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需求是被需求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有最美丽的两句话:一是“你好!”——“Hello!”二是“请问能为您做些什么?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这美好的问候和问话,包含着人类需要“被需求”的深刻道理。
  作为一名教师,从教23年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是否“被需求”过。学生来学校学习,需要得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启迪,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种“被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的责任。这种“被需求”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所以人最怕失去工作能力,最怕被剥夺劳动的权利。人一旦只存在“需求”,“被需求”的责任就荡然无存。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放走了一个班学生,突然走进一个其他班的学生,他认认真真地说:“老师,您能帮我处理一下这个文件吗?这是我妈妈的一个重要文件,我妈妈昨天弄了一晚上弄不出来,我跟妈妈说,让我拿去请汤老师帮忙。”我郑重地接过U盘,心中略有忐忑。文件不难处理,我很平静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当我把处理好的文件递给他时,出乎我的意料,他高兴得跳起来,嘴里大声喊着:“太好啦,太好啦……谢谢老师,谢谢老师!”看着他欢快地走出教室的背影,我心里也激动起来,他的“需求”得到满足,他是快乐的,同时他也把幸福留给“被需求”者。从这一角度来说,“被需求”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由于职业是教师,每每和朋友相聚,避免不了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出于职业本能,对这样的问题总能道出一些实践经验。但碰到比较个性的问题,有时候自己觉得与朋友的交流有点敷衍,至少不是最佳方案。回到家中,问题还会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时候只有翻书、查资料、找案例,总结最佳方案以备后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被需求”是一种激励,激励自己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一个人被别人“需求”了,他才获得了存在的价值和力量。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被需求”了,他才会得到全体需求者共同的力量来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以持续满足需求者对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局限于自己“能生存”。
  你“被需求”了,你的“需求”才会得到满足。当自己“被需求”了,自己的需求才会通过别人的给予得到满足。你“被更多的人、更大程度的需求”了,你的存在才会更有理由,你的生存力量才会更大、更有价值,你的需求才会更大程度地得到满足。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侧伏是矿体最大延深方向偏离其倾向时所具有的特殊产状。矿体侧伏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表示矿体的延深特征。 矿体侧伏时,只用走向、倾向及倾角不足以表明其空间赋存状态。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