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班通”电脑的软件维护策略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2004年起实施“班班通”以来,目前100个班级已全部到位。六年实践深感“班班通”设备的维护保养,因其地理位置分散、应用需求多样、使用人员不定的特点,有别于单机,也有别于机房。本文就其电脑软件部分的维护策略进行阐述。
  一、启用还原,系统快速恢复之捷径
  新装电脑速度飞快,然而随时间推移,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网页时常打不开,频繁死机,整体速度显著下降,甚至系统崩溃,启动都成问题。为避免病毒攻击,防止无意的破坏性操作,保护软件环境,我们开始使用还原功能,或创建还原点,或建立备份,需要时只要几分钟系统就能恢复如初,系统恢复、重装因此而变得简单。
  二、穿透还原,二层对比更新之关键
  网管“管”系统,教师“搞”应用,系统由网管负责,各自不同的应用则由教师承担。安装了还原做了备份,备份还原的密码需要统一管理,各类教学需要的新软件,谁负责安装?系统补丁还要不要打?杀毒软件(防火墙)要不要装?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为此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打全系统补丁,安装杀毒软件,会影响速度,装了还原这些就不需要了,有问题时还原就行。至于新软件的安装,可定期调研,定时安装。实践证明此法欠妥。由于病毒的侵入破坏,单机系统损坏是常事,还原恢复成了网管的主要工作,工作量巨大。虽然使用了开机立即还原,单机故障显著下降,网管的工作量也锐减,但上网时遭受病毒和木马侵袭司空见惯,网络时断时通、时快时慢,整个校园网的安全和稳定受到了严重影响。新软件安装的滞后,也影响了“班班通”的使用,教学中的电脑使用效率很低。
  第二阶段:校内一次“震荡波”病毒的流行,维护方案有了改变。“震荡波”病毒能利用微软系统漏洞,在网络上自动搜索存在漏洞的计算机,并通过这些计算机进行下一轮的传播。系统新还原的电脑,只要没有安装相应的补丁程序并接入互联网,就有可能马上被感染。现实让大家明白:启用了还原功能,装杀毒软件还是需要的,定期打补丁,升级病毒库也是必要的。
  微软系统补丁一月集中出一次,“危重补丁”则随时推出。早期我们通过“先去还原后安装,做好备份再还原”来实现的。每次当位置分散于各楼层的几十台电脑更新完成时,网管都已“精疲力尽”了。显然这种单机式的维护方法不经济。后参照机房维护方法,采用增量备份,每次打完补丁后建立新的增量包,同时通过网络部署下去,总算省心省力了。
  第三阶段:随着“班班通”数量的增多,应用的不断增强,不同批次电脑软件的统一安装问题,软件版本间兼容问题等越来越多,诸如教材配套光盘上的软件等需分年级安装,教学需求差别化较为突出。这种增量式的方法,效率在降低,局限性逐步显现。
  由此,维保方案需要再度变更。网上搜索后我们选择了“二层对比更新”方案,其特点为:纯软件架构,系统可设置开机立即还原,文件通过服务器上的更新达到客户端的更新,软件安装时服务器端可以推送,也可以客户端按需下载。特色技术是“穿透还原”和“绿化”安装。
  1.采用“穿透还原”技术,实现还原更新的和谐融合
  应用“穿透还原”技术可轻易实现既还原又更新的功能。应用此技术的软件较多,如讯闪、易速、网维大师等。我们借鉴活用了网维大师。服务器端按使用说明安装,客户端做了变通。硬盘分4个分区、C盘安装操作系统类软件、D盘作为各类网络应用的缓存盘或临时盘、E盘安装应用软件、F盘作为本地个性盘(如我的文档、收藏夹等均移动到此)。C、D、E盘开机即还原,F盘不还原。对于杀毒软件的穿透更新,通过网维大师的“系统安装”通道或者开机通道得以实现,系统打补丁则有专门的功能菜单方便穿透更新。D盘开机即可清理前次使用留下的“垃圾”。E盘的应用软件全部都能穿透还原,可从服务器上推送到本地,也可在本地手动下载。在本地空间储满时,网维大师能根据使用频率,去旧存新,自动去掉低频使用的本地文件。
  2.采用“绿化”技术,实现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分离”
  大家知道,有的软件需要安装才能运行,有的软件复制即可运行,有的需要安装到本地,有的则可以存放于网络。“绿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差异化软件安装的强度,平台上的所有应用软件复制就能运行,方便了教师的使用,进而推进了“班班通”的使用。网维大师提供配套的“注册表提取”工具,方便实现软件“绿化”。
  三、虚拟技术,本地软件扩展之秘方
  传统方式把软件全部安装到本地,因教学需求无限与硬盘空间有限的现状,造成系统扩展性差。如按嵌入式终端方式,把全部软件存放于网络,稳定性值得考虑,对于中小规模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因网络设备、线路的建设标准比较低,网络故障率高,一旦网络出现故障,那就是灾难。“虚拟盘”技术的应用,可在服务器上设置无限多个共享磁盘,只需扩容服务器硬盘,客户机即可轻松拥有海量硬盘。结合“虚拟盘”技术实现软件按需存放,把高频使用的软件“穿透还原”安装于本地,把低频使用或局部使用的软件存放于“虚拟盘”,既可方便系统整体扩展,又可减少文件网络存放的风险系数,达到优势互补。
