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的王蘧常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镕秦铸汉势闳恢,拓土开疆此霸才.河汉朝宗涛九曲,长凫短鹤谩惊猜.rn瑗仲先生赋性坚忍,沉毅有大志.少年遇兵戈窜扰,尽室仓皇,先生独意静神闲,临池不辍.年未冠即游于沈乙盦之门,颇得真传.弱冠之岁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知于唐蔚之,感而用命,佐其经营董理,忧苦备尝.毕生功业,学则诸子,书则章草,精进弗已,卒以传世.章草起于汉世,攻之者盖寡,宋后古意渐失,气局日狭.先生从乙盦受此,遂兴含弘光大之志,溯源探本,博采会通,融商周篆籀及秦汉碑简陶砖文字为一,结体奇古,笔致屈盘,浑厚苍茫,直入化境,诚章草一体中兴之主,书界开疆拓土之霸才也.或以其书纠缦萦纡为憾,不知河汉朝宗,浩浩荡荡,泥沙俱下,末节区区,亦何足为先生病.
其他文献
我与张永强君结缘,同徐自强、吴梦麟贤伉俪有关.徐、吴二先生都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都精通石刻石窟,与我的研究领域颇多契合,故很早就相识.永强君作为徐、吴二先生的高弟
期刊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书法学的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文本研究等,早已超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一研究,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的结合,使书法学的学术性与艺术性
期刊
唐代草书的流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充实而跌宕的情节构成了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最为迷人的篇章之一.本文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讨论唐代草书在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法脉
期刊
一rn张旭是不是进士?都说不是.我说是.说不是,根据是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但此书有问题.主要是遗漏太多,即徐松所谓『脱佚』太多.不用纠结,经常有失之眉睫之恨,这是不能视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