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去年秋学期开始,江苏省的“新课改”从理论走向实践。坦白地讲,我和绝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对推进“新课改”的感觉是突然、茫然、惶惶然。虽说早在四年前,笔者就有幸现场聆听了朱小曼、袁振国两位大家的报告,也记住了诸如“模块”、“建构”、“生成”等一些名词术语,对理念中的“新课改”也曾激动甚至渴望过。然而,转眼四年过去了,“新课改”所需要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自身的小环境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善,除了少数几位课改专家,芸芸众“师”或主动或被迫地埋头于应试教育。没有示范,没有演练,没有彩排,只有三四天匆忙的培训,“新课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