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来:宋元法乳传心印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宋元传统的研习是李有来先生陶冶情性的手段,而艺术家唯有在情性上升华才能真正在艺术上进入自然之境。
  虽然早就听闻李有来先生的大名,但有缘与他相识还是在2007的秋天。记得当时我初客京华,偶然间在一同学的家里见到他。此时的他已是名动京华的书画名家,而我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小子,但在他身边,我仍然感受到他的豪爽与平易。京城太大,人海苍茫,后来我们见面的机会不算太多,可每次邂逅之时,皆班荆倾尽,有相知之感。有来先生长我一轮,诸多场合均怡然提携,奖誉极深,这也是让我既感且愧的。
  在艺术状态里的“获奖书家”
  有来先生生长于江南和县,此地为南北水陆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八百里皖江的第一镇。那里有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由此可见当地民风也是崇文尚武,自古人才辈出,一代草圣林散之老人就生长于斯。李有来先生早年就受林散之及黄叶村等乡贤大家的启发,慧根早具,后从军游艺京华,先后受刘炳森、张荣庆、程大利等名公提携指点,渐入艺术之堂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路上,李有来先生是幸运的,但幸运的背后是他的真诚与勤奋。中国是个大国,茫茫人海,任何人想要在各自的领域稍稍取得点成就都是十分的不易,可即便如此,我总觉得一个真诚、善良、勤奋的人自会有其福报,在李有来先生那,我发现这一点没有错,也使得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也可以说是我与他交往中取得一个意外的收获吧。
  一直以来,李有来先生以书法闻名于世,在各类全国性的展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近几年来,先生关注的面逐渐深化,也更加沉潜,他自觉地回归到传统书法的法源里,安静游弋。在书法界里,各类展览的喧哗造就了许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明星及所谓“获奖书家”,但如果对艺术及人生没有清醒的认识,很多人迅速滑入了低谷。在我看来,李有来先生是殊为少见的在获奖后还能不为浮名所累,一直在艺术状态里的“获奖书家”。
  先生的书法世有定评,本不必我再饶舌,我最佩服的其实还是他那种在心性上的定力。从帖学这一块来说,这是目前各类展赛的热门,李有来先生书法上主要也是这一路,但我以为,他与后面一大批以“二王书风”或“新帖学”而获奖成名的书家相比,在艺术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分野,对于古人他是抱着一种敬畏之心在学习,注重的是精神意气的相感,而不是以某种所谓理性主义在解剖古人、复制古人。当世学帖者众,但多半是描摹形迹,集字而已,能从精神上解领是少之又少,但中国书法是一种人格文化,古人对书法艺术的关照是建立在对人格和人生关照的基础上的。而他在帖学一脉上的游弋,在技术上十分扎实和深入,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追求感悟古人在技法之外的精神世界。我曾见李有来先生一批王字风格的小行书,感到的是清雅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这种书卷气在当代其他作手的作品中难得一见,却跃然于他的作品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他静穆平和的心灵世界的一种外化。
  不信今时无古贤
  近年来,李有来先生又在山水画的研习中花了大量的功夫。在中国艺术中,山水画一直是大宗,古人在“澄怀观道”中确立人与自然的连结,故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文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因此,李有来先生从书法逐渐转向山水画可见其在心性上对那种自然与天道和谐的清空境界的向往。而且中国绘画本身也是与书法联系在一起的,他精于书法,由此进入山水画的世界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师法上说,李有来先生原先的山水画作品受当代山水画时风影响至深,在笔墨上颇能与当代名家相仿,而后追源溯流,研究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对于学习传统来说,一般人总说不能学当代人、近人,实未为确论,从历史上看,历代艺术大师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在笔墨格局尚未建立的前提下,一味标榜取法乎上,实际上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李有来先生在山水画上就是从当代人、近人入手的,但并不影响他进一步地追讨传统的法源。而且这个阶段对先生能较快地建立笔墨自信进入山水画创作的状态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李有来进入国家画院程师大利先生的工作室研修,在艺术上勇猛精进,取得了很大的收获。程师大利先生是学者型的画家,主张由读书进入传统,坚守中国画的笔墨本质,要求同学们追寻传统中最优秀、最本质的东西,即那种由笔墨生发开的对自然天道的关怀、对人生的关怀,而这一切与他的心性本身就甚为契合。在程师门下学习的过程中,李有来先生对山水画传统的认识更加深化,特别是程师的言传身教,在精神上对他的感召,更使得他坚定了艺术的道路,他的山水画风格也逐渐从雄肆走向了内敛和清空。
  观李有来先生山水画近作,我总感到清气袭人,显然他的作品是南宗一派,在笔墨上及艺术图式,他的山水画近作以宋元传统为归指,尤得董巨遗意,而淡墨渴笔,又可见倪黄笔趣及明人董其昌的影响。每见其写江南平远山川,清幽淡雅,其平缓连绵的山峦映带,温润清净的草木泽生,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均喻示着画家空明安详的心灵。如前文所说,他在书法上对传统的学习是主于心而非囿于形的,在山水画上他也是如此,对宋元传统的研习也是他陶冶情性的手段,而艺术家唯有在情性上升华才能真正在艺术上进入自然之境。这一点,如释家心印,以心传心,终成了悟,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
  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中,以禅喻画的现象十分普遍,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就是典型。禅家主清寂,又主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而在古人在山水画的传承中,一直也以心法为关擫,而李有来先生正是可谓具正法眼,能参古人之心的艺术家。除此之外,还有参悟自然之心,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天地山川,也是有情性的,这种情性也只能去静参,而非去描摹,黄宾虹说“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山水的情性,是非澄怀无以求之的,明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之性情,得其情性,山便得怀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李有来先生画山水画,一直努力在古人-自我-自然三者之间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是从心法出发的,关键在于心性的修持与打通,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则山耶、水耶,一片空明,自臻无上妙品。而在此前提下,他的山水画同样也是在理法上深入了传统的精髓,其落笔成形的绘画状态,如果没有对古人笔墨及树、石、云、水的造型娴熟的掌握,实际上也不可能想象。所以山水画家对古人名迹的经年临习,是必备的功课,李有来先生正朝斯夕斯的汲汲于此。古人以求法于迹之中,通法于迹之外,唯有以心法摄群法,以群法摄迹象,方是真正符合中国文化认识论的艺术状态。然而不幸的是,今日士风浮荡,能安于窗前做笔墨功夫的都属不易,更遑论参古人及天地化育之心,但少不是没有,李有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不信今时无古贤”,信也!
