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后代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不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还蕴含着重要的道德观念,能够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让他们自觉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本篇文章主要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1-02
  引言
  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教育除了要做好智育教育,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小学教育实现智育和育人合二为一的目的。
  一、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都比较宠爱,加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上,忽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很好地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精神文明建设脚步。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小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交流频繁也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但是对本国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
  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会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干扰,进而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所以,小学教育必须要贯彻和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爱国思想,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还能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优秀的精神文化,比如家国情怀、尊重师长、孝顺父母等,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这样就能提高小学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让小学生逐渐喜欢上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重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1.传统文化要全面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
  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喜欢上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传承其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各科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学,可以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将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认为传统文化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学习传统文化与否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在思想上不重视传统文化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教育必须要扭转学生的这种思想,要通过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从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在教室中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图书角,然后将收集的图书集中放在图书角以供全体学生阅读,每周要组织传统文化交流会,让他们自己谈谈传统文化学习的感受,还要说说传统文化对自己有什么启发,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内化传统文化。每周图书角的书籍要进行更换,这样不但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让他们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校还可以通过校报、橱窗、标语等进一步的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说除了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著作,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传统文化在小学启蒙教育中的作用。经典诵读如果采取的是单一的方式,会降低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普遍对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要加强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经典诵读大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播和渗透。诵读的内容可以是《唐诗三百首》《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调动学生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思想,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传统文化还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古人十分看重孝道,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内容,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感恩父母”活动,不但要引导学生说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要让他们用实际行动去表示对父母的爱,学生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要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是帮父母捶背、洗脚等。在劳动节的时候学校要组织学生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国庆节的时候要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丰富的主题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让他们主动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不但可以让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下去,还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思想精神体会,进而帮助他们塑造出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高海燕,成雪.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3).
  [2]阚金丽.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2018(1):150-150.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异常迅速,可谓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短短的时间里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学习。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没有自我学习的本领,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培养;主动性;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55-01  在新课程改革
【摘 要】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形式,了解铜仁市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需求与规模,调查企业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学历层次和能力的需求,对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课程体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人才需求;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16
【摘 要】现如今,初中生受到信息时代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各种繁杂的新事物使他们眼花缭乱,在他们的人格还不够健全的时候,新事物的出现很容易将他们带上歪路。因此,作为新时期学生引路人的班主任角色,在初中这一阶段就更显重要。但由于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处事风格,有些“家长制”班主任则喜欢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管理班级事务,很容易出现以暴制暴的现象,进而伤害到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所以,师生间如何建
摘要:南洋这一空间在晚清的重新划界及其意义的重建,从现实成因来看,是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压力重建内外边界的结果。从知识逻辑的角度来看,则与西方科学理性和新的世界观念的介入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在现代高校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如今,
我国的篮球运动自从出现以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篮球作为一种运动,是竞赛表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的职业篮球队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针对层出不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状,体操课具有项目多,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为了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摘 要】“文明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做真人”基础和保证。本文通过探讨礼真,提出了健全制度完善“礼”;活动引领践行“真”等方法以塑造“身心健康、文明大方、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小淑女、小绅士”为目标,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诚信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礼;真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62-01  荀子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