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本是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通过图画和文字来表达故事的一种读物,它能够引领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及图画和文字为一体的读物还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缺乏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在绘本阅读中融入审美教育的元素和解读,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培养幼儿的多方面素质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审美教育;方法策略
引言:
绘本当中生动的图画和文字解读,以及丰富的色彩构成所组成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形象,能够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清晰了解到绘本中所传递的故事内容,又能使他们感受到绘本的艺术价值,使其获得艺术层面的享受,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启蒙。一个真正优秀的绘本是一流的作者,写出了一流的故事,在配上了一流的插画,更重要的是,还汇聚了他们最可贵的的创意和童心。这样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他們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绘本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
1 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审美特点
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会主动关注到图画的艺术形象和特征,依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故事内容,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展开自由想象,从而对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启发作用。首先,绘本当中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色彩以及极具感染力的文字,都能够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充分感受绘本所蕴含的艺术美,培养他们对事物形象、色彩、意境等方面的审美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世界。其次,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自觉为画面内容注入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解投射到绘本中,让原本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有了生命和思想,从中深刻理解到绘本的含义和价值。最后,一个优秀的绘本不管从哪方面看都能得到启发和教育,他合理的构成、精致的装帧、连续丰富的故事等等都能为幼儿提供美的启发。再有就是,绘本中的故事性和艺术性能够使幼儿产生积极美好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心灵上获得愉悦和满足,达到专注忘我的境界。
2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
2.1 选择符合幼儿审美的绘本
一个好的绘本读物不管从封面还是装帧都能引发孩子对美的探索,从看到的第一眼就能被被它精致新颖的搭配和丰富的画面所吸引,激发孩子主动阅读的欲望。所以,在绘本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绘本的故事结构、色彩、风格、意境等,让幼儿在各方面都能感知到绘本所蕴含的审美元素,不仅要能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还能获得情感上的放松和愉悦。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适合绘本也有所不同,针对小班同学应选择故事简单明了,画面构成元素少,且具有游戏性的绘本,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是以剪贴画的形式呈现,画面构图简单,色彩丰富,特别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绘本的故事可以较为复杂,构图丰富饱满,能够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才能满足大班幼儿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阅读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音乐、布置故事场景、游戏互动等方式设置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情境,让幼儿能充分感知绘本的艺术价值,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绘本《彩虹色的花》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它相匹配的音乐《春》来作为背景音乐,伴随着音乐声,使幼儿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绘本故事的感染力,调动了气氛,让幼儿在主动思考的同时获得对美的理解和享受。
2.3 审美性的教学指导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也能带动孩子的主动思考性,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表情的搭配和生动形象的动作都能起到对幼儿审美教育的启发。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当中的文字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绘本结合教师活泼生动的描述,能够使他它所蕴含的语言美和音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次,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时不时向同学们提问几个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内容。
2.4 围绕绘本开展相关拓展延伸活动
教师不该局限于绘本中的内容,通过对绘本的学习,应该鼓励孩子们去探索绘本中其他审美教育元素。例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它丰富的色彩和鲜明的线条构成,极具韵律美和线条感,其中的图案构成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应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绘本的细节构成,运用简单的图案构成有规律性的装饰图画,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这种深入剖析绘本的审美价值,可以实现对幼儿德育、智育、美育的多种教学,是实现幼儿全方面发展的奠基石。
4 结语
绘本图画和文字结合的表现形式能够启发幼儿对审美的感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和内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都在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滋养着幼儿内心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宗兴霞,李学军.幼儿园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J].幼教园地,2020.01(003)
[2]张燕子.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J].文教资料,2018(018)
[3]姜辉.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审美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017).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审美教育;方法策略
引言:
绘本当中生动的图画和文字解读,以及丰富的色彩构成所组成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形象,能够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清晰了解到绘本中所传递的故事内容,又能使他们感受到绘本的艺术价值,使其获得艺术层面的享受,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启蒙。一个真正优秀的绘本是一流的作者,写出了一流的故事,在配上了一流的插画,更重要的是,还汇聚了他们最可贵的的创意和童心。这样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他們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绘本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
1 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审美特点
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会主动关注到图画的艺术形象和特征,依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故事内容,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展开自由想象,从而对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启发作用。首先,绘本当中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色彩以及极具感染力的文字,都能够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充分感受绘本所蕴含的艺术美,培养他们对事物形象、色彩、意境等方面的审美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世界。其次,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自觉为画面内容注入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解投射到绘本中,让原本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有了生命和思想,从中深刻理解到绘本的含义和价值。最后,一个优秀的绘本不管从哪方面看都能得到启发和教育,他合理的构成、精致的装帧、连续丰富的故事等等都能为幼儿提供美的启发。再有就是,绘本中的故事性和艺术性能够使幼儿产生积极美好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心灵上获得愉悦和满足,达到专注忘我的境界。
2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
2.1 选择符合幼儿审美的绘本
一个好的绘本读物不管从封面还是装帧都能引发孩子对美的探索,从看到的第一眼就能被被它精致新颖的搭配和丰富的画面所吸引,激发孩子主动阅读的欲望。所以,在绘本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绘本的故事结构、色彩、风格、意境等,让幼儿在各方面都能感知到绘本所蕴含的审美元素,不仅要能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还能获得情感上的放松和愉悦。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适合绘本也有所不同,针对小班同学应选择故事简单明了,画面构成元素少,且具有游戏性的绘本,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是以剪贴画的形式呈现,画面构图简单,色彩丰富,特别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绘本的故事可以较为复杂,构图丰富饱满,能够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才能满足大班幼儿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阅读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音乐、布置故事场景、游戏互动等方式设置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情境,让幼儿能充分感知绘本的艺术价值,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绘本《彩虹色的花》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它相匹配的音乐《春》来作为背景音乐,伴随着音乐声,使幼儿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绘本故事的感染力,调动了气氛,让幼儿在主动思考的同时获得对美的理解和享受。
2.3 审美性的教学指导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也能带动孩子的主动思考性,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表情的搭配和生动形象的动作都能起到对幼儿审美教育的启发。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当中的文字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绘本结合教师活泼生动的描述,能够使他它所蕴含的语言美和音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次,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时不时向同学们提问几个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内容。
2.4 围绕绘本开展相关拓展延伸活动
教师不该局限于绘本中的内容,通过对绘本的学习,应该鼓励孩子们去探索绘本中其他审美教育元素。例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它丰富的色彩和鲜明的线条构成,极具韵律美和线条感,其中的图案构成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应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绘本的细节构成,运用简单的图案构成有规律性的装饰图画,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这种深入剖析绘本的审美价值,可以实现对幼儿德育、智育、美育的多种教学,是实现幼儿全方面发展的奠基石。
4 结语
绘本图画和文字结合的表现形式能够启发幼儿对审美的感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和内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都在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滋养着幼儿内心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宗兴霞,李学军.幼儿园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J].幼教园地,2020.01(003)
[2]张燕子.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J].文教资料,2018(018)
[3]姜辉.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审美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