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哲学发展新路向:符号实践哲学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和生活世界是历史和具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符号为主要存在方式的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的符号本质进一步凸现,人与外部现实世界的互动表现为信号互动基础之上的强烈符号互动,人类实践的本质是符号创制活动,生活世界的本质是符号世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实践哲学转向分别是符号实践转向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符号世界的凸显必将推动两种转向合流,并催生出符号实践哲学。
其他文献
新媒介时代,由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交融而成的泛传播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研究泛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的解构入手,分析了泛传播在民主性、互动性、传播效率、全球
一、青年反文化运动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掀起席卷全球的反文化运动(counter culture movement),这次运动的主角是波普时代的年轻人,所以,这次运动又称青年文化运动。反文化是指同资本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包括道德、宗教、伦理、文化等)、政治制度相对立而言的一种文化形式。这些主张反文化的年轻人在反主流社会文化的共同目标号召下,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妥协的斗争。反
中晚唐的“苦吟”不仅是一种苦思的写法,还有更多的内涵。第一,苦吟诗人在人群上以科举穷士为主,内容上以吟苦及苦闷的消解为核心;第二,苦吟还体现了穷士诗人在困境中逆俗自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X(啊)X(啊)的”、“X(啊)Y(啊)的”两个结构在形式上相似,表义上也较相近。文章考察了两种结构中X、Y的类别,限制以及两类结构各自的语法意义,并从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