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基因G743C和G743A点突变的检测及分析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HBV P)基因点突变.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 P基因,产物经直接测序检测其YMDD变异;同时,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测序后的1 7例YIDD变异样本,先用3对引物扩增HBV P基因,再分别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Fok I、Ssp I、Alw441酶切扩增产物,酶切产物用8.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拉米夫定耐药患者HBV P基因PCR产物序列分析结果与GenBank的HBV标准株相比,发现16例存在HBV P基因G743C点突变和1例存在G743A点突变.其核苷酸序列由ATG变为ATC和ATA,YMDD基因序列发生变异,即由YMDD变异为YIDD;但是,PCR-RFLP不能确定这1 7例样本存在YI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存在HBV P基因G743C和G743A的点突变,同样引起YIDD变异;而PCR-RFLP法不能准确地检测出G743C和G743A的点突变;该发现对HBV P基因YMDD变异检测和临床均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 检测凝血和止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5′和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将含杂合缺失突变外显子克隆入pMD18-TTA克隆载体中,对来自父母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应序列分别测序。应用限制性内切酶StuI、Msp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 先证者FⅦ的6号、8号外显子分别发现了1个错义杂合突变
我科应用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 1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1 7岁。因左耳闷伴听力下降 1年 ,左鼻塞 2周于 2 0 0 1年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1ra)的治疗效果。方法角膜移植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角膜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术前、急性排斥反应期及术后2周植片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及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角膜中未检测出IL