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9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就是运用知识所采取的各种方法以及手段,为了有效地高校地达到某种目的。简单而言,智能化技术就是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一种技术,它把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设计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而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已被作为信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被广泛的运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控制中的运用以及普及,有助于帮助操作者发现生产过程中实际故障的原因,便于维修人员更快地确切地排除故障的原因,保证电子工程的顺利运行。在这篇文章中,对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做了简单的理论分析,简述了在其实际应用中的运用优势、现场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电子工程 自动化 智能技術 自动化控制 工业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63-01
  前言
  智能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结合,它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在过程中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的速度。因此,智能化技术在很短的一定时间内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和重视,让电子工程获得了极大的优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一,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
  与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相比,智能化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率、高产值的内部长处,而且在一些中间环节也有明显的提高。在电子工程传统生产中,为了改进对产品的控制率,一般来说,我们会借助于相应的控制模型进行倒模,使生产过程中的模型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相对而言,模型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繁琐以及复杂,并且其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也就会给产品的生产带来极大的障碍。利用智能技术在电子控制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防止由于外部因素对生产的破坏,此外,通过自动化生产模式,整个生产过程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高质量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利用。由于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和电气控制的互相融合,因此,这种技术的优点包括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即处理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特点。并且通过有效利用这两个科学技术的特点,不但可以使电子工程的操作得到很好的简化和优化,并且可以让操作程序更方便理解。同时,提高了电子产品操作过程中的分析能力、知名度以及生产价值。有利于电子工程的高质量生产和发展。
  二,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1、降低了设备运转和维护的成本
  智能化技术主要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对人的智能进行效仿从而设计出和人类相似的机器人,或者是对电子机器进行统一的、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改善设备运转的不稳定性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2、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
  在电子工程设备实际运转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设备在出现问题之前会有一定的预兆出现,而这些预兆必然与这些问题和故障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智能化技术可以依循这些联系对故障进行一定的有效的处理和维护。在故障排除中,也可以依照这些一定的联系对设备进行确切的故障排除,从而锁定目标,对设备进行快速的维护和处理。
  3、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传统的技术必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与缺陷。这些缺陷与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达标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进行的修改难度比较大。然而进行了自动化控制的智能技术之后,一方面缩短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极大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4、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最大限度的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实现了电子工程控制的远程化、无人化以及自主化,从而为智能化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三,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化,智能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创新通过电子自动化工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智能化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为控制故障的时间,帮助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排查检修,给予了极大的技术和科技支持。
  由于智能技术在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化中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任务和操作更加繁杂的任务,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有效的高效的运行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也减少手工操作中的错误输出,确保了有效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但是,传统的无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没有智能化的技术,它们就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对象很好的控制,不能完成对多个对象的控制,因为这样造成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提升,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所生产的产品,由于电子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控制,其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效率也很低。智能的技术是电子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运用,对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提供了最好的保证。而且缩短了产品的设计时间,也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详细地说,产品的优化设计中的智能技术主要是经过遗传算法和专家的系统发挥效用的,遗传算法作为先进算法,对产品设计的改善产生了巨大作用。
  之前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在问题排查和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困难,因为它不能准确的定位到问题的原因和具体发生的部位,因此故障诊断效率极其的低。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之后,通过专家排查、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三种具体的诊断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对问题原因做到排除、快速的确定问题发生,可以尽快的帮助检修员对问题进行处理。
  四,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愈演愈烈,电子信息产业也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业技术从传统的全人工手工到工业革命后的半人工再到现如今的电子工业机器化,产品的产量因为技术和设备在不断的提升,质量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提高。而今,在这个全机械化、智能化、工厂化的社会,智能技术的娴熟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后的未来,智能化技术不仅仅是应用于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而且将会普及到我国的各个领域。所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改革注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预见,智能化技术必将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与发展做出更伟大的贡献。
  五,结语
  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基于人类对自身的分析,进而可以更好的应用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各个方面的领域做出了良好的先导。在这个传统电子工程化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现在社会中,对电子工程智能化的革新,必将能大大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智能化技术在提升企业自身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有良好的帮助。所以,在以后的几年之内,必须要落实好电子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改革工作,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降低操作风险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技能要求,从而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事业和科技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洪峰,国内电气自动化发展状况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2]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2期.
  [3] 许德强,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0期.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第2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力信息化数据库的健康运行,是电力业务系统的依托和保障。集中管理所有数據库主机与数据库实例资源,使运维更简单、高效。可视化关联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轻松掌握数据库实时运行状态,充分满足精细化运维监管需求。在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通知责任人,自动恢常见故障,无需人工干预,有效提高资源可用性。及时准确查看故障发生时日志信息及相关信息,有助于故障分析判断,有效缩短分析处理时间,自动关联知识库获取解决方
期刊
[摘 要]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制造方面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与工业生产制造的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若是焊接出来的压力容器质量不过关,那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生产的安全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焊接质量在压力容器质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地位。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新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H49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和进步,在继电保护中采取了更多的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自动化计划、自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继电保护技术的监测、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因为各种新旧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专用性,继电保护技术在现实中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否解决这些形形色色的复杂问题,严重关乎到电力正常的输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当前云技术已经成熟,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技术都得到了应用。为了以后电力事业的发展,这些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下面就分析主要的技术,并分析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具体应用情况,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计算模式;电力调度系统;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54-01  调度系统是电网中的中枢神经,有效对电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缆交接箱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空间光耦合技术,通过监测光路特征参量实现对交接箱状态的监测。系统无需现场供电,并且利用现有的光缆网络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人性化的软件平台,为光缆交接箱的运维效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光缆交接箱 安防 在线监测 光纤传感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57-01  1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软件设计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了应用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应用带来参考和借鉴,提高软件设计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农业气象系统,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58-01  前言  软件设计模式对农业气象系统的开发也是极为
期刊
[摘 要]现代发展日新月异,各方面都有了变革与发展,也给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的效率需要单位领导、各个部门以及每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协作配合,管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综合工作能力,在学习和完善中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水平和能力。本文分析办公室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提高效率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电力自动化也越来越受到电力企业的重视。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对电力自动化的各项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 现状与发展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60-01  前言  如今,电力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锅炉燃烧技术,HTAC锅炉具有换热效率高、节约燃料、低氮氧化物生成和燃烧室温度高而且均匀的优点,但存在两端蓄热体温度不平衡的问题。蜂窝陶瓷蓄热体和换向阀作为HTAC锅炉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蜂窝蓄热体蓄热量大,换热速度快,经久耐用。换向阀需要15s~30s进行一次换向,还要承受烟气灰粒的磨蚀的影响。  [关键词]HTAC锅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蓄热体;换向阀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从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几个方面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着重阐述了继电保护在当前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继电装置的保护类型和供电系统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功能。  [关键词]继电保护;供电系统;原理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64-01  在电力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