学生甚至放弃英语学习。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引导新生摆脱困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新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就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外因则表现为学习者的动机、态度以及性格等。(1)新生的学习心理不成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经过短时间的好奇和兴奋后很快就开始迷惘、困惑乃至失意,他们发现原来是老师守着学习,现在是老师上课出现,下课不见,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学习和生活。(2)新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上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民族边远地区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较落后,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就没有接受系统的英语综合能力训练。受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抬头看黑板,低头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主动思考,他们认为英语是老师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而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培养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上,老师往往是以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中学阶段学习的“惯性”作用,新生对大学教师所给予的充分自由反而不习惯,甚至认为大学教师不负责任,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新生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对人才外语水平的要求主要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针对社会的这种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实现英语学习上的过渡。
  1.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崭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明显的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摸清他们的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在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英语课时,教师就应该把本学期乃至后两年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有些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阶段的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有种恐惧心理,教师应从心理上和精神上鼓励学生,帮助他们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并迅速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学会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主动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法,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和谐的师生感情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能更好地促进新生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尤其是新生)在感情上能够信赖老师,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会更强。在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应针对新生在学习上的茫然,尽量多与学生沟通,主动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建立信赖、理解的情感人际关系。
  3.转变教学模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活动,成功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从而建立自信,能够自觉地、全方位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首先,重视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这在新生阶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新生在大学以前的学习中,主要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象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而学生意识不到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学生习惯用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看待外语文化,妨碍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的导人,可以采用“比较法”使学生发现母语和目的语在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逐步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感悟。
  其次,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在给新生上听力课之前用一定时间正音调。从音标入手,向学生介绍连读、同化、省音、弱化等语音现象,并加以训练。课堂上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口头使用英语,可以用英语与学生进行问答;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英文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还可以给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做英语对话。要求学生克服最初的困难尽量使用英语,培养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这样,既能帮助新生迅速弥补中学时期听力不足的问题,又能有助于新生克服害羞、不敢开口的习惯。
  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词典,告诉学生不同语言之间有许多不完全对应的词义关系,需要单语词典才能确切地理解一个词多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不否定“死记硬背”,尤其是大声朗读和背诵单词和课文对英语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也要告诉学生英语中的词汇并不是孤立的,还应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单词的搭配,或通过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来学习。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在写作方面,应定期定量地给学生布置作文,要求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训练学生注意基本词型、句型、段落结构和文章的模式,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尽量避免出现“汉语思维+英语句子”,不要只考虑语法,还要照顾到英语表达习惯。
  最后,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课时少,每周只有五节课,而且间隔时间长,但是课堂以外学生却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生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开端,也是整个大学阶段学生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坚持学习的关键性阶段,尤其针对民族边远地区高校的新生,如果从大学一年级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和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将对他们今后的大学英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帮助新生顺利度过不适应期,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李观仪.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J].外国语,2003.
  [2]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3]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1999.
  
  四川西昌学院外语系
其他文献
影剧院、礼堂等放映场所是公共聚集场所,人口密度大,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重后果。建立针对这类场所的基本情况、安全疏散设计和涉及疏散方面的消防安
利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模型不同时刻的数字立体影像像对,通过模型上布设的像控点和测点,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提供的概略初值,由理论严密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完成高精度的平差计算及相似材料模型的变形测量.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模型测量方法的缺点,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容量大、方便易行等优点,可以实现实时观测和以影像方式记录模型破坏形态.
提出了求解燃煤PM10磁种聚并动力学方程的二组元分区算法,采用该算法模拟了均匀磁场中Fe3O4磁种对0.023~9.314μm粒径范围内东胜煤灰和大同煤灰的聚并动力学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
根据振动分散原理,当矿化气泡聚合体通过振荡区域时将被分散为单泡上浮,被夹带的亲水性矿粒失去依托,在振动惯性力作用下落入矿浆,从而减轻夹带污染.此外,当波动的上升流束进入振荡
矿山开采中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及地表塌陷等,它们表现出的危害有多方面的。
语言是文化之载体,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积极的思想交流过程,阅读能力是指运用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阅读技巧以一定速度进行阅读的能力。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Richards and Schmidt指出:泛读就是大量地阅读以达到对所读内容有大体理解。相对精读而言,泛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阅读量要大,而且,通常在课外进行,学生也不需对阅读内容的细节有太多的关注。泛读的目的在于
[摘要]新中国的成立给社会各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戏曲艺术上的体现就是改造其旧社会留下的不良之风以及改革戏曲使其为新社会服务。“新文艺工作者”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改革带来成果的同时,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也随之伴随其中。  [关键词]“新文艺工作者” 传统戏曲 改革 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