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要不断跟进,因为健康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健康人格 成败观念
人格是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体育技能的教育,对学生在心理和情绪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要不断跟进,因为健康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学校教育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世界教育中对健康人格的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共同的价值取向。良好人格的基本表现就是个人的独立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际关系。在学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因为体育学科相比其他的学科有更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过程中有优势,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体育活动中不仅伴随着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而且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由于在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进行知识的教育,而且能够将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以及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像普通教学课程一样进行灌输教学,而且还可以通过情感感染和实践锻炼等方法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操,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作为一项社会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在体育教学中,不但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抗。相较于其他的学科,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地方,由于不受课堂上课形式的约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游戏和比赛,学生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与同学的合作,尤其是在团体项目中,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不同就是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身体力行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各种教学理论和各种技能,学生在课堂中不但有身体上的活动,而且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有一定的波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中要合理安排,例如,在长跑训练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没开始进行之前对长跑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他们进行训练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还要教育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战胜苦难,顽强拼搏。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本身活动强度比较大,加上天气的影响,对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会形成很大的阻碍,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活动,在其中不乏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课堂中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对抗等形式进行体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在教学中接触更多的人群。学生在活动中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通过各种团体活动时他们认识到合作对一个团队的成功产生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先人后己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能够使他们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对抗活动中,学生不能只看重成败,关键是要注意团结,对伙伴要信任和关心,使他们能够明白在对同学进行关心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三)学生正确成败观念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项目在短时间内就会进行考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思想、情绪、态度、意志等方面的优缺点很容易暴露,面对体育教学中很多新的难度,由于能力的不同,很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往往比较吃力,或者是不能完成规定的目标,那么胜利者就会表现出得意和喜悦,而失败者显得比较沮丧和气馁,这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失败感念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帮助失败学生分析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失败,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要不断培养,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和困难,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保持正常的心态。对于取得胜利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成功,不能沾沾自喜,保持稳定的心态。
(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不良情绪会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些不良情绪会干扰学生的内心,所以学生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不良的情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能量发泄发和体育缓解法,两种方法就是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大量的身体运动将积聚在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足球运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深入的观察,及时疏导。
(五)自我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有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学生运动能力的高低、个人修养的好坏以及个人魅力的大小都能在运动中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与周围学生的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和认识进行修正,按照社会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结论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们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情绪,不仅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对亳州师专08、09、10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课题编号:BSJKY0905)。
参考文献:
[1] 牛霜月.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07).
[2] 姜晓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3] 李汉保.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7).
[4] 朱丽宏.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策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1(S1).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要不断跟进,因为健康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健康人格 成败观念
人格是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体育技能的教育,对学生在心理和情绪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要不断跟进,因为健康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学校教育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世界教育中对健康人格的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共同的价值取向。良好人格的基本表现就是个人的独立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际关系。在学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因为体育学科相比其他的学科有更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过程中有优势,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体育活动中不仅伴随着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而且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由于在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进行知识的教育,而且能够将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以及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像普通教学课程一样进行灌输教学,而且还可以通过情感感染和实践锻炼等方法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操,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作为一项社会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在体育教学中,不但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抗。相较于其他的学科,体育教学有其特殊的地方,由于不受课堂上课形式的约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游戏和比赛,学生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与同学的合作,尤其是在团体项目中,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不同就是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身体力行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各种教学理论和各种技能,学生在课堂中不但有身体上的活动,而且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有一定的波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中要合理安排,例如,在长跑训练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没开始进行之前对长跑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他们进行训练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还要教育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战胜苦难,顽强拼搏。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本身活动强度比较大,加上天气的影响,对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会形成很大的阻碍,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活动,在其中不乏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课堂中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对抗等形式进行体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在教学中接触更多的人群。学生在活动中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通过各种团体活动时他们认识到合作对一个团队的成功产生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先人后己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能够使他们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对抗活动中,学生不能只看重成败,关键是要注意团结,对伙伴要信任和关心,使他们能够明白在对同学进行关心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三)学生正确成败观念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项目在短时间内就会进行考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思想、情绪、态度、意志等方面的优缺点很容易暴露,面对体育教学中很多新的难度,由于能力的不同,很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往往比较吃力,或者是不能完成规定的目标,那么胜利者就会表现出得意和喜悦,而失败者显得比较沮丧和气馁,这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失败感念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帮助失败学生分析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失败,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要不断培养,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和困难,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保持正常的心态。对于取得胜利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成功,不能沾沾自喜,保持稳定的心态。
(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不良情绪会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些不良情绪会干扰学生的内心,所以学生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不良的情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能量发泄发和体育缓解法,两种方法就是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大量的身体运动将积聚在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足球运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深入的观察,及时疏导。
(五)自我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有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学生运动能力的高低、个人修养的好坏以及个人魅力的大小都能在运动中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与周围学生的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和认识进行修正,按照社会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结论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们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情绪,不仅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对亳州师专08、09、10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课题编号:BSJKY0905)。
参考文献:
[1] 牛霜月.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07).
[2] 姜晓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3] 李汉保.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7).
[4] 朱丽宏.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策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