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膀胱癌术后淋巴结转移1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
  膀胱癌在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居首位,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膀胱保守术后的预防和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收治膀胱癌术后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1例,经放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66岁。2005年因尿血就诊,经相关辅助检查考虑膀胱癌,并行手术切除治疗(保留了膀胱),术后病理回报示:膀胱浸润性移行细胞癌,伴鳞状分化,浸润至肌层深部。术后患者体质弱,未行放、化疗,其后定期复查未见异常。2010年7月复查盆腔CT:左侧髂血管周围、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当时患者无症状,膀胱镜检查亦无异常,未治疗。2011年5月患者出现左侧腹股沟区疼痛,并左下肢肿胀,取淋巴结活检示:左侧髂血管周围、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癌。随即转医院查左下肢B超示:左侧股总静脉及股浅静脉近心端血栓形成,无手术指征。转回我科给予GP方案化疗2周期,具体用药:“吉西他滨(泽菲)1000mg/m2 1.6第1.8天,顺铂75mg/m2 30mg第2~4天,21天周期”。复查淋巴结B超无效,患者左下肢肿胀及疼痛未缓解。行腹部CT检查示:腹主动脉旁及左侧髂血管旁、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颈部淋巴结B超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先后给予腹主动脉旁及左颈部肿大淋巴结局部放疗各1个疗程,具体剂量分别为“TD=5000cGy/25F”,患者左下肢肿胀及疼痛缓解,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消失。患者于2012年2月份出向左下肢上段肿、硬、疼痛,复查盆腔CT示:左右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给予左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局部放疗D=5000cGy/25F”,患者左下肢上段肿、硬、疼痛缓解。患者放疗期间,骨髓抑制Ⅰ度,消化道反应0度。
  讨论
  膀胱癌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最常见的肿瘤,病理类型上尤以移行细胞癌为多。膀胱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全膀胱切除术被认为是肿瘤侵犯肌层的标准治疗,然而即使是根治术,术后仍有9%患者复发Herr,从本例患者可见膀胱癌局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因此,放射治疗在综合治疗膀胱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地位,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但此仅属个例,有待更多大样本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Herr HW.Extent of aurgery and pathology evaluation has an import on bladder cancer outcomes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J].rology,2003,61:105-108.
其他文献
便后无痛、反复出血是痔的主要症状,常有瘙痒,如伴有感染时常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痔反复慢性、无痛性出血亦可致严重的贫血,引起心脏扩大,导致心衰,甚至出现死亡。近20
【目的】为我国有毒中药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应用提供文献考究及建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对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有毒中药在代谢组学方面的文献,归纳总结代谢组学在有毒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趟过140/90mmHg,多数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为特征的慢性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仅6.1%。
挖掘乡土景观与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利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指引乡土景观规划的理念。基于道家哲学思想的启示,对乡土景观规划立意的生成、原则的确立、元素的利用提出适宜
由于有机磷农药生产违规或使用不当而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因误服、自服及污染食物而致急性中毒。临床上一些有机磷中毒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在症状明显缓解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中的方法和经验。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镜下完成手
试验以紫羊茅Festuca rubr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为试验草种,以有机营养基质、无机营养基质+有机营养基质为草坪培养基质,研究无土草坪
目的:总结滇西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以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对93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3例临床表现为发热(100%),焦痂76例(81.72%),渍疡5例(5.38%),皮疹38例(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