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对改善儿科医患关系的作用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对儿科医患关系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科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上均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同时实施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儿科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护理健康教育5+1联动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得,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M)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M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尚缺乏MM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该病发病相关因素众多,病因尚不明确.相较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80例。实施临床路径前为对照组,实施临床路径后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5 min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出生10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剖宫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74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不孕)应用腹、宫腔镜联合诊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比较腹、宫腔镜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结果 的差异;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插管通液的通畅率,观察输卵管手术后的再通率.结果 不孕病因主要有盆腔粘连(占50.80)%,输卵管阻塞(占42.25%),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67%)
细胞旁间隙形成是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是内皮细胞骨架收缩性增强、细胞一细胞连接及细胞一基质连接受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涉及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Ca2+、Rho GTP酶、蛋白酪氨酸激酶(PTK)、AKAP信号转导复合体等均参与调控细胞旁间隙的形成。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能分泌的膜状囊泡,其包含的蛋白质、miRNA、mRNA等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成人肝干细胞以及肝窦内皮细胞都能释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更年期肥胖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66例更年期肥胖高血压患者施行自我管理干预,比较管理前与管理后3个月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的变化,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测定量表(HPL)进行调查。结果与管理前相比,自我管理后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明显下降(P<0.01),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结论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其中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感染居前二位,每年新近感染者分别为1.31亿和7800万[1].实际感染者可能更多,一是无症状感染者未被发现,
期刊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妇分娩的认知及对有效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门诊妊娠满期37~42 w、计划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63例,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产前宣教,观察组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有效母乳喂养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后有效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
对无机氮氧化合物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所熟知的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和致癌物.然而,关于其益处及生理效应已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最古老的应用是用硝酸盐来保存食物,这种方法不仅肉色鲜美而且在抵抗产肉毒毒素细菌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大约公元前800年,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就被中医用来缓解"急性心脏痛和手脚冰凉".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哺乳动物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亚硝酸盐是一氧化氮的代谢终产物.近年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