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政策框架与价值创新及启示

来源 :世界林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是维持农民生计和增收的重要手段.欧盟将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生物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欧洲非木质林产品的发展概况和政策措施,分析其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创新的典型案例,提出对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启示: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协调好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加快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与流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政策融合机制;四是推动非木质林产品制度创新,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利用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可以提高森林生物量估测精度和估测生物量动态变化,为森林碳储量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反演基础.文中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方法,从数据预处理、数据重构、遥感因子选取以及模型构建与精度评价4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述,并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
妥善处理与原住居民的关系,是国家公园成功建设的重要因素.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基于实践情境与原住居民产生了多种类型的互动关系,其演变过程、驱动因素以及发展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管理和规划部门有效协调与原住居民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将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部门与原住居民的互动历程划分为排斥、召回与合作3个阶段,认为持续推进的原住居民治理研究、原住居民角色的法律界定、原住居民事宜的专业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工作程序的变革推进以及人力资源建设支持体系的建立,是驱动联邦管理部门与原住居民关系发生改变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经历了目测调查(踏查)、航空目测调查、以小班为基础的抽样调查、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小班调查和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的小班调查5个主要技术发展阶段.文中介绍各阶段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和手段,其中小班调查内容和林分调查因子测量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稳定,但小班区划和数据处理方法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较大发展;综述了2017年以来以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分遥感为核心技术的大区域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