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小时候刚生下来开始学说话的那几年,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事。许多成年人也在接受教育,我们在学习什么?学各种技法,各种理念,各种办法,各种技能,说到底,其实是在学习新的语言。
  ——张立宪
  本栏主持 :权蓉
  本期嘉宾:张立宪
  以《春晓》这首诗为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春眠不觉晓——我的一个动作
  处处闻啼鸟——转移到感官
  夜来风雨声——由自己推到窗外,由人及物
  花落知多少——再由物回到自己的意识
  在当年没有电影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电影分镜头,甚至表达出了电影镜头所不能表达的心念。小孩背这首诗很容易,但背了这首诗之后,我们有没有可能让小孩模仿这种写作技法,用四句式写生活中的一个东西?
  台湾童书出版人郝广才老师长期教小孩写作,他让小朋友模仿《静夜思》写文章:
  床前明月光——我看到了什么
  疑是地上霜——感觉它像什么
  举头望明月——我又做了什么
  低头思故乡——产生了什么心理活动和后果
  很多小朋友写得非常精彩,精彩到超出大人的想象。当时听了郝老师的介绍后,我激动不已,想到自己的写作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开窍,突然灵感就来了,或者可以说——突然知道该怎么写了。
  我读过一本海明威的书,原著的内容我都记不起来了,但却非常清楚地记得他的三点式写法:写一个相对静态的远点,再写一个流动中的中景,再写一个更具体的突然运动的细微的点,就这三句话,纵深和开阔都有了。我马上就知道,未来我要写一个大场景或宏大叙事的时候,应该怎么运笔。
  其实这也是一种“反安装”的思路,大家和小朋友平时不妨多做这种练习,从日常熟视无睹的句子、文字中琢磨出很多乐趣来。
  另外,还要让小孩读一些“不那么好”的文字,这也很重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很多家长恨不得每本书都是经典,每本书都很精彩。首先这是不可能的。其次,别人看起来是经典,你读了却没有共鸣,也很正常。即使都读经典,也属于偏食。让小孩读一些不那么好的文字,对他的警醒作用会更大,这相当于在提醒他:我不能写得像他那样烂。
  曾有人排过一份名单,猜测地球上最可能是外星人的传奇人物,达·芬奇在这份单子上名列第一。我看展时真正的感触是,达·芬奇当年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很实用的。比如,他设计武器,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军事专家;他设计水车,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再从高处引向低处,他也并没有想成为一名水利专家;他画画,也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画家。
  那个年代不分文理科,也不分这么多专业,生活中需要什么,有什么需求,或者我对什么感到好奇,我就去做什么。看了展览之后,我在想:实用即大美。
  我们写作,学习母语,为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而苦思冥想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写一篇传世文章吗?是为了成为一个作家吗?这应该就是我们脚下所走的路途,而不是终点。
  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小时候刚生下来开始学说话的那几年,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事。许多成年人也在接受教育,我们在学习什么?学各种技法,各种理念,各种办法,各种技能,说到底,其实是在学习新的语言。
  语言是最实用的。对自己来说,语言方便思考;对社会人来说,语言方便沟通。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原来自己脑子里想一件事,想来想去总是弄不明白,后来学会一个词,或者学会某一种语言体系之后,思考会一下子变得非常有效率。和人沟通也是这样,你和对方若不处于同一种话语体系中,虽然大家说的都是汉语,但是彼此很难了解,很难说服对方。我们和小孩一起探讨写作,不用非得让他以后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让他吃这碗饭谋生。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文字的美——母语的美与思考的乐趣,和人沟通更加顺畅,就够了。
  高远疏落,是我对文字风格的一些体会。我们看一篇文章,一读就大概知道这个人是在什么状态下写的。有些人的文章,看一眼就知道他写得不情不愿、有气无力。
  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疏”字。我们写作的时候都太体贴人了,生怕对方理解不了我们的意思,生怕自己说得不够周到,所以把话说得太满,没有给对方留出余地。此时,“疏”就变得特别重要。
  写作中怎么做到疏落?我认为就是着重叙事,着重描述场景就行了。感受、评价、结果、道理,这些东西越少越好,把这些东西留给读者。
  有许多朋友爱讲笑话。讲笑话的人最不应该说的是什么?我觉得他第一句话不应该是“我跟你说个笑话啊,特好笑”。先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这种感受应该是属于听笑话的人的。如果你的表达技巧足够高明,笑话足够好笑,人家自然发笑,无需用這句话开头,否则用这句话开头,也是在打脸嘛。
  白描和写实,是我个人特别推崇的。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写实主义的好处是买一奉十。”你把这件事写出来,读者的感受千姿百态,这比你把自以为是的一个结局和评价灌输给读者要丰富得多,这就是写一奉十的好处。
  我希望好的文章就是平白如话。用大家都认识的、不用查字典就能读下来的字架构出一个非常美妙的空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了不起,是真正的大师。
