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明朗化,小学数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展他们的思维,求异和想象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参与  鼓励  激活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1-02
  一、主动参与,突出主体地位
  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生成为自身的需要和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仅仅强调学生参与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才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正确评价,树立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学中要以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光,赞可的手势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及时表扬,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我们從实践中体验到: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首先要表扬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信心的学习数学。
  四、鼓励质疑,发展学生思维
  质疑是探求知识,发展问题的开始,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要从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1.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为了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争论,课堂教学应该是愉快、和谐、民主的。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空间,他们才能主动参与,思维敏捷,大胆质疑。
  2.应用教具、学具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质疑。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采用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为学生提供了教学模型和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一边操作一边学习,如遇问题主动质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产生质疑,既培养了分析、比较的能力,又发展了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使学生不得不疑。学生对在困惑中所获得的知识,理解更透,印象更探。也就是“受挫更深、获益更丰”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不得不疑。
  4.运用主体意识教学结构模式,培养质疑能力。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确质疑必须认真观察,善比较,勤学善思,有创见。
  五、激活思堆,引导学生求异
  学生学习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连续不断同化新知,构建新意义的过程,成为一个自身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成为一个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克服思维定势,不要人云亦云,鼓励学生敢破常规,敢探新境,独辟蹊径,寻找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法灵活,激发学生想象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而创新往往建构的是眼下不知道的事物,这就需要想象,也就是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新形象,析概念的思堆活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呢?
  1.利用直观演示,引导想象。
  2.动手操作,激发想象,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精心设问,唤起想象。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语言的描述形成相应的图像,不仅可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可以发展想象能力。
  4.联系实际,丰富想象。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例举身边的实例,让学生的想象有理可依,降低问题的难度,让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
  5.组织尝试,发展想象,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尝试出各种结果,这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此外,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改、课改,考试制度的改革,都会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缅甸国内的族群矛盾问题逐渐升级为恐怖主义,昂山素季政府的态度又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归化”政策成为政府的救命稻草。  罗兴亚人问题在缅甸若开邦由来已久,不仅根深蒂固,而且近些年来对缅甸的影响及对国际社会的“冲击”也是日渐巨大。在刚刚过去的八月末,随着“罗兴亚救世军”在地区发动新一轮恐怖袭击,若开邦再次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目前,局势依旧在持续发酵,若开邦部分地区依旧笼罩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中,而大量罗
期刊
两个世纪前,德国人叔本华曾经写道:“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他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我想要做的,是以这句话为基础,讲述林忆莲的眼睛.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所教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学习态度过于消极被动,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起来过于吃力,因而毫无成就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图像、音视频等素材,俗语、故事;科学数据;演示实验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这些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学兴趣方面都要很大的促进作
摘要: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的部门,是从大学生群体中挑选的优秀分子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加强新时期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问题;措施  在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中,学生干部队伍是一致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干部是学生,又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学院对
【摘要】教育評价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受到诸多异化思想的影响,当今的教育评价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管理主义等倾向,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因此,以人为核心,在生存视角下思考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便为推动教育评价向深化又完善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存视角 教育评价 价值取向
有一次我和一位文化人聊天,话题涉及宗教信仰问题。他告诉我他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刚信仰基督教,这使他及家人不快。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历来是拜祖宗敬父母,如今女儿去崇拜上帝,把家国父母置于何地?中国人何须要去信这个洋教!我知道他的话在国人中相当具有代表性,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实用伦理,历来缺少宗教意识中终极关怀的因子,“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是其基本态度。所以即使是有修
<正>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一种膝关节损伤后的常见病,由急性创伤后滑膜损伤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关节镜下治疗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修正案草案)》颁布后,在企业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梳理了《草案》的提出背景、修改内容,分析了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影响并给出了应
光动力疗法(PDT)是肿瘤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可通过产生活性氧(ROS),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细胞凋亡、坏死及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P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