  绝纵肆而竞幽淡
  李有来先生的山水画从艺术境界上说,可谓颇得一个“淡”字,淡者,平淡天真是也。在中国艺术的审美体系中,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六朝鲍照形容谢灵运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一“笔简形具,得之自然”为“逸品”,并置其于“神品”之上;宋人欧阳修以萧条淡泊为难写之境;米海岳以“平淡天真”、“平淡趣高”作为绘画美的标准;明代董其昌更是说“诗文书画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实际上“淡”也是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精神一贯的准则,孔子说“绘事后素”,老子说“五色令人眼盲”,至于佛家特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淫发展起来的禅宗,更求清空萧淡的象外之象。一个“淡”字道尽了庄禅精神下的南宗山水画的密诀。因此,李有来先生以“淡”作为自己艺术的追求,正深符传统文化之要义。当然,要达到“淡”,即在于笔墨精微,更在于心气静穆平和。在现实生活中,李有来先生大方豪爽,但出人意料的是,笔底绝纵肆而竞幽淡,我则不免想到董其昌所说“淡之玄味,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是外表豪爽,但内心灵秀,而且他的山水画虽然“淡”,但笔厚气沉,呈现的是士大夫端正浑穆之气,这也是一般文人画手所不可企及。中国文化充满着辩证法,淡不能弱,重不可浊,唯有中正平和,静穆高古,有君子士风,方是大家追求的高境。为艺如此,为人亦然,而在这两个方面,李有来先生都做到了,这是我由衷敬佩他的原因所在。
  我与李有来先生同门问业于程师大利先生之门,但我一直视其为老师前辈,在为人和艺术上,一直受其启发良多。不论在书法还是绘画上,有来先生都可谓是一个传统派。坚守传统不仅是一个艺术主张,更是一个文化态度、人生态度。目前,我们尚不能对他的艺术做定论,但至少有一点,他这种状态值得我们钦佩。“江东旧义雪萦头”(陈寅恪诗),在当下来说,能坚守传统文化价值的人,需要承受更多的寂寞。我识先生虽然只有二载,但所期者,一世君子之交也,故与先生誓:各不立新义以负如来。愿先生允之。行文之余,成小诗一首,算作文章的结尾。诗曰:
  三昧频从笔墨参,
  高标奇逸出江南。
  宋元法乳传心印,
  一片烟云纸上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
摘 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既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又是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它对增强体质,巩固和提高课内所学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发展良好的个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本校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网球步法训练在普通高校教学的作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步法训练的辅助器材比较少,观念上不够重视步法训练;2.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练、队员对于步法练习不够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网球步训练比例较小,练习方法过于单调乏味,造成队员对步法练习不感兴趣,以致不喜欢步法练习,希望通过研究,为普通高校教学中的步法训练提供参考
摘 要: 广大体育教师在室外体育教学中,总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作者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体育课堂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突发事件 处理方法  体育老师每周都要上不少的体育课,或多或少地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室外课,比理论课的突发事件更多。如果老师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并加以引导,那么就会取得事
人人参予 摄影 路保林  自从此次新冠疫情开始,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词语:核酸检测。  咽拭子轻轻一刮,就能检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到底是如何做到让看不见的病毒无处遁形的?这么牛的技术又是如何被发明和应用到病毒检测这个领域的?从基因层面查寻蛛丝马迹  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釆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
期刊
摘 要: 2014年南京青奥会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中国承办的又一世界盛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为更好地利用南京青奥会对南京中小学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法治与青奥同行”,推动南京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渗透,本文从实际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南京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在迎接青奥会(简称“迎青奥”)期间的渗透情况进行研究,得出如下基本观点:“迎青奥”结合课堂常规
摘 要: 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体育教学在学生主观上的客观反映,将影响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影响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积极性 影响因素  学生学习动机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学习需要—学习愿望—直接学习动机—间接学习动机”这样一个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觉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