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法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课程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和课程项目建设经验,探讨了量子力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法,具体介绍了量子力学视频课程的拍摄与制作方式,后期课程资源如何调整与更新,以及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共享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17-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很多大学都在进行慕课或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由于不同的课程有各自的特点,慕课或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套用。有些传统理科课程,如:量子力学,由于其专业性强,内容理解难度较大,数学公式推导多等特点,在进行相应网络课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另外授课教师应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能真正能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形式。本文主要想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课程项目建设经验,探讨一下量子力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的具体建设方法。
  一、量子力学视频资源的拍摄与制作
  量子力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课程内容理解难度大,公式推导多,不易掌握,即使在通常的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方式下学生学习起来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果转化为网络视频课程,教学效果更不容易得到保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量子力学慕课相对较少。也有老师对量子力学课程网络化持负面态度,主要是考虑到教师无法真正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也无法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适时调整讲授方式和内容。这确实是建设量子力学网络课程上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在建设量子力学网络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的保证量子力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如何进行课程视频的拍摄与制作是值得探讨的。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随堂拍摄。具体方式是一方面录制老师课堂中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黑板上的公式推导和板书;另一方面用相关的电脑格式转换软件将课件PPT文件全部转化为图片格式,然后在课程视频后期制作中进行剪辑,将两者进行整合,在教师的课程视频中穿插呈现相应的课件PPT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教师讲课中公式推导过程的表现,也呈现了课程中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内容。很多慕课拍摄方式一般只包含课件知识内容的呈现和教师的讲授,并沒有包含教师的演板,而这对量子力学课程来说是不够的。实际上量子力学课程中大部分时间的教学都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相关的数学推导,所以量子力学课程视频中应该包含这一重要过程。所以国内的很多量子力学精品课程中视频课程资源通常是随堂录制的,包含黑板上的推导和课件PPT的内容,两者交替呈现。而国外的很多的量子力学课程视频基本是随堂拍摄,主要表现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在黑板上的推导过程。
  课程视频录制完成后,后期要按照量子力学课程的章节内容进行分割剪辑,所以一般在课程录制时,教师在授课当中讲到每一个章节前会专门加入相应的导入语,方便后期每小节视频课程的分割和制作。这种视频课程的内容结构和教材上的章节内容分布是完全一致的,方便学生根据教材同步进行学习。
  二、量子力学视频资源的调整与更新
  量子力学视频资源课程的制作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量子力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讲内容上理解难度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接受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同时由于量子力学理论涉及到物理学科相关众多领域,学科前沿发展迅速,要及时补充相关新的教学内容,所以视频资源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新。而一般在慕课建设完成后,如果后期还要补充拍摄,更新视频资源将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需要再次用到慕课教室,拍摄团队,项目经费等,对于授课老师来讲很难独立完成。
  我们在制作视频课程过程中,经过逐渐探索发现一种比较简易的补拍和更新视频资源课程的方式。由于课程视频中起主要效果的部分是视频中教师的讲课声音以及教学课件PPT的同步呈现,所以制作视频课程关键在于同步录制教师的声音和课件PPT的动态显示,所以后期补充拍摄新的课程视频资源时,只需要一台个人电脑,再配合相应的电脑录屏软件和录音软件就足够了,对于授课教师来讲,自己就可以独立完成视频课程的录制,当然这种视频课程中不会出现教师的图像,但这实际上并不会太影响视频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于量子力学补充视频课程来讲,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入公式推导过程的展现,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在电脑上接入一个手写输入设备并结合相应的电脑软件来实现,可以在课件PPT的显示过程中随时加入相关数学公式推导的实时演示。这种视频课程可以根据需要录制成小的专题形式,作为原视频课程的补充或更新,可以使量子力学视频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改进和加强。
  三、量子力学视频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由于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和慕课还不一样,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网络课程形式,而是一种网络课程资源,所以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而基于这种网络视频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类似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用于部分课堂教学,也就是将部分比较适合学生自学的章节内容划分出来具体设计为问题讨论式教学课程。提前通知学生在课下通过网上共享课程资源进行独立学习,由教师事先提示学习重点,提出学习中要搞清楚哪几个关键问题,要具体推导哪几个公式或方程,让学生下去有针对性的学习,并鼓励学生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引导讨论式教学。让部分学生各自上台讲解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并在黑板上进行演板,推导部分公式,从中会曝露出一些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一些疑问,有些问题在学生中会带有普遍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和有针对性的讲解,按照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把握讨论内容的主线,控制讨论的时间进度,带领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点,并掌握相关的数学推导。
  参考文献
  [1]苏汝铿.量子力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C].2007-第三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2-61.
  [2]钱伯初.“量子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程[J].高等理科教育,2007(4):30-321.
  [3]邹艳.“量子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3):118-120.
  作者简介:舒崧,男,副教授,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从事高能物理核理论方向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会展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因此实践课程对于该专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在实践项目的衔接性及选择性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当在能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同时与市场相接轨,技能性和前瞻性同时体现,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能够“ 想的出,做的到,用的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模块项目实践的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从项目设置和项目来源上提供多模块组合,以此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拓宽渠道,也
【摘要】对某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要切实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地方性、特色化、应用型为专业定位、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丰富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摘要】从2002年以来,我国“专衔本”自考制度便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得以建立,自此以各本科主考院校为依托的、联合各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自考便如火如荼的进行,且为广大考生、家长所高度关注。作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考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继续接受更高水平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的关键途径,其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关系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选拔质量,并对于学生今后人生定位关系重大。然而目前,在我国高职院
【摘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更高的语言审美能力,并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包括教学模式陈旧、审美教育匮乏等,这严重抑制了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