  我们伏案写作,是因为自己想写,不把它写出来心里就难受,写的时候就是行云流水,不得不发。用充沛的情感、充沛的写作热情,把文字写出来后,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感受也是温润、润泽的,大家一起享受一种清白、清爽。
  从自己的心里走出来,走入到对方的心坎里,这是比较好的写作。也是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不管与什么身份的人交往,一种最好的结局。
其他文献
赵广贤是一位小学教师,从诗歌写起,用女性纤柔的触角与细腻的情感,构建绮丽的散文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无论饮食男女、耄耋老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或蹇翮远翥,或憨态可掬,或玲珑可人,或安步从容,争奇斗艳,光风霁月,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活出了自己的色彩。朴素的语言,炽热的情愫,难能可贵的童真和童心,让一朵朵生命的鲜花,在她的手上盛开。是的,她打开了一个关于文字或文学的梦想。  “
《红楼梦》里有句名诗: 一抔净土掩风流。我们领略了曹雪芹的文字魅力,对净土寄予深广的厚望。而作者笔下,一抔墙根土竟可以是治疗肠胃病的神药,且有那么好听的名字:太阳土。可见世间万物只要你切身关注,它就不平凡,就有爱与生命力,这是作者给予我们的暗示。  把墙根一搓土写得活色生香,如同墙角数枝梅,这土宝贵了,蕴含诗性与烂漫。也许它还藏着祖先的魂魄,才让民间念念不忘,相信土的神力、土的仁慈,也是相信太阳的
关于“遗憾”,我查过字典,字典里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我最喜欢的一个解释就是:我们能够去满足的心愿,却没有去完成,我们深感惋惜。  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有一件万分遗憾的事情。    记得大概在1971年,我们要去野营拉练,时间正好是寒冬腊月。我们要背着行李包,要背着红十字箱,要背上手枪,要背上手榴弹,还有几天的干粮,一共是60斤重。高原之上,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当时的温度大概是零下40摄氏度。  有一天
什么叫修行?下定义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一上来就走偏了。怎么走偏?那就是一说修行,就忙着找书籍,找导师,找讲座,找寺院,找“仁波切”。本来找找也可以,但我要立即作一个提醒: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  排除什么?排除大大小小的“惑”。  看破什么?看破大大小小的“惑”。  先说“小惑”。那就是我们平常不断遇到的疑惑、困惑。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一段段
最近天气一直阴晴不定,时不时来场雨,美编鹿鹿就因为好几次忘记带伞被淋了。周一早上再次被雨淋的鹿鹿到办公室后抱怨说:“我觉得我是特殊体质。”“哪儿特殊?”众人问。“就是我带伞它不下雨,我不带伞它一定下雨。准确率都快赶上天气预报了,多特殊!”鹿鹿解释。狐狸九听完接话道:“哦,那不是特殊体质,那就是倒霉!以后出门随身带伞,必定防倒霉!”“……”鹿鹿无语了。  立秋那天,为了赶时髦“贴秋膘”,大家就讨论说
从遥远的涛声中走来,你的身上还挂着《楚辞》的烟,拂着大汉的风,沾着六朝的雨,披着唐宋的霞。  從水韵吴风中走来,瘦西湖是你善睐的明眸,大运河是你飘扬的裙裾,东海的波涛是你的胸脯,二分明月是你的兰心蕙质。  最先为你写情诗的是那个叫杨广的隋朝皇帝,他在《江都宫乐歌》中咏道:“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东珠  达斡尔族女作家阿娜(曾用笔名安正雨),文字坚忍澄澈,像星空一样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读者。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她用伤痛告诉我们:大自然能够为所有的生灵疗伤止痛,能够让所有生灵寻回它迷失的灵魂,能够教给所有的生灵生存的智慧和意义以及价值,并带其走出混沌的空间。  “生命是新鲜的植物”,青春时代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一切都崭崭新,比如青豆初发芽暗生情愫地单恋一棵小小草儿;比如要带进棺木的初吻情景
/一/  绍兴大街上载客的三轮车篷,大都写着广告词“书圣故里”,王羲之《兰亭集序》也是好散文,乘酒意一挥而就,顾后且瞻前,惆怅而眷恋。  一千六百年前,王羲之、谢安及其门徒友人凡四十一人雅集兰亭,流觞曲水,抒怀赋诗,辑成《兰亭集》。王羲之乘酒兴作序,一挥而就《兰亭集序》。  我坐一辆三轮车去会稽山下的兰亭。有四十四名演员在扮演王谢及其门徒,着前人衣饰,仿前人姿态,在“之”字形的细微曲水边缘列座、流
一个泛黄的信封,把手写好的信件塞进其中,像是写下最珍视的心事一样郑重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是很多人多年前的回忆。没有网络通信的时代,收到一封信件的欢欣远非今天看到躺在邮箱里的一封封电子邮件可比。之前,一则“邮政编码将被取消”的新闻备受关注,虽然国家邮政局发表声明称,“取消邮政编码”是部分媒体误读,不过依然唤起了网友对填写邮政编码时代的回忆。  邮政编码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
多少根青草才能长成一根羊毛  多少亩红土才能约等于一张羊皮  多少个春天,多少条河流  才能换取羊肝、羊肺和羊心  迟缓的羊眼、羊角和羊蹄  它们该耗尽多少光阴才能把  滿肚子的羊奶送抵生的反面  在滇东北,在我的故乡昭通  有个疑问我一直无法问:  多少柄小刀才能结束一头羊的性命?  多少头羊才能组合成一个牧羊人?  我知道所有人都会选择终身沉默  因为一个牧羊人和一根草  他们的尺寸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