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盲学前“数概”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与研究主要从开发校本课程的起因、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策略等方面论述,旨在通过校本课程“数概”的开发让盲学前班有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盲幼儿对于数概有较透彻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关键词】盲学前;数概;校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数学课程的描述: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但学前特殊教育尚未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标准,数概课教什么、如何教也成了盲学前教师们思考的问题。为了保证盲幼儿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我校开发了盲学前“数概”校本教材。
1 开发“数概”校本教材的起因
幼儿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数概早期教育的效果最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前特殊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慢。学前特殊学校尚未有专门为盲幼儿制定的一套系统的学习标准。在连云港市盲一年制学前班同样面临这种问题。每年盲学前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能力差异,教师的流动性也很大。任课教师在数概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没有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最终导致盲幼儿对于数概理解不透,无法掌握。为了保证数概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盲学前学生出发,开发盲一年制的学前班数概校本教材。
2 “数概”校本教材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给予数学领域这样描述: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鉴于此,教材的编写遵循盲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数学思维特点,以盲童对物件的属性能有基本的概念,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
从以上原则出发,笔者从目标设计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2.1 目标设计
依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数学领域中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不同要求,并充分考虑本校盲学前班是一年制的特殊情况,对数概这个科目目标进行一个总的概述,以适应本校盲幼儿的发展。
(1)辨别1和所有;认识1-1配对方式;辨别有、没有;认识1的数量、辨别一个和半个;掌握数字、数量配对。
(2)辨别多、少;长、短;大、小;高、矮;厚、薄;轻、重;快、慢;宽、窄。
(3)能多种形式的数数、唱数。
(4)辨别及集合相同的物件。
(5)认识与应用次序。
(6)认识、辨别数字;了解单、双数。
(7)通过手指、数物件、心算等方式计算加减数,回答生活中简单加减应用题。
(8)辨别钱币的面值。
(9)辨别一天的主要时段;认识钟面;认识年、月、日概念;认识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
(9)认识高度、长度;物体重量;液体容量的度量单位。
2.2 内容设计:分单元、分形式,形成系统的数概课程。
当盲幼儿先对物件的属性有基本的概念,并已认识简单的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关系,儿童便有条件进一步运用大小、长短、多少等概念,通过排列、比较,数算等形式的训练,兒童开始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教材的编写立足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的标准,结合特殊教育理论,设定了11块内容。即:数量概念、相对概念、数数、集合的概念、唱数、次序概念、数字概念、运算、钱币概念、时间概念、度量衡概念。
3 “数概”校本教材主要的教学方法
3.1 直观演示教学法
教学中,教师应在课上提供丰富的教具,尽可能提供真实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对于低视力盲幼儿,教具的颜色应选择红、绿、黄等亮色。给盲幼儿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既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是对于盲幼儿视力障碍的一种补偿。
3.2 游戏教学法
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智力、道德、美感的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有与游戏紧密联系。在数概这门课上同样的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不但可以让孩子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可与教师形成好的互动。
3.3 操作式教学法
盲学前数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盲幼儿拓展活动空间,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以直观、形象地教学具的操作手段帮助学生弥补表象缺乏。
4 “数概”校本教材教学评价的内容及策略
“数概”校本教材在盲一年制学前班试用,为了使其开发更具合理性、科学性,我们采取的方法对盲幼儿的每个单元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盲学前孩子对数概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方面,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促进教师的教与学,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版)[Z].2001.
[2]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金浩,林泳海,黄瑾,钟小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盲学前“数概”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与研究主要从开发校本课程的起因、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策略等方面论述,旨在通过校本课程“数概”的开发让盲学前班有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盲幼儿对于数概有较透彻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关键词】盲学前;数概;校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数学课程的描述: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但学前特殊教育尚未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标准,数概课教什么、如何教也成了盲学前教师们思考的问题。为了保证盲幼儿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我校开发了盲学前“数概”校本教材。
1 开发“数概”校本教材的起因
幼儿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数概早期教育的效果最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前特殊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慢。学前特殊学校尚未有专门为盲幼儿制定的一套系统的学习标准。在连云港市盲一年制学前班同样面临这种问题。每年盲学前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能力差异,教师的流动性也很大。任课教师在数概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没有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最终导致盲幼儿对于数概理解不透,无法掌握。为了保证数概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盲学前学生出发,开发盲一年制的学前班数概校本教材。
2 “数概”校本教材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给予数学领域这样描述: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鉴于此,教材的编写遵循盲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数学思维特点,以盲童对物件的属性能有基本的概念,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
从以上原则出发,笔者从目标设计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2.1 目标设计
依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数学领域中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不同要求,并充分考虑本校盲学前班是一年制的特殊情况,对数概这个科目目标进行一个总的概述,以适应本校盲幼儿的发展。
(1)辨别1和所有;认识1-1配对方式;辨别有、没有;认识1的数量、辨别一个和半个;掌握数字、数量配对。
(2)辨别多、少;长、短;大、小;高、矮;厚、薄;轻、重;快、慢;宽、窄。
(3)能多种形式的数数、唱数。
(4)辨别及集合相同的物件。
(5)认识与应用次序。
(6)认识、辨别数字;了解单、双数。
(7)通过手指、数物件、心算等方式计算加减数,回答生活中简单加减应用题。
(8)辨别钱币的面值。
(9)辨别一天的主要时段;认识钟面;认识年、月、日概念;认识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
(9)认识高度、长度;物体重量;液体容量的度量单位。
2.2 内容设计:分单元、分形式,形成系统的数概课程。
当盲幼儿先对物件的属性有基本的概念,并已认识简单的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关系,儿童便有条件进一步运用大小、长短、多少等概念,通过排列、比较,数算等形式的训练,兒童开始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教材的编写立足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的标准,结合特殊教育理论,设定了11块内容。即:数量概念、相对概念、数数、集合的概念、唱数、次序概念、数字概念、运算、钱币概念、时间概念、度量衡概念。
3 “数概”校本教材主要的教学方法
3.1 直观演示教学法
教学中,教师应在课上提供丰富的教具,尽可能提供真实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对于低视力盲幼儿,教具的颜色应选择红、绿、黄等亮色。给盲幼儿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既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是对于盲幼儿视力障碍的一种补偿。
3.2 游戏教学法
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智力、道德、美感的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有与游戏紧密联系。在数概这门课上同样的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不但可以让孩子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可与教师形成好的互动。
3.3 操作式教学法
盲学前数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盲幼儿拓展活动空间,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以直观、形象地教学具的操作手段帮助学生弥补表象缺乏。
4 “数概”校本教材教学评价的内容及策略
“数概”校本教材在盲一年制学前班试用,为了使其开发更具合理性、科学性,我们采取的方法对盲幼儿的每个单元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盲学前孩子对数概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方面,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促进教师的教与学,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版)[Z].2001.
[2]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金浩,林泳海,黄瑾,钟小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