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听唱中的多维体验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wl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高,加上注意力又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使听唱学习更有效,本文通过一些实际课堂案例来探讨如何在听唱过程中运用各种感官来立体多维的体验,从而更快速有效的欣赏与唱好歌曲。
  【关键词】听唱;多维体验;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听唱中的多维体验是指老师在让学生听唱音乐的同时,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视、听、想及肢体多种感官协调合作,达成音乐体验的目的。它将听音乐的耳朵、视谱看图的眼睛、律动着的身体、歌唱的嘴及迅速反应的大脑之间建立起一种分析、交流、合作的密切关系,引起学生对音乐丰富、美好的情感共鸣。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新颖、富有挑战的教学内容,自尊心特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针对这种现状,我考虑在听唱教学中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维的体验,达到在快乐中立体地感知音乐。尽管我也是才刚刚开始摸索、尝试中。但还是品到了些许甜味,看到了一丝曙光。
  一、 音乐中模仿老师动作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都玩过网络小游戏吧。”学生面露喜色都表示玩过。“接下来我们在音乐课上玩玩,看你能过几关。要求是,听歌曲第一段时,在用心听的同时注意看老师的动作,歌曲播放到第二段时试着和老师一起随乐而动。假如你基本和老师的动作一致就过初级关了。”随着前奏音乐开始,老师用右手打三拍子的简单三角形图示,第一乐段中
  , 老师右手用指挥的基本手型在胸前每两小节拉出一条“
  ”的弧线,第二乐段时,
  ,时,老师把手移高放在额前同样的手势做两个反向的弧线“
  ”。并且动作稍微夸张,幅度加大。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手,似乎我是在变魔术。第二段时,都小心谨慎的加进了自己的动作,由于刚才观察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加上老师在音乐中的各种动作本来也就三个,而且又有一定的规律。学生都顺利过关。过第二关是让学生为刚才在音乐中的动作解密。学生们感觉是在过关,都抢着回答,老师的第一个动作表示这首歌是三拍子马上就被全班同学一起破译密码了,老师马上补充这是船歌体裁歌曲的显著特点。第二个动作的密码引起了一番争论,有的说是表示音的强度不同,有的说是高低不同,在学生很想知晓真相时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力度,最后学生自己得出每两小节的旋律是中间高,两边低,力度也是两边弱,中间稍微强一点。一个学生还说,看来音高的地方往往力度就强。我马上予以肯定。过第三關时要求第一段时,边用“噜”哼旋律或背唱歌词,边跟牢老师的动作;第二段时,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稍作点评,总结。
  老师以玩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又在期间落实了很多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及合理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学习。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一辈子的嗜好。在过关开始时,学生的眼睛紧紧盯着老师,因为不看仔细就影响下一环节的模仿,而且耳朵又要关注音乐,因为得知道是在怎样的音乐中展示的动作。这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已经高度集中。第二步,还要加进肢体动作和哼唱旋律。从开始学生看老师玩音乐,到后来陪着老师玩音乐,最后自己自由地玩音乐,在层层互进中,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品味音乐,体味音乐,感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了。若没有那份投入和认真,也就不可能有那份情趣和兴致盎然!
  二、 与聆听音乐同步的多维体验
  音乐学习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只有当学生的手、眼、口、心等都处于动态中,并参与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地去探寻、领悟、体验。这样,枯燥的音乐知识就形象化,集体化,可视化了,拉近了学生和音乐的距离。瑞士音乐教育家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用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
  初中生课时少,把课上得紧凑有效是当务之急。假如可以就尽可能加入音乐的同步多维参与。如在巩固聆听《游击队歌》时,根据力度不同变换动作(力度强时昂首踏步、力度弱时马上猫起腰,低下头快速前进。)体验中学生很自然就联系到游击队的作战特点,有时和敌人正面交锋,有时又要在轻纱帐里偷袭埋伏。如在欣赏交响音画或形象性较为突出的器乐曲时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作画。不需要很高的绘画质量,也不一定要画出具体的事物,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带着想象聆听,从听觉引发感觉,产生形象,以简单的线条、色彩、直觉地反应表现音乐。
  三、 与歌声同步的多维体验
  记得在上周教学初一的歌曲《雪绒花》时,我故意说: “同学们,今天真冷,老师好想不弹琴,是否可以让你们用声音来模拟伴奏声。”看到学生的神情不很肯定,我就又说:“没信心了吧!”同学们中计了,纷纷表示我小瞧他们了。然后我就先让他们根据幻灯片上老师提供的简谱及简单分解和弦的伴奏,结合老师的指挥手势帮助,唱准135、146、745(7是低音),熟练后马上换“嘣”来唱,在学生能独立唱准并声音统一有表现力时,要求学生连续唱两遍,第二遍时老师悄悄地加进柔美的中文歌词,开始声音弱,当学生的伴奏还是很稳时,适当加强。这时,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很享受。尽管唱得内容很单调,但内心却被自己的杰作陶醉了。然后,学歌曲时,学生们很认真,不多时间就唱得像模像样了,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唱伴奏和旋律。再尝试用英文歌词唱,学生学得很欢。看到学生意犹未尽,我建议在高音又是长音
  ——的二三拍处加(唰唰)增色。这样就有了三声部的音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总感到自己是发明者、探索者、研究者。初中生的这种需要更加强烈,如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这种需要就会逐渐消失,求知的欲望也会渐渐消失。音乐课最重要的就是听唱活动,因此,在听唱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音乐要素,精心设计出可以在同步练习体验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多维有效地体验音乐。
  参考文献
  [1]程泽.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现代交际,2010(02).
  [2]周黎藜.新课改视阈下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亚急性脊央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征及评价诱发电位检查对S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SCD的临床特征及秀发电位改变,结果:全部病例发病与维生素B12缺管有关,病因有办大部切除、胃炎、
【摘要】我国在过去很看重物质文明建设,但随着与世界接触的增多,也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二胡是精神文明中的关键组成要素。故此,在二胡艺术创设时期就要详细地了解到意境的特色展示。本文主要从二胡意境营造的角度探寻问题,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将二胡中鲜明的意境特色呈现出来。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意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二胡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显著拉弦乐器之一。
交响诗《力量的抗衡》是作曲家郭建勇创作的一部大型现代交响乐作品,作者以高尚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作曲技法赋予了这部作品动人的艺术色彩。本文主要从创作动机与创作理念、音
一、当前青海省中小城市交通管理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1.现有的城市道路面积已不能够适应日趋增加的交通流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