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学院高职生进行调查并作现状分析,找出24式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实现优化24式太极拳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太极拳 高职生 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 I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104-01
24式太极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修课之一。优化24式太极拳教学直接关系着高职生练习太极拳的效果。现对如何优化24式太极拳教学进行简析。
一、对学院高职生的现状分析
高职生大部分已经成年,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体育意识。对不同生源地高职生进行的访谈,发现目前高职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还有许多生源地的高中体育教学仍以“放羊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造成学生体育意识薄弱,普遍身体素质不高,身体协调性差,体育学习兴趣低,学习体育技能较慢。
第二,绝大多数高职生不了解太极拳,不喜欢学习太极拳,对学习太极拳兴趣很低。
二、对学院高职生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2012、2013级高职生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41份。统计如下:
第一,对太极拳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一点的占17% ,比较了解的占0.6%,非常了解的为0,不了解的占82.4%
第二,对24式太极拳的兴趣爱好:想学习24式太极拳的占4%,不想学的占85%,无所谓的占11%。
第三,对学习24式太极拳的难易程度:认为容易学的同学占13%,认为难学的同学占87%。
三、对高职生24式太极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职生普遍不够了解我国太极拳文化。
第二,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24式太极拳兴趣较低,不利于教学。
第三,高职生普遍体育意识淡薄,体育锻炼少,协调性差,导致教学难度大。
四、对我院高职生24式太极拳教学的优化策略
1.强化语言艺术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强与弱,教学方面的生动与否,是学生理解课程、心理定势、情感变化和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即体育学科的特点,来操作学科语言,力求语言表达方面更具艺术性,增强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感染力,收到更好的太极拳教学效果。
2.通过多种媒介展示太极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太极拳具有自身的运动特点,比如杂而多的动作、多变的运行路线、深奥的拳理等,这些都必然对青年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产生影响。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常常会有摸不着头脑,单调乏味,坚持不下去的情绪。故而,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太极拳教学之前,体育教师可通过录像、光盘等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优秀运动员的太极拳表演,教师现场可以边展示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边讲解太极拳的健身技击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第一,讲解太极拳运动特点。展示太极拳动作,通过不同形式的动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动作的概念。
第二,学习基本手型和步型。分别讲解并练习拳、勾、掌三种手型,仆步、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等多种步型。不需要一次课全部完成,每次课前需要讲解新学动作涉及到的步型。
第三,讲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眼法等特点。
4.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法,用来完成基本动作教学;完整教学法,则用来使学生尽快掌握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一动作和前几个动作的完整连接。
第二,运用不同的示范位置、示范面和比较示范的教学方法。太极拳运动路线多变,需在不同的位置示范,示范者位置应该在套路前进方向的斜前方。教师示范,可以采用正面、侧面、镜面等不同示范面,方便让学生看清动作。教师示范,可以采用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比较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
5.使学生了解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功能和用法
太极拳的本质功能是技击、防身。高职生对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很感兴趣,教师要详细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技击含义,使学生明确每招每式的用法,增加对动作的了解,从而有目的的练习。这样训练,学生不仅能准确记住每一个动作的方法,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来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6.把音乐伴奏加入太极拳课堂教学
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后,为增强其节奏和连贯性,教师可利用音乐伴奏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枯燥感,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
综上所述,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了解高职生的基本情况,对高职生的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找出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教学策略,以优化对高职生的24式太极拳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太极拳 高职生 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 I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104-01
24式太极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修课之一。优化24式太极拳教学直接关系着高职生练习太极拳的效果。现对如何优化24式太极拳教学进行简析。
一、对学院高职生的现状分析
高职生大部分已经成年,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体育意识。对不同生源地高职生进行的访谈,发现目前高职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还有许多生源地的高中体育教学仍以“放羊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造成学生体育意识薄弱,普遍身体素质不高,身体协调性差,体育学习兴趣低,学习体育技能较慢。
第二,绝大多数高职生不了解太极拳,不喜欢学习太极拳,对学习太极拳兴趣很低。
二、对学院高职生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2012、2013级高职生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41份。统计如下:
第一,对太极拳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一点的占17% ,比较了解的占0.6%,非常了解的为0,不了解的占82.4%
第二,对24式太极拳的兴趣爱好:想学习24式太极拳的占4%,不想学的占85%,无所谓的占11%。
第三,对学习24式太极拳的难易程度:认为容易学的同学占13%,认为难学的同学占87%。
三、对高职生24式太极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职生普遍不够了解我国太极拳文化。
第二,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24式太极拳兴趣较低,不利于教学。
第三,高职生普遍体育意识淡薄,体育锻炼少,协调性差,导致教学难度大。
四、对我院高职生24式太极拳教学的优化策略
1.强化语言艺术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强与弱,教学方面的生动与否,是学生理解课程、心理定势、情感变化和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即体育学科的特点,来操作学科语言,力求语言表达方面更具艺术性,增强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感染力,收到更好的太极拳教学效果。
2.通过多种媒介展示太极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太极拳具有自身的运动特点,比如杂而多的动作、多变的运行路线、深奥的拳理等,这些都必然对青年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产生影响。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常常会有摸不着头脑,单调乏味,坚持不下去的情绪。故而,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太极拳教学之前,体育教师可通过录像、光盘等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优秀运动员的太极拳表演,教师现场可以边展示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边讲解太极拳的健身技击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第一,讲解太极拳运动特点。展示太极拳动作,通过不同形式的动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动作的概念。
第二,学习基本手型和步型。分别讲解并练习拳、勾、掌三种手型,仆步、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等多种步型。不需要一次课全部完成,每次课前需要讲解新学动作涉及到的步型。
第三,讲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眼法等特点。
4.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法,用来完成基本动作教学;完整教学法,则用来使学生尽快掌握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一动作和前几个动作的完整连接。
第二,运用不同的示范位置、示范面和比较示范的教学方法。太极拳运动路线多变,需在不同的位置示范,示范者位置应该在套路前进方向的斜前方。教师示范,可以采用正面、侧面、镜面等不同示范面,方便让学生看清动作。教师示范,可以采用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比较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
5.使学生了解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功能和用法
太极拳的本质功能是技击、防身。高职生对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很感兴趣,教师要详细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技击含义,使学生明确每招每式的用法,增加对动作的了解,从而有目的的练习。这样训练,学生不仅能准确记住每一个动作的方法,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来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6.把音乐伴奏加入太极拳课堂教学
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后,为增强其节奏和连贯性,教师可利用音乐伴奏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枯燥感,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
综上所述,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了解高职生的基本情况,对高职生的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找出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教学策略,以优化对高职生的24式太极拳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