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瓮安县中医院肛肠皮肤科就诊的8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瘢痕的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Wexner便秘评分系统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与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相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更高,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更快,病情的复发率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双柏散治疗效果,促进双柏散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双柏散临床应用、用法用量、药用辅料、不良反应、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综述.结果 双柏散在临床应用范围广,且疗效显著;双柏散由粉剂制成糊剂时可使用蜂蜜、水、醋、凡士林、酒等不同辅料敷贴于患处;双柏散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反应;调制辅料、外敷剂量、每次外敷时间、用药疗程未明确统一;未见报道不同用法用量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结论 双柏散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为明确不同用法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有关中医药治疗瘟疫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纲目中.用中医药疗法防治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将多种药材进行合理配比后形成方剂,综合调配各个药材的药性,以产生合理有效的治疗作用.苍术多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寒感冒等的治疗中,其在治疗瘟疫的方剂中多次出现,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探究其药效和临床用药规律能够为临床防治瘟疫提供参考.
出现严重的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手术麻醉后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是减轻麻醉后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手段,但因此产生的镇痛不足可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同样不利于其术后恢复.近几年,随着术后加速康复(ERAS)理念的提出,多模式镇痛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中.多模式镇痛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为全身麻醉中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或不用阿片类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是对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在围手术期应用可行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结直肠息肉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可能具有预防结直肠息肉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维生素D预防结直肠息肉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