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要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以小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兴趣 阅读指导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正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较好时机。冰心先生说过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所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极为重要,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系统,而且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学校图书馆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合理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一、创造小学生的阅读环境
  (一)教师和学校的推荐
  创造供小学生阅读的环境是由学校和教师及家长共同创造的,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小学生可以提高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地培养阅读兴趣,所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重要。
  学校的图书馆要设有专门的阅读室,在教师中要安排专门的阅读区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并且教师要参与到小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把阅读完的内容用流利的语言叙述完整,支持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认知能力和选择图书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推荐给学生书籍,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选择有益于小学生成长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二)家长的引导
  家长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要和家长结合起来,亲子共同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家里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阅读,把阅读书籍的故事和道理内化理解后再给孩子讲述,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思维发展,锻炼学生想象力。教师要与家长结合,向家长阐述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家里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使其养成每天都要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的兴趣。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动力之后,才会更主动地学习和阅读,家长和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开展有趣味的活动,正确引导学生读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开展读书活动。要注重“读”,通过读文章和故事,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和思想情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书,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生字词的不认识,故事情节的不理解,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小学生阅读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精读文章
  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精读文章。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认知能力差,知识体系上未建立,所以要培养学生阅读时要精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的良好习惯。用精读的方法读书中的内容,逐字逐句理解,这种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重要方法。
  (二)批注阅读法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批注阅读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遇到的重点词语、句子等做好标注符号,以便下次阅读使用到,或者可以摘抄下来,丰富知识积累,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发展有很大帮助。
  (三)目的性阅读
  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阅读,根据自我阅读能力和阅读的需求制订阅读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阅读时要专心阅读,边阅读边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四)联系实际阅读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要做到课内外向结合,提高阅读兴趣,在课堂上,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在课下,延伸阅读,增加阅读量,丰富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展阅读活动,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和质量。
  三、结语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阅读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累,同时具有陶冶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认知能力较差,缺乏自己选择书籍的能力,还没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担起这个责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该开设专门区域,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看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同时家长在家里应该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参与亲子共同阅读活动。家长的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大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要学会精读的文章,对书中的内容逐字逐句理解,有利于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在文章中要运用到批注阅读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把文章中遇到的重点词语句子摘抄下来,形成知识积累。教师要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的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学识。我们要积极创造更多渠道,为学生阅读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语言的美丽。研究新的理论知识,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毛金秀.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95-96.
  [2]戴广珠.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及指导[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2:52-54.
  [3]孙国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学周刊,2015,23:92.
  [4]杨士民.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12:93.
  [5]戴广珠.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及指导[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2:52-54.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景教学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机械接收式学习,让教学更加有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更加活跃,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灌输式教学的束缚,而是通过生动
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及跨学科渗透,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挖掘广阔的语文资源。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扎扎实实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朗诵”、“表演”、“调查”、“写作”等一系
摘 要:目的:了解胃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变化,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省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4-2018年胃癌手术患者出院病案提供的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 胃癌手术患者人数2014-2016年基本持平,2017和2018年上升幅度变大。平均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总费用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017年和2018年较前三年呈下降趋势。住院费用主要因素分析:检
摘 要: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阅读欲望;通过推荐好书,让学生有书可读;不断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榜样示范,教师与学生共读书;把书籍作为奖品。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提高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是由于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关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宽等。
摘 要: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办公室要进一步认识督办工作重要意义,把握督办工作的原则和任务,落实督办工作责任,规范督办工作程序,提升督办工作效能,确保国有企业畅通各级政令、完善科学决策、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实现企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督办工作;思考  督办是当前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何为督办,在现代管理学中较为广泛的定义为“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落实”。追溯督办工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改讲授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提高措施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度,在某种程
摘 要: 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 综合个人素质  小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刚刚形成,心理逐渐变得敏感,我觉得心理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教学活动应主要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小学生初级心理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