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堂上的生命教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sc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看到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外国教授到中国旅游,巧遇一条蛇过马路,立即大叫“停车、停车”,等蛇过去了,才示意司机继续开车。随后,他微笑着对司机说,这是一条美丽的蛇。是啊!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没有界别,同样美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最珍贵的。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也不能肆意去践踏其他的生命,这是对待生命最基本的态度。生命教育是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是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践行尤为重要。
  开学的第一课,我向学生讲解哲学的起源和本义。在谈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论断时,不少学生一脸茫然。随后,我通过几个古希腊哲学家的事例,诠释了惊异、追问和沉思对于哲学产生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思想者的事业,生活中的自己也应像哲学家一样去追问和思考。当前,社会变革正对人的心灵造成冲击,高中生的心态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学会沉下心来思考,既能让他们的心智变得成熟,又能帮助他们壮大内心力量,活出更好的自己。
  矛盾具有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更具体的认识,我从班级挖掘素材,以三位比较外向的男同学为例,通过辩证分析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优点和不足,还有他们对班级、家庭和学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善待自己、热爱人生、尊重一切生命是人人该有的生活态度。一些校园伤害事件、自杀事件之所以发生,其实都与生命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立身处世,先要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懂得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之后,才能推己及人,珍视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原理,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我谈及在我们学校辛勤工作40多年后又被返聘的田老师、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感动的普通工人郭明义、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几十年的科学家屠呦呦等典型人物时,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似乎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懂得了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
  简而言之,哲学是一门富含理性与思辨,同时又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学问。哲学课堂应是充盈着生命教育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人本主义思想、淑世精神和对生命本质与价值的认识,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
  也许,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外国教授就是一个深谙生命之贵、洞见生命真谛的智慧之人。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电视节目,让全国观众重新认识到诗词的美好,让青少年多了一份学习诗词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诗意地成长,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做了一些相关的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走进自然,尝试诗词创作  大自然神秘莫测、千变万化,到了春天更是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画卷。在明媚的春光里,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春天的诗歌,在
上好一节语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来阐释一下上好语文课的“三部曲”,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对学生有无私的爱,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和他们成为朋友。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班有一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刚到这个班时,他对一切感到陌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显得缩手缩脚的,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对老师更是敬而远之。于是我找到他,从
人生是一段长途旅行,我们无须疾步前行,匆匆奔向终点;也不能止步不前,踌躇徘徊——只需心怀感激,静心感受当下,感悟身边的鸟语花香、溪水潺潺。试想:茫茫宇宙洪荒,渺渺历史长河,我如此微小而平凡,又何必纠结于外界的纷繁困扰?不如静下心来,用心倾听生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为人如此,为师亦如此。作为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寻求学生心灵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寻心的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数学作为中学教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可以、也应当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育人。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教师适时地运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怎样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得生动、具体,言之有物,充满新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氛围  宽松的写作氛围对学生写作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为此,教师可采用情境再现、表演展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以充满感情的教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