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大学生,在我国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着高等学历。却因为出身贫寒,而长期被经济问题所困扰,这必然导致产生多重心理问题。能否有效疏导他们的心理问一题。势必关系到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国人的深思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要有效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先找到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首先,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长一生均奋斗在农村、山区等相对落后的环境中,深知其中之苦,因此。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从小就叨念着孩子要努力学习,争取跳出农门。同时也下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出路和救命草。可是当贫困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发现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标志着没有经济来源,这不但“拯救”不了自己的家庭,甚至连自身都难保。由此而产生回报父母高期望的焦虑心理是必然的。
  其次,大学校园为他们提供了享受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城里人”或者说“富家子弟”共处的机会。当他们每天看着自己的同学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之时,自己却只能望而却步。毕业时,看着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同学一个个被安排就业,而自己却只能面临失业。这难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正是这些落差综合造就了他们内心“相对剥夺的自卑感”。
  再次,最致命的应该是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生存危机感。假如能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便可迎刃而解。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似乎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国家除了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之外,还应该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倾斜性扶助,如通过宏观调控,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政策性地为贫困大学生优先安排就业。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扶助政策的大前提之下,贫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建立自立、自强信念,并转变就业观念。据我所知,许多大学生至今仍然停留在“专业对口”、“学有所用”的就业观上。事实上,在经济危机、竞争加剧、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今天,“专业对口”、“学有所用”这些想法只能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理想或者期望来信仰。
  总之,要救援贫困大学生的心灵,除了要借助国家扶持、社会各界的帮助等外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要依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来疏导、缓解多重性心理压力。
其他文献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想方设法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1. 是青少年自我发展认知规律的需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两大类。认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遗
目的探讨1999年1月~2010年12月近12年来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岀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中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特点与变化趋势。方法 1999年1月~2010年12月,327例45~89
摘 要:职校生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教育得法,他们就是有用之才。因此,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和肯定性评价,改变学生消极失败的心态,帮助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树立成功的信念,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关键词:生本理念;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的通俗表述是:“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职校生大多数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学习的信心、意志缺失,学习的
新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时代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班主任要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努力创新,以使自己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结合本班实际,做到在学生管理上学校与社会的融合。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努力提升自我,以适应新课程要求。    一、 要求严格、开拓进取    班主任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远
目的了解咽扩约肌成形术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腭裂修复术后1年以上,经语音训练仍有语言障碍,分别令其朗读<汉语腭裂字表>同时录音,然后7名听力语音正常
将遗传算法用在可靠性优化中,更好地解决了文献[2]中提出的非线性优化模型.
本文对金线蛙不同发育时期蝌蚪的后肢骨进行双重染色,研究其骨骼的发育。结果显示,金线蛙后肢骨的发育模式基本遵循着由近端到远端发育的顺序,体现了金线蛙由水栖到陆栖环境转换
介绍膜活性环糊精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