  四、镜像通用,多类配置网络之核心
  使用中重装系统是难免的。一方面,还原并非一劳永逸,还原也有失效时,特定情境下甚至起了反作用,穿透还原可为我所用,也可能为病毒木马所用,如电脑感染“机器狗”病毒后,病毒会穿透还原,造成还原失效。另一方面,“班班通”是多批次逐步配备的,配置不同,甚至同批次的也因为维修更换而变成不同配置,备份并不通用。
  因位置分散,采用“单机法”安装,费力耗时。因配置不同,采用“机房法”维护,效率难以提高。为兼顾单机维护和网络批量安装,通过多种技术的整合,我们形成了一套“通用镜像备份与网络批量安装”的实用方法。主要涉及4个环节。
  1.DHCP服务器和“虚拟盘”服务器的架设。前者为远程启动服务,后者存放镜像文件。
  2.引导方式的设置。一般用PXE网络引导,当网络有故障时用USB设备引导。两种方式均采用XPE启动。在应急状态下启动XPE,电脑以“嵌入式”终端方式使用。
  3.镜像制作和存放。采用XP封装技术,可制作出通用的安装镜像,建立MAC地址、计算机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可实现恢复时全自动安装设置。当新增电脑或更换硬件时,编辑镜像文件增加新硬件驱动就可以。使用虚拟盘技术,镜像文件存放于服务器,可解决多点单机维护时传统共享文件的连接数限制等问题,克隆时稳定且速度快。
  4.恢复安装方式。客户端单机启动或者网络启动后,克隆虚拟盘或者本地盘上的镜像文件实现恢复安装。或者客户端启动后,等待服务端的网络部署,批量克隆镜像文件,实现恢复安装。
  五、促进应用,快乐网管尽职之体现
  应用的基础是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稳定需要技术支撑。多种技术的应用是网管的维护策略,也是教师教学与技术的整合之道。不同批次、不同配置的电脑,呈现同一风格、同一使用习惯等操作状态,体现出“班班通”电脑的公用“共性”,教师随处都能得心应手地操作。“智能化”的软件安装、不同年级提供不同资源等时时体现着差异化的“个性”,“收藏夹”等个人设置可以自我设定不被还原,方便实用。即使上课时系统出现问题短时无法处理,也可以使用远程应急启动XPE,上网、播放课件等功能一应齐全,教学依旧顺畅连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双载波调制(DCM)是由ECMA-368标准所定义的基于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超宽带无线电平台中的调制方案。为了支持1Gbps的数据率,采用改型双载波调制(MDCM)方案,并采用低密度奇偶校
针对阀控液压缸位置的精确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 PID闭环控制系统。在Proteus软件中建立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临界比例度法进行PID参数的整定,有效地
[目的]了解某医院的医学实习生群体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索适合教学医院医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广西区内某医院的所有在岗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调
采用文献归纳、专家咨询、小组座谈和定律演绎法,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优化法律体系、解决监管协调力与执行力问题、完善政府服务、应对新媒体、迎接国际贸
英特尔未来教育家庭中有两名主要成员:核心课程项目和基础课程项目。核心课程项目因为被纳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而被大家所熟悉。基础课程项目则是面向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支持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基础课程项目中,处于“国家—省—校”中间环节的主讲教师并非由省市学科骨干教师或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家承担,而绝大多数是农远“模
进入21世纪,新媒体异军突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日益受到来自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报纸的发行量正在下降,读者正在流失,广告投放正在减少……同时.随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