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与实践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高校思政教育应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 以此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宽教学路径,将学生参与到思政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加强其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具备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对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化;应用价值;实践策略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这给我国综合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
  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在这些思潮的冲击下,学生变得愈发迷茫。
  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学生养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等高尚思想品质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能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价值取向,对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有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价值。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多元社会思潮便是其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当前社会上的思想非常纷杂,学生难以从中产生共鸣,导致其常会存在迷茫的情况。通过将红色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引入思想政治课堂,能帮助学生在纷杂的物质世界中保持心态健康,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人格,使其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很多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采用的方式过于单一, 通常是采用“教材 + 口授”的方式,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教师应转变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勇于将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以此更好地让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教学过程。
  多媒体设备能将抽象的红色文化内容具象化,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时,教师可将一些优秀红色文化节目为学生进行播放,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不觉间接受优秀思想品质的熏陶。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搭建专门的信息化平台,制作一些思想政治知识与优秀红色文化融合的微课,并将其上传到平台上,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看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内容,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引导阅读红色作品,结合思政内容讨论
  红色作品记述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血泪史,思想性、教育性十足。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红色作品,以此丰富他们对革命历程的认知,进而更好地对大是大非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养成高质量的思政素养。
  此外,教师可开展“红色作品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时,结合红色书籍、影视资料、戏曲等内容进行讨论, 以此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进行讨论时,教师不要只是站在讲台上,而应走入学生之间, 将他们讨论过程中的重要论点记在心中,并在评价阶段结合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
  通过此方式,教师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更加了解,还能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偏激思想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夯实教师思政基础,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为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教师要加强对优秀红色文化的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做到博学多才,这样方可更好地培养出优秀学生。
  良好的红色文化基础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扩充知识面,在无形中使其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为学生之后更深入地理解紅色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除了要学习思政教学方式,还要有意识研读与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等内容有关的书籍,在思政教学中将研习所得分享给学生,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通过此方式,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营养来源,教师应善于借助信息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思想政治学习氛围,并通过鼓励学生阅读红色作品、丰富其思政知识储备,以此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廖佚 .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J]. 辽宁丝绸,2021(01):60-62.
  [2]宋恬,库德来提·瓦哈甫,秦雪,钱树斌 . 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探析 [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03):102-104.
  (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各个阶段的学校都意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着力探究革新与优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形成的阅读习惯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他们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法律知识中,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他们难以真正明白其含义。因此,如何提升中职法律教学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法律知识,也成为了教师探究的主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以及在中职法律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据此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期能够提升中职法律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法律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互联网 + 教育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改革趋势,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来,并在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推动精准教学模式构建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论点,在阐述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内涵的同时,就其实践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大数据;精准教学;实践策略  一、大数据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当前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数据也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信息技术下的数据分析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大节省了教师们人力筛查各项教学数据的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而且,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之下,有效提升了教学的精准度,有利于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展开针对性弥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针对基于数据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了促进行业创新和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因此,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大数据就是以多元形式收集庞大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就能实现精准推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大数据技术,能够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课题对大数据视域下高中数学精准教学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视域;高中教学;精准教学;优化路径  大数据所具有的精准化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 +”经济时代的到来,英语逐渐渗透进各行各业,很多企业都把英语技能作为招聘的重要标准之一。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更要重视英语教学,尤其重视语法教学,结合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制定针对性语法教学方案。中职英语教师要巧妙结合职业技能,开发职业英语语法教学素材,利用学生熟悉的职业情境来降低语法教学难度;运用微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语法学习兴趣,让复杂的语法知识简单化;结合不同语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PLB 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逐渐在教育中实现广泛应用。其以问题为基础和载体,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习与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掌握机动的知识架构、发展高阶的思维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探究学习、人际沟通交往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致性。本文针对 PLB 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希望能
期刊
摘要:数学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趣味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问题情境教学是结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创设与数学教学内容关联和适应的具体的场景,形成浓郁逼真的氛围,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共鸣,在润物细無声中进入到学习的浓郁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迅速且准确地去理解教学的相关内容。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以数学问题作为主要的突破口, 思考是这一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创造问题情境的最鲜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潮流的掀起,以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交融发展,翻转课堂模式成为教育领域应用的先进教法。在中职学校, 翻转课堂这一理念和模式的引入契合了人才培养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究、实践力得到发展。当前,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教学形式 单一等因素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立足中职语文教学实际,重点研究了翻转课堂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 以发挥出其应用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有效开展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化学实验活动是学生认知知识、理解化学现象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取重复性开展实验活动的方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认知。通过加强和优化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固有的实验模仿中走出,使其围绕实验现象、过程提出问题,也可以围绕特定的探究任务进行知识探究, 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和操作中获得探究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