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探析

来源 :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365JT施工斯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国的绝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道路365JT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现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365JT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在当前公路建养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原因及防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无接缝;舒适
  
  1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类型
  
  (1)桥头跳车桥头跳车一般是台背填土压实不足,导致填土在台背后数十米范围内下沉。其特征为:沉降在行车方向是渐变的,延续距离相对较长,路面的整体强度未受破坏,路表面也少有损坏,但行车时具有明显的“波浪”感。
  (2)沉陷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
  (3)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①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一般认为这种裂缝不可避免,对路面的整体性没有损害。
  ②纵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如发生在半填半挖处的裂缝。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有时,车辙边缘也会有纵裂缝。
  ③龟裂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沥青路面老化变脆,也会发展成网状裂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下。
  (4)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①结构性车辙由于荷载的作用,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这种车辙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成凹字形。
  ②磨损性车辙由于车辆不断地磨损路面,特别是大量重型超载车辆渠化行驶在主车道上,磨损路面也会形成车辙。
  ③流动性车辙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这种车辙一方面车轮作用部位下凹,另一方面车轮作用甚少的车道两侧反而向上隆起,在弯道处还明显向外推挤,车道线或停车线因此可能成为变形的曲线。
  (5)坑槽沥青路面的坑槽往往都有一个形成过程,起初局部龟裂松散,在行车载荷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
  ①压实不足性坑槽一般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度太高,使沥青老化,粘结力降低,脆性增加,导致压实不够,粘结不牢,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形成坑槽;另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太低,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形成坑槽。
  ②厚度不够性坑槽路面下面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部分混合料易被“带走”,形成坑槽。
  
  2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形成原因
  
  (1)路面结构设计上的问题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只用弯沉控制设计,忽略层底弯拉应力是否合理,变化幅度达100℃的冬夏温差(0℃-8℃)对于半刚性基层和面层的温缩开裂的作用。另外,设计时没有考虑防止反射裂缝问题,路基路面应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设计。还有,结构层设计厚度太小也是导致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之一:路面面层受行车水平力和垂直力的综合作用,在面层结构内产生剪应力。从力学角度而言,这种综合作用越大,面层产生的剪应力就越大。对车辆在公路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车辆启动.制动处,纵坡较大的坡道以及合成坡度较大的弯道内侧,路面面层所受车辆的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合力较大,较易发生剪切破坏。同时,据有关资料分析,剪彩应力对路面的破坏一般在路面表层的5cm-8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影响逐渐消失。
  (2)路面原材料我省沥青材料主要有盘锦90号和140号道路沥青,由于我省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最低温度0℃),夏季炎热(最高温度70℃),四季温差大(变化幅度100℃以上),要求沥青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力、抗老化性
  能、高低温稳定性能。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运输超重载现象严重,对沥青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沥青材料性能不过关是我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沥青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广应用改性沥青已势在必行。
  (3)施工质量问题。
  ①对透层油或粘层油的作用认识不够,造成各结构层间连续性和粘结性差,如为降低工程造价摊铺面层前基层不洒粘层油,或洒布工艺控制不严造成计量不准。油膜不均匀、不连续稠度;基层清扫不净,残余浮土、碎石、油污等形成隔离层。
  ②我省半刚性基层施工初期曾使用五铧犁拌合,后期主要是拌合机路拌,刮平机和压路机组合摊铺,极易造成水泥等粘结材料拌和不匀。基层顶面泛浆形成光滑的灰浆层或硬壳,从而层间粗糙度不足。目前全省正在大力推广工厂拌合。摊铺机摊铺的工艺,基层质量明显提高。
  ③面层铺筑过程中易出现压实度不足,造成面层内部孔隙率较大,使得沥青混合料粘结力。防水性能下降,如碾压设备不当或碾压遍数不够;拌和厂离施工现场较远,运距过长,运输途中沥青混合料热量损失较大,运至现场后温度不能满足铺筑要求;为保工程进度低温施工,或拌和过程中油温过高致使沥青老化。
  (4)路面渗水高速公路路面面层损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路面渗水所引起的。天气降水渗到沥青面层中而排不出去,这样在汽车荷载及温度变化的作用下,沥青面层产生破坏。
  (5)超重载运输问题超重载运输导致路面早期破坏,缩短路面设计使用寿命,增加额外补强或改建费用。因此,路面实际使用寿命与超限运输之间的定量分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3 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1)尽可能减薄沥青面层厚度由于以下四方面原因,高速公路路面厚度可酌情减薄,控制在9cm-12cm之内。第一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半刚性材料层(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用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能力。第二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的沥青面层,而是用优质沥青。第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缩裂缝。第四是一般来说厚的沥青面层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2)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①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②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③沥青的选取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的改性剂,以提高基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李勇.沥青混凝土转运车的拌和结构设计与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
  [2]田小革,郑健龙,张起森.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
其他文献
国际经济史上,国际贸易问题的争端始终要落在国际货币兑换的议题上,远的有上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争端引发的西方各国货币竞相贬值案例,较为近期的则是1980年代的日美贸易争端签署的广场协议 。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过去的10多年来,快速崛起的中国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平均每年高达3500亿美元。中国的GDP也在这10多年里增长快速,外汇储备曾经一度高达4万亿美元,并成了当今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近
期刊
期刊
EISA (European Imaging and Sound Association)欧洲影音协会是欧洲最大的影音媒体组织、由来自20个欧洲国家的50本影音类杂志组成,每年他们的媒体代表都会齐集瑞士日内瓦,
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思索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当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发现当下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制度,作风建设表面化,组织建设
近日,以山西宇信运城销售部成立暨高科技设备展为主题,山西宇信缝制机械有限公司侯马分公司承办的晋南先进缝制设备展销会召开。本次展会主要以缝纫行业内两大知名品牌日本兄
期刊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回顾2004年,在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指导下,广东经济发展中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抑制,经济发展更趋理性,全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040亿元,同比增长1
船闸是航道的过船建筑物,是航道的咽喉,对水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交通部门通过高层次引进、公开招聘、选调等各种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船闸一线,充实了一
由浙江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热电厂2×35万千瓦项目日前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拟建设2×350MW超临界燃煤直接空冷抽凝机组,具备700吨/时供
邱建林拒绝接受嗟来之食.性格倔强的他,同样拒绝在PX行业失衡的游戏规则中让步.rn他被外界视为最难管束的民企老板、一个石化行业巨富.也有人说他是一个面容憨厚但唯